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以蒲城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蒲城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传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在21%~80%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地统计学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基底效应介于25%~7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有机质的基底效应为78%,空间相关性较弱。最后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输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据此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结合统计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分析其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通榆县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平均值仅为0.76%,变幅0.13%~3.72%.利用局部Moran's I指数检验法得到土壤样点中存在的14个异常值及其位置,剔除异常值后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块金效应小、决定系数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构性因素(气候、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对其空间变异的贡献较大.通榆县土壤有机碳含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且呈近似南北向的条带状梯度变化,这与该区域地势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64).统计检验表明,通榆县内西部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东部.西部干旱少雨、土壤质地偏沙,且地势较高等环境因子是形成上述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徐水县土壤有效态铜(Cu)、锌(Zn)、铁(Fe)、锰(Mn)为研究对象,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4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在空间上都属于中等程度变异;4种微量元素的块金效应值在12.21%~49.97%之间,其中Cu和Fe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Zn和Mn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u和Mn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连续性,而Zn和Fe大体呈现岛状分布;除有效铜平均含量处于高含量水平,其它微量元素平均值均处于中含量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除Fe对部分养分的正相关性不强外,Cu、Zn、Mn均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p H值与4种微量元素均呈负相关性,其中Fe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了解土壤养分在自然及人为因素驱动下的空间变异特征,对实现农田养分精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以宝鸡市为研究区,利用地统计学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分析、RDA排序图等方式探讨土壤类型、地形及人为因素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8.20g/kg、1.15g/kg、19.45mg/kg、197.96mg/kg,空间变异大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均属于中等变异。2)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规律极为相似,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变异性在东西及南北方向均有体现,土壤有机质受地形及土壤类型影响更大(C0/(C0+C)<25%),而全氮受土壤类型、地形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25%0/(C0+C)<75%);速效磷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速效钾呈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两种速效养分的变异性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向,均受土壤类型、地形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3)不同土壤类型下,塿土...  相似文献   

5.
对土壤盐分空间变异规律深刻的理解,是进行克里金精确估值与盐渍地分区治理的前提工作.针对目前渭-库绿洲盐渍化演化的复杂性问题,文中在取样检测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原理,对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与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层土壤盐分变异均受随机因素与结构因素共同作用;变异系数从表层到深层先减小后增大,变异方向为西...  相似文献   

6.
复合地貌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运用地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比单一地貌和复合地貌下农田土壤有机质(SOM)变异特征,分析复合地貌区农田SOM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SOM含量为3~34.23 g·kg~(-1),平均值为18.23 g·kg~(-1),变异系数为25.73%,呈中等程度变异,不同地貌类型农田SOM变异系数表现为中海拔丘陵低海拔丘陵中海拔台地中海拔平原低海拔平原低海拔台地; SOM含量空间变异具有明显趋势性特征,各个方向存在各向异性,南北方向的空间变异性大于东西方向;研究区农田SOM含量具有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但各单一地貌类型下农田SOM含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区SOM含量块金值为41%,受结构因子影响更大。研究区农田SOM主要受经度、纬度、降水、温度、海拔等因子综合作用,其中纬度和海拔主要表现为直接作用,其他因子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研究表明,复合地貌区农田SOM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受地形、海拔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运用经典统计学及地统计学的方法,对伊犁河谷西部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化学及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CO_3~-和Ca~(2+)是主要的水化学特征离子,含量稳定;从山前到下游平原区水化学分带性较明显,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渐变为HCO_3-SO_4-Ca型,最终过渡为HCO_3-SO_4-Ca-Mg型;地下水埋深和TDS主要受以自然条件为主的结构性因素影响,表现为强空间变异性,变异曲线分别符合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埋深的空间分布更为均匀连续,自北向南呈带状变化;TDS与埋深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相关性,高矿化度区均分布在地下水的浅埋区。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由此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居住空间分异、隔离、极化是当前学术界热点命题之一,而乌鲁木齐市是一个拥有49个民族的多民族特大城市,民族文化差异显著,民族居住格局现象不容忽视。文中利用Arcgis10.0软件,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部Getis-ord G*热点图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上研究了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全局Moran's I指数都为正,且都大于E(I),说明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高度聚居区;通过局部Getis-ord G*热点图发现: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乌鲁木齐市东南部,回族主要聚居在乌鲁木齐市北部,哈萨克族主要聚集在乌鲁木齐市南部。  相似文献   

9.
利用以POI为主的多源数据,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县域旅游要素的空间格局及要素关联性,运用地理探测器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关中平原城市群县域尺度下各旅游要素的空间集聚性特征显著,总体以陕西三原县为椭圆中心,呈东偏北-西偏南方向分布,较陕甘交界地带,标准差椭圆在山西西南部延伸面积相对较大,基本格局与城市群区域扩展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契合。2)要素间空间关联性较差,尤其“食”要素在某些区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基本需求,旅游要素的空间格局有待优化。3)要素空间格局影响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均高于单因子解释力,即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等综合影响,其中以夜间灯光指数、常住人口数、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高程、坡度等因子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中应用2000~2011年期间的MODIS NDVI数据对比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植被覆盖的时间变化以及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植被覆盖状况均较好,其中辽东半岛植被覆盖相对更好;2000~2011年间两个半岛NDVI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山东半岛的上升趋势更明显。两半岛NDVI的全局Moran's I分别为0.896和0.778,均表现为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植被覆盖均呈空间集聚状态,且山东半岛植被覆盖的集聚特征更突出。局部空间自相关上,山东半岛大部分地区,辽东半岛千山山脉以东和辽河流域的ND-VI表现为高-高自相关,这些区域植被覆盖较好;而山东半岛西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以及莱州湾,辽东半岛千山山脉以西和半岛南端大连市的NDVI呈低值区集聚状态,植被覆盖较差。总的来说,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植被覆盖的空间聚集规律和关联模式,从而为认识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以及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