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课题组以四川省甲居藏寨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归因法对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游客四个核心利益主体在追逐自身利益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分析得出:各利益主体对环境不负责任的利益角逐行为尤其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首要性是导致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的核心因素。应认同旅游利益与旅游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将民族村寨旅游中的利益角逐引向各方利益理性获得,以缓解民族村寨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且对半干旱区农民的生计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中在此背景下,分析气候变化对案例区农民生计资本的影响,通过一个最优化模型求证受影响区农民生计策略的改变,同时给出了该区具有操作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吐鲁番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构建旅游动机、旅游涉入与游后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A-MOS软件对假设旅游动机的推-拉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推力对旅游涉入路径系数为0.31,表明推力对旅游涉入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拉力对旅游涉入路径系数为0.68,表明拉力对旅游涉入具有正向显著作用,相对推力而言,拉力对旅游涉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中基于旅游者网络游记,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基于数字足迹下的内蒙古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域旅游流流量淡旺季差异显著,旅游者停留时间相对较短;旅游流网络结构分布不均衡,核心盟市作用突出;凝聚子群联系不紧密。文章立足于中国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紧密联系大数据,拓展了旅游研究的广度;为内蒙古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旅游生态效率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客观评价区域旅游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文中以山东省为例,在考虑区域自然环境异质性的情况下,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0-2019年山东省及16地市旅游生态效率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从高质量发展视角识别了山东省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旅游生态效率处在较高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是旅游业发展质量仍处在中等水平,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生态效率才能达到高质量发展标准。2)自然环境因素对山东省及16地市旅游生态效率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旅游生态效率。其中,东营、滨州、聊城3市受影响较大。3)山东省旅游生态效率主要受业态创新、城乡协调和对外开放等因素的正向影响,受环境规制和城市规模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对旅游生态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旅游安全作为旅游业顺利开展的保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旅华游客的第一手旅游市场调研资料,以国内六大旅游热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为例,比较分析了旅华游客对我国旅游热点城市旅游安全的感知。  相似文献   

7.
基于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346份农牧民生计三期面板数据,刻画了农牧民生计转型路径,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农牧民生计转型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农牧民生计转型路径选择呈现“内卷化”特征,退化型与维持型转型路径是农牧民生计转型的主要路径选择。2)生计资本中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增强有助于农牧民生计转型“内卷化”的破解,而金融资本的增强则强化了农牧民生计转型的“内卷化”。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增强将有助于农牧民选取进取型生计转型路径,尤其是进取型转型路径中的均衡化与非农牧化转型路径的选取;金融资本得到增强的农牧民更倾向于选择退化型生计转型路径,尤其是退化型转型路径中的牧业化与农业化转型路径。3)农牧民遭遇的生计风险冲击越剧烈越倾向于选择进取型生计转型路径,尤其是非农牧化转型路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制约了农牧民农牧业化生计转型路径的选择;基期生计策略非农牧化程度越高,农牧民越倾向于选择退化型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同程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文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从城市旅游吸引力、城市整体环境和居民文化交流角度,对郑州国内旅游形象的认同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整体环境(0.721)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同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城市旅游吸引力(0.662)和居民文化交流(0.635);上述三个影响维度中,交通住宿设施便捷(0.836)、旅游景点品质较高(0.655)和文化交流愉悦(0.713)分别拥有最高的解释度。研究成果在学术层面,拓宽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在实践层面,分析了郑州国内旅游形象的认同影响因素与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中利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231份农牧户调查数据,对农牧户可持续生计和生态宜居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农牧户可持续生计与生态宜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生计资本是农牧户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性资源,绿色生产是生态宜居的关键要素。2)我国北方半农半牧区农牧户可持续生计和生态宜居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且空间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3)农牧户可持续生计与生态宜居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较低,多数嘎查村处于中级协调及以下阶段,优质协调嘎查村占比较低。4)改善生计资本、促进绿色生产、建设绿色生态、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对农牧户可持续生计与生态宜居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影响的日益扩大,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加剧,品牌化成为旅游目的地获取优势的有力工具,但有关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研究欠缺.文中从消费者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五个维度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价值构成维度包括区域形象、目的地品牌知名度、目的地品牌形象、目的地感知质量和目的地品牌忠诚.同时,这些维度不是并列的,存在着特定的路径关系.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管理可以从其构成维度人手,通过强化构成维度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文中以塔尔寺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旅游总体感知等角度分析了宗教型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态度,并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社会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沙漠作为干旱区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旅游业的开发有利于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演进和全面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规划为例,提出并利用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程序,对沙漠旅游这一地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立足于把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与形象功能体系结构纳入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以期对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中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山西平遥古城的中外游客进行调查。利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影响游客客主交互行为的人口学特征因素、旅游经验因素、障碍类因素、旅游动机类因素、环境因素。从因素的作用机制及结合平遥古城的相关统计或调查分析来看,在大多数因素方面,它们对平遥古城的客主交互机会和效应都是有利的,平遥古城具备良好的旅游客主交互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已成为热点.国家旅游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保持和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国家旅游竞争力与游客感知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家旅游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具有显著关系.2)游客的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对游客的国家旅游情感形象具有正向、显著影响.3)游客对一个国家的旅游整体形象影响其对该国旅游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4)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可划分为吸引物因素、环境因素、支持因素、氛围因素和经济因素等5个维度.文中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际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扩展了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文中以康多峡旅游区为例,基于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深入分析了康多峡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并最终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以期为康多峡旅游区、甘南地区乃至甘肃省旅游开发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边境旅游经过多年的培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态势下,进一步推动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还依靠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旅游合作来实现的。本文基于新疆边境旅游现状以及中亚国家旅游业概况,从旅游合作的意义出发,分析了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之间旅游合作的优势条件,并提出了推动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旅游合作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因过度旅游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逐渐显露,因而维护旅游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水平已成旅游开发的新要求。鉴于此,文中提出了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导向模式的构想,包括旅游资源赋存的生态环境调查、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评价、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教育、旅游开发的生态技术可行性分析、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评价等环节。以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为例,选取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这一环节进行实证论证,论证方法是:首先,运用G IS相关软件生成研究区的DEM模型并与其TM影像进行叠加,提取相关数据;然后,分别对研究区的地表切割程度、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萨拉乌苏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宜度都不强,其中30%多的地区生态环境适宜度较差,为此从选址、生态容量、生态关系的安全性三方面提出了旅游开发的生态安全设计,对该研究区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认识景区游客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是优化景区市场供给、推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文中从时空视角构建景区游客旅游消费影响因素模型,将游客空间移动GPS数据与问卷调研数据相匹配,聚类分析获得5类时空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时空行为模式及其他因素对景区游客旅游消费的复杂性影响。研究发现:1)台儿庄古城游客路径呈全天环游型、夜景直线型、半天复杂型、两天覆盖型与半天环游型5类时空行为模式,且游客更倾向聚集于通达性高的主动线进行短时夜景直线型游览。2)景区游客时空行为模式对旅游消费影响显著,以夜景直线型为基线,访问多条街道并在景区停留更长时间的全天环游型与两天覆盖型游客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上升相关系数变大,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并引导其访问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新疆可可托海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应用IPA理论对可可托海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在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构筑可可托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要素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吸引物、旅游外部环境四个方面.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IPA分析对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指标的表现性普遍低于重要程度;旅游服务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内容,旅游外部环境是游客满意度最高的内容;可可托海旅游形象迫切需要提升的因素包括景区交通现状、公共休憩设施、餐饮卫生、旅游商品等.根据可可托海旅游形象存着的优劣势,提出可可托海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区域资源进行分析和梳理,仅仅只对区域内资源单体进行评价,知道"我有什么",在指导旅游开发的实践中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基础上必须弄清现有资源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也就是"我优什么",扬长避短,突出垄断性资源,避免同质资源竞争,开拓更大区域资源合作空间,才能在激烈的旅游资源竞争中找到合理的突破切入点,得出"我做什么"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