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丘陵区柠条灌木林合理平茬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生长的特点,即生长速率随灌木林龄的变化呈近似正态分布的特征曲线,根据曲线的几何特征,提出以柠条生长速率与峰值和右拐点连线的斜率相等的点为平茬始点,以几何曲线的右拐点为平茬终点的平茬方案。长期观测结果表明,柠条生长指标符合Logistic方程,本文以Logistic生长函数为例,说明了柠条灌木林平茬时间确定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最后结合柠条生长指标(株高、分枝和生物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灌木林的合理平茬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的合理平茬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是由不同立地条件下水热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沙地人工黄柳林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科尔沁沙地人工黄柳林的生存现状和生长动态规律,分析不同预留盖度和留茬高度的平茬处理后黄柳和林间草本植被的恢复情况及其防风固沙效益,结果表明:1)平茬对黄柳及其林间草本的生长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在平茬后的第一年内和现有的4个预留盖度下,不同预留盖度对黄柳生长无显著影响;留茬高度以0cm(齐地刈割)为佳;3)综合风速和风蚀量的测定分析发现,在全面围封、林间草本较好的情况下,留茬盖度在10%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沙地人工灌木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和林格尔县的行带式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十路风向风速自动采集仪,在无叶期选择上风方向的三条连续完整行带式柠条林和第二条出现有3m缺口状况的风速分别进行观测,进而分析了行带式柠条林的防风效益以及缺口对其防风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林带间距的适宜宽度。结果表明:行带式柠条林的带间距至少可拉大到20m。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和林格尔县的行带式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十路风向风速自动采集仪,在无叶期选择上风方向的三条连续完整行带式柠条林和第二条出现有3m缺口状况的风速分别进行观测,进而分析了行带式柠条林的防风效益以及缺口对其防风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林带间距的适宜宽度.结果表明行带式柠条林的带间距至少可拉大到20m.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宁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认为这一地区城镇发展不应延续我国许多地区“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提出了地区应该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利用各种城镇发展有利时机和宁夏生态移民的过程中走一条“生态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并初步探讨了宁夏中部地区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平茬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持续稳定的发展,对防护林内衰退的乔木状沙拐枣进行不同留茬高度和不同灌水量的平茬实验,选取萌蘖条数、株高、冠幅、萌蘖条地径、地上生物量5项指标评价平茬效果。结果表明:1)平茬后乔木状沙拐枣的萌芽期推迟10天左右,但萌蘖株的生长势明显好于未平茬植株,合理的留茬处理更能促进这一优势的发挥。2)平茬当年,不同留茬高度处理萌蘖株月生长动态一致,即株高、冠幅和地径均呈"S"型增长,而萌条数呈对数增长,但留茬高度对萌蘖条生长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留茬高度平茬效果为:10cm20cm15cm5cm。3)灌水量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极大的影响着防护林内乔木沙拐枣的平茬效果,单次灌水量45L/株的平茬效果明显好于22.5L/株。  相似文献   

7.
榆林市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腹地,这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6 t煤,100m3天然气,140 t盐,被美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但是它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业交错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区域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加之多年来粗放型的资源开发使得榆林市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损失巨大。因此,以榆林市为典型区,选取了榆林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方面的相关指标29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了近年大型能源开发下生态脆弱区榆林市资源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资源环境是影响榆林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社会进步因子和经济发展因子次之。近年来,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下,表明榆林市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在创造巨量财富的同时,当地资源环境子系统也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指标决策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指标组合赋权和指标信息集结两个过程。其中,依据乘一致偏好关系和特征向量法得到指标主观权重;利用指标统计数据和方差最大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得到指标客观权重;引入评价者偏好度对主客观权重进行凸组合;利用几何平均集结算子将评价区域每个年度的多个指标数据融合为一个综合值,作为该年度评价值;对不同年度评价值排序、分析该评价区域发展态势。最后,以陕西省2003-2007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例对几种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西部生态脆弱区居民点空间信息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的一些基本技术,在1∶25万国家基础地理数据、TM影像、土地利用详查等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对西部贫困和生态脆弱的典型地区—甘肃省陇西县作了相关的空间分析研究,研究方法采用VBS语言以及ArcWorkstation的AO环境下AML语言开发,提取了陇西县居民点的经纬度、高程、坡度和坡向、居民地与水系分布的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取出的空间信息作了相应的分析。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得出陇西县居民点分布空间属性的相关系数矩阵。本研究方法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甘肃省陇西县居民点的生态移民、城镇和乡村体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修复是生态破坏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有效评价生态修复项目的效益情况,对分析生态修复项目成效以及量化生态修复对区域发展的外部效应有着重大意义。文中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视角,以江阴市滨江公园体系生态修复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公益性生态效益、项目成本三个评价层面构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区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效益组成情况运用净现值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若仅维持原经济发展模式,其环境管制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显著且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2)处于城市的生态修复对周边地区的正外部性影响较大,环境的改善能够带动周边产业转型。3)生态修复项目具有较强公共性与社会性,公益性生态效益占比较大。该评价体系可为生态修复项目效益评价提供参考,也可为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阿拉善盟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位理论出发,测算阿拉善盟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的经济、自然与社会生态位,以此作基础设置区域土地利用多目标,充分考虑阿拉善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状况,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为阿拉善盟土地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阿拉善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中,耕地数量是33334hm2,林地面积是773814.1hm2,牧草地是12568412.1hm2,城乡建设用地是30123.2hm2。研究所确定结构调整方案与本轮规划所确定阿拉善盟结构调整方案有一定差异,这主要因为上级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未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和组合赋权法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2000-2012年的GIS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结合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影响因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实现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较低,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年的5.05下降到2012年的3.70;在流域内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差异很大,具体表现为金昌市金川区呈上升趋势,而其他地区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空间分布来看,石羊河各县区按指数高低依次为:永昌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凉州区、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民勤县和金川区.在不同时期,各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等级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民勤绿洲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勤县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744hm2,2006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636hm2,人均生态赤字有所降低,但民勤县仍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资源退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类型的物品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条件。公共物品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的一种现代经济理论。由于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我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广大的林地、草场以及有限的水资源等公共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准公共物品。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认识,从人的行为选择与人口的增长角度深入剖析了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退化的机理与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共资源的演化轨迹。分析表明:在资源的开发初期和中期,外在经济利益的刺激是导致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并逐步出现退化的主要原因。然而当资源的开发程度超过其可持续承载力之后,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长时间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逐渐开始显现出来,引起资源退化的动力已有外在的经济刺激演化为内在的生存压力。人口超载已经成为加速公共资源枯竭和地区贫困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多目标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整理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土地整理项目多目标分析的模式 ,并且在分析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协调这些效益目标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 ,建立了土地整理项目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优化组合的多目标决策模型 ,它不仅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效益分析提供定量方法 ,而且为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取40余种国内外农药,分别对柑桔害螨、蚜虫、蚧类和潜叶蛾等四大类主要害虫,采用多边测定、系统筛选的方法,选出尼索朗、螨死净、倍乐霸、托尔克、克螨特、卡死克、机油乳剂及叶蝉散等一批高效选择性或部分选择性药剂。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停用有机磷或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采用选择性药剂组合技术的实验区比常规区全年减少病虫防治费用14.91%—42.14%;同时,害虫天敌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0年浙江桔区选择性药剂和部分选择性药剂的应用面积超过20余万公顷次;仅尼索朗一种药剂的使用面积就近11万公顷次,节约防治费用超过5000万元。研究结果阐明,在桔园内停止或控制使用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破坏作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是完全可行的,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神木市生态廊道识别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华  刘思雨  白帅 《干旱区研究》2021,38(4):1120-1127
以优化生态格局为出发点,对神木市景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自然断点法、MCR(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获取神木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取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以优化生态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神木市景观生态安全状况分为5...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R模型,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综合为组合权重;采用属性识别模型进行指标评价,建立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的熵组合权重属性识别模型(AR-CWE)。结果表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的整体草原生态安全状况处于较差状态;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乡镇集中于纯牧区,较差乡镇集中于半牧区,而较好的乡镇则集中于农区;通过对各乡镇的草原生态安全状况分析,发现降水和气温变化、人口素质、农牧民收入方式、牲畜超载率和草原退化率是影响各乡镇草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把握西部生态脆弱区耕地质量现状,了解重金属污染对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及农用地基础地力调查等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统计方法,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在考虑 重金属污染的条件下,对西部生态脆弱区耕地自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 ① 研究区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物理性状相对较好,质量较好的4级耕地最多;而土壤肥力较差,质量较差2、3级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9.63%;② 研究区As、Cd、Cr、Cu、Hg、Pb、Zn等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地区背景值,其中Cd和As最大值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污染评价标准值;③ 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北部青城镇、中部和平镇和马坡乡的东北部为污染高值区;④ 耕地质量综合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自然质量南部和中部川区较好,北部山区较差,除部分区域出现异常点值外,基本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变差的规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西部生态脆弱区耕地自然质量虽然主要受降雨量、坡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但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已成为该区域不可忽视的耕地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何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识别特定地区的脆弱性则是实现有效生态系统管理的前提.以京津风沙源——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采用"暴露-敏感-适应"(VSD)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Moran's I指数与主成分分析,对2000—2019年该沙地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和驱动机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