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地名变迁的北京村落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文化正处于危险的困境,研究北京村落的发展历程具有特殊的意义。文中选取北京5599个村落地名,通过GIS分析北京地名的变迁,并讨论北京村落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名数量和人口规模的发展趋势相异;地名的生长路径是山前潜水溢出带-交通干道两侧-平原地区-山区。从地名类型来看,村庄营类、梁岭类和水桥类地名占到总地名数量的68%,体现了北京地形地物对地名的影响,其它类型地名占32%,展现了北京特色的文脉。  相似文献   

2.
景名体现了命名主体的立意和文化背景,桂林作为传统山水景观城市,历史底蕴深厚,通过主要古籍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景名命名虽看似毫无章法,实际上可分解为命名素材、命名规范和意境呈现环节。基于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地名学命名流程,构建景名命名采词、构词和修词“三词”模式,以解释景名命名过程。研究发现桂林景名形成了以独特地理环境特征语词为核心,以传统文化色彩元素为延伸的景名命名模式,可为景名文化内涵解读提供新角度,为现代景名命名和更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湿地景观格局能够反映湿地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其时空演变有助于理解干扰因子与湿地生态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选择疏勒河中游的库塘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和内陆盐沼等5种湿地类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湿地类型面积、景观指数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 1987-2017年疏勒河中游湿地总...  相似文献   

4.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5.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历史造就了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在迈入21世纪之后,虽然农业传统生产方式及农村社会落后生产关系在"农业现代化"浪潮下瓦解,但小农思想造成的农业经济管理局限仍然存在。不了解什么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不知道农业物流为何物、不懂得农村家庭理财的基层农业经营者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文中使用ASTER GDEM3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数据自动量化承德地区的地形地貌,其结果与不同用字的地名位置叠加运算输出为统计数据。结果表明:承德地区乡村地名命名及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承德地区地形地貌;地貌类型也影响地名命名的广度和深度。说明了人与自然发展中的和谐关系,也为地名文化传播提供了必要的量化基础。有利于文化地理学者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工具来研究地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东部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统计方法对河西走廊东部武威市农耕期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地域分布、时间演变和垂直变化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存在三种地域分布区,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土壤水分的散失与日照、气温、降水、地温等气象条件的变化有较大关系。尝试用最优子集神经网络建立春季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经实际使用,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文化记忆反映了不同群体对特定空间场所的地方情感与文化依恋。以文化记忆、空间生产与场域为理论支撑,研究通过人地系统内物质与精神要素的互动构筑了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内涵解释的表征框架,建构了文化遗产与记忆的“共生”机制。基于此,以黄河流域167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内涵、文化属性及价值归属等的分析划分出黄河流域“8类记忆场所、2类记忆表征、6类记忆空间”的类型体系,构建了以人与遗产为记忆主体的文化记忆空间识别序列。同时,结合文化记忆指数、场能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遗产表征下的黄河流域文化记忆水平及空间场能进行测度,进而从全域空间探索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化路径。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文化记忆在时间演变中表现为突变式增减,精神信仰型与功能表征型文化记忆在历史过程中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史前记忆、宋元及明清时期成为时期内的记忆强点;从空间场能变化格局来看,黄河流域文化记忆空间场能高低值差异明显,记忆高值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太原、大同、平遥、西安、蓝田、洛阳等城市;从空间结构来看,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空间集聚表现为功能表征...  相似文献   

10.
景观格局演变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文中以1990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以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为平台,分析了黄士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迁,并选取了多样性、均匀度、连通性和破碎度等指标,研究了黄土高原1990-2000的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以林地...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特征及历史文化,形成了特有的草原牧区民居形式.本文以住居学的视角探究草原牧区民居演变过程中为适应生产生活方式变迁进行的调整与变化,归纳草原牧区民居流变的影响因子,通过"ERG"层级理论分析其发展趋势,挖掘内蒙古中部牧区民居建筑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适应性特征,为该地区民居的更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天津聚落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史学地图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揭示天津不同类型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充分挖掘天津地区地名文化景观中蕴含的城市历史信息,为保护地方文化多样性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以社会要素为主、自然要素为辅的命名体系是天津聚落地名命名的基本范式。2)自然景观类地名受地形起伏度、河距以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总体呈现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模式。3)人文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其中,姓氏类地名受移民融合与军屯制度的影响,集中分布于北部与西北部地区,军事活动类地名主要分布在战役频发的北部、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中部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运河的辐射带动,成为经济、建筑、交通类地名密集区,表征统治阶级和群众各自价值和愿望的意愿祈福类地名空间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3.
陕西传统民居景观多样,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多靠崖窑,平川地区有锢窑与瓦房分布;关中平原窄四合院与地坑院并存;陕南山地复杂的地形地貌伴以合院、夯土房、石片房、吊脚楼等多样的民居类型。地形地貌制约着陕西传统民居的分布,风雨、温度等气候要素的影响在民居院落朝向、屋顶型制、山墙厚度、门窗大小等方面皆有反映。传统社会的礼制思想、风水文化在陕西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处理等方面均有体现。文化扩散与整合、经济发展水平在民居细部装饰上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模体系是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的基础研究内容,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在总结不同城市人口统计口径的基础上,通过金字塔结构和齐普夫位序规模回归方法,探究了不同城市人口规模指代数据的适用性,分析了1982年以来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体系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城市实体地域与行政地域的区别是城市人口统计问题的根源,户籍市区非农业人口显著低估了中国大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将逐渐退出城市人口规模研究;(2)建议在今后的历史城市规模讨论中,使用第三、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城市人口数量作为城市规模的指代数值,1990年户籍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的城市人口规模;(3)受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化政策的影响,1982-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体系结构变化明显,集聚度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15.
在干旱区流域绿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不断改进的盐渍化治理过程,这导致在绿洲下部与临近荒漠区广泛形成农田排水系统景观,但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还不清楚,限制了全面认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过程。利用航片和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图论网络分析和景观连通性模型,分析农田排水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与格局;采用缓冲区分析、空间地统计模型、GIS相关性分析和群落多样性测度等方法,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廊道效应、土壤性状、土地利用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经过改进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究农田排水系统演变对区域碳、水循环的影响,探讨农田排水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深化对干旱区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的认识,并丰富绿洲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作用力使之成为当今生物圈变化的首要因素 ,因此关注人类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以民勤盆地为例 ,本文聚焦于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区域自然系统和文化系统的演变 ,提出了人地系统演进的概念性框架体系 ,分析了区域人地系统演进的机制和驱动力 ,从而为加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认识并了解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民勤盆地经历了并正在发生什么样的重大变化 ,探讨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性质和数量关系 ,以及这一关系的时间序列、地域结构与体系的形成、发展特点及规律、未来发展趋势和今后改善人地关系的调控措施 ,对于以民勤盆地为代表的西北内陆干旱区的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土高原腹地甘肃合水MJY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TOC、Rb、Sr和Rb/Sr等气候代用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阐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环境资源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气候比较温和干燥,风尘堆积速率降低,地表植被以草本为主,并有一定的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地表植被发育,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随着沉积和成壤的继续,土壤层深厚,形成古土壤层(S0);全新世晚期,气候开始恶化,干旱少雨,植被退化,沙尘暴频繁发生,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土壤退化形成的现代黄土层(L0)覆盖了土壤(S0)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在寺洼文化时期(3250—2520 a B.P.),由于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土壤退化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文化形态从原始的农耕文化转向游牧类型文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 ,以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为例进行干旱区城市景观演化与生态建设的研究。认为区域与城市的景观生态特征的协调程度对干旱区城市景观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对生态与经济利益追求的倾向影响城市景观的演化方向与规模 ,城市景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并提出榆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遗迹周围景观类型的变化对历史文化遗迹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必须从对其自身的保护上升到对其周边景观类型保护的阶段。应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学方法,以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的吐鲁番为研究区,利用1990年、1999年和2010年的遥感数据,深入研究了吐鲁番历史文化遗迹周围景观类型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景观类型对历史文化遗迹的影响是不同的,耕地、城乡居民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破坏最大,未利用地和水体对历史文化遗迹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草地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2)从时间变化上看,整个时段(1990-2010年),海洋墓地周围景观类型年综合变化率最大,为0.895,阿萨协亥尔古城周围景观类型年综合变化率最小,为0.046;(3)从空间变化上看,整个时段(1990-2010年),海洋墓地周围景观类型变化速度最大,相对变化率为1.896;阿萨协亥尔古城周围景观类型变化速度最小,相对变化率为0.216。评价结果可为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对于城市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内涵、景观价值等挖掘尚不深入,价值评价标准并不完善、合理,在实际问题出现时,并不能提供很好的指导。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市北海团城古树"遮荫侯"为例,从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三个方面构建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货币化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三方面价值重要性的比例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法、9分位比率法、调整系数的确定方法计算历史文化价值,并根据三方面价值重要性的比例关系,来间接对景观价值、生态价值进行量化,三方面价值相加,即为最终要得到的古树名木综合价值。结果显示: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三者重要性的比例关系为11.84:3.28:1,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值为3037680元,景观价值的评估值为841519元,生态价值的评估值为256561元,综合价值的评估值为4135760元。评估结果可为北京市古树名木管理保护的投入、损失案件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