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中基于山西和陕西两省788户创业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创业意愿的影响,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创业意愿.2)绿色创业认知在政府规制影响农户绿色创业意愿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33%.3)绿色创业的环境友好性、前景广阔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陕西、甘肃、浙江、山东、河南和江苏6省1261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社会规范的锁定效应及其可能的化解路径。结果表明:绿色认知和社会规范均能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社会规范对农户行为的锁定效应导致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被抑制,但当农户绿色认知程度较高时,社会规范的锁定效应消失。据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户绿色认知以化解社会规范对农户行为的锁定效应,从而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分析应重视农村社会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力量,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方面的带动作用尚未可知。基于454份小农户调查数据,文中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三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合作社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农业企业,而家庭农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相比仅合作单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与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合作对其生产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群组差异,土地规模较小、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其生产绿色转型的促进效果更显著。3)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在提升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水平的过程中扮演了示范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据此提出,要分类施策,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能力,优化小农户扶持政策,激励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展示,畅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4.
论文基于甘肃省12县域沙化区调查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家庭总收入结构对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认为土地经营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对各个生活消费水平的家庭支出影响均显著,且随着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上升相关系数变大。畜牧业收入对生活消费水平低的家庭支出影响显著,工资性收入对中等生活消费水平家庭的支出影响显著,其他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孙屹  杨俊孝  刘凯辉 《干旱区研究》2014,31(6):1170-1175
实现农业现代化,本质上是要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选取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来表征农户土地生产效率,从农地流转的视角出发,利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具代表性的玛纳斯县327户农户的实地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农地流转、土地细碎化等因素对农户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转入土地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户转出土地与土地产出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细碎化对土地产出率显著负相关,建议农地流转过程中要引导农户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经营,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南省809户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农户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垃圾分类高参与意愿与低参与行为同时并存的原因。研究发现,参与意愿主要受农户个体特征的影响,参与行为则受农户个体特征和农村垃圾治理政策的影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等农村垃圾治理措施对农户垃圾处理习惯改变的驱动力不足导致了垃圾分类行为比例低。农村垃圾治理措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是投入不足,二是考核不力,三是氛围不浓。据此,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支持政策应由重点倾斜向普惠支持转变;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村委在环保宣传、制度落实、氛围营造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地方政府既要实现节能减排又要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下,拉闸限电政策成为地方政府在短期内控制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文中引入声誉利益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和高耗能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在执行拉闸限电政策与绿色转型之间的策略选择。得出如下结论:1)积极执行拉闸限电政策并非促进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的最优选择,高耗能企业是否进行绿色转型更多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2)从长期来看,成本高昂的拉闸限电政策难以持续促进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地方政府通过拉闸限电政策来强制企业绿色转型无法长期处于均衡状态。3)通过引入主动绿色转型获取的声誉利益机制,能够在地方政府消极执行拉闸限电政策背景下实现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  相似文献   

8.
优质农产品认证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政策手段,农民合作社是引领小农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基于陕西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认证的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更能促进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促进效果提升30.8%。2)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通过向农户提供绿色防控农资统购、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和认证农产品统销服务,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可能性分别提升27.0%、25.5%和20.2%。3)优质农产品认证的合作社通过溢价激励、质量监管和成本控制3条路径促进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因此,为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政府应制定政策支持合作社积极申请优质农产品认证,支持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防控技术服务,认证合作社应加强与农户订单契约管理,以更好地发挥认证合作社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文中利用200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通过SBM-GML指数法测度了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整体上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技术效率渠道,秸秆还田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时,不同地理区位表现出异质性,在华北和东南地区,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在西南地区则具有负向影响,在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当秸秆还田推广程度低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高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户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程度是促进生态振兴及农业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旨.文章基于新疆143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深度探究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决定机制,并验证情境因素对于农户多维认知与绿色生产决策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受到内在感知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其中外部环境是农户认知与...  相似文献   

12.
农户型“猪-沼-石榴”循环农业模式能值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户型"猪-沼-石榴"循环农业模式(模式Ⅰ)作为切入点,将单一石榴种植模式(模式Ⅱ)和单一生猪养殖(模式Ⅲ)作为参考,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三种模式的结构、能值流特征、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模式中,模式Ⅰ能值产投比(OIR)8.49,高于模式Ⅲ,低于模式Ⅱ;能值反馈率(EFR)最低0.010;环境负载率(ELR)最低,分别降低了1.647、0.530;能值废弃率(EWR)最低,降低了14.4%;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EISD)最高,分别增加了9.823、8.830;对比单一农业模式,模式Ⅰ各子系统经济产投比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增加。综上说明该模式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低排放、环境压力小、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佳等优势,可将农村地区生活方式由资源浪费型转变为清洁节约型。  相似文献   

13.
以废物管理为中介变量,运营障碍为调节变量,构建中介调节模型,聚焦绿色文化对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340家中小企业问卷数据,实证结果表明:(1)绿色文化、废物管理与环境绩效彼此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2)废物管理在绿色文化转化为企业环境绩效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运营障碍削弱了废物管理对环境绩效的作用机理且虚弱了废物管理的中介作用。研究丰富及完善了环境绩效的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替代是改善农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收入效应是实现政府环境管控与农户增收目标相容的关键问题.为研究有机肥替代对农户增收的重要作用,文中以山东省917个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例,构建内生转换模型探究有机肥替代的收入效应及增收机制.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有机肥替代的了解程度、种植规模与种植户的有机肥替代行为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水土流失形势严峻,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水土保持其效益备受关注,在当下水土保持综合效应评估仍存在困难的背景下,水土保持福祉研究可视为效应研究的重要补充内容。文中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了农户福祉评价指标体系,以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核心区-榆林市为案例地,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探究了水土保持的福祉效应。研究发现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行为受户主特征、补偿政策满意度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水土保持福祉效应显著,参与水土保持农户的福祉增加了3.680-3.933%。进一步研究指出,水土保持福祉效应存在明显的维度特征、空间差异和参与度差异。这表明,需继续推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做好农民工作,提高农民水土保持参与度,以扩大水土保持的福祉效应。  相似文献   

17.
18.
探究城镇化对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的大西北和黄河中游两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对于实现全国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有着决定性意义。文中创新性地选取大西北和黄河中游经济区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6年数据,运用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绿色发展绩效指数(GDPI),深刻揭示了该地区绿色发展状况。进一步地,为克服已有文献使用线性模型研究的局限性,文中选取城镇化率作为门槛变量,运用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的面板门槛回归,更为准确地刻画了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以城镇化率77.3%与93.4%为门槛值,城镇化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分为前期消极抑制、中期微弱促进、后期积极促进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文中基于江苏省实地调查数据,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信任、奖惩政策对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意愿及行为产生偏差的抑制作用。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虽具有较高回收意愿,但缺乏自主回收行为,两者存在较大偏差。农户间人际信任、制度信任程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回收意愿和行为正一致的概率分别提高7.22%和10.0%,产生悖离和负一致的概率分别下降4.74%、8.51%和2.47%、1.51%。农户在有奖惩政策地区比没有的地区回收意愿与行为正一致的概率提高8.95%,负一致和悖离的概率分别下降10.5%、1.69%。另外,社会信任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政策的实施效率具有调节效应。在绿色化生产中,奖惩政策是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的首要因素,但社会信任的引导与约束也是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制约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