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福祉指人类生活的一种良好且幸福的状态。沙漠-绿洲过渡带的农户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脆弱,其福祉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关注较少。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的农户为例,建立符合地域特点的人类福祉概念框架和农户福祉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获取数据,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分析农户的福祉认知情况并定量评价农户的福祉水平。结果表明:农户对健康、空气质量和耕地资源的认知最充分,对福祉的认知由低阶向中阶发展,但对更高阶的社交和精神需求的关注仍较少;2015年沙坡头沙漠边缘农户福祉综合分数为6.35,农户福祉的空间差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特征;其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生计方式、区位条件和住户类型。  相似文献   

2.
宁夏固原市生态保育对农民福祉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影  甄霖  杨莉  龙鑫  曹晓昌 《干旱区研究》2012,29(3):553-560
基于土地利用图、统计年鉴及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宁夏固原市1995年和2005年食物供给、能源供给、水源涵养、就业供给与收入供给5大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及变化;通过分析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定量了研究区农民福祉及变化;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探讨生态保育对农民福祉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995-2005年,固原市各县农民福祉有大幅提高,其中大多由于收入福祉与食物福祉的增加。整个固原市农民福祉的提高70.4%是来源于耕地生产力的增强,24.0%是由于生态保育。在生态保育对农民福祉的增加中,有26.9%是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的补贴,70.5%是由于增强了当地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民族村寨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的关键途径,影响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因素众多,但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影响机制却鲜有学者基于科学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化研究,更难以将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置于同一模型中进行研究。文章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以DFID-SLA为理论框架,以广西桂林金坑大寨(瑶)、平安壮寨(壮),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侗)、西江苗寨(苗)为案例地的540份问卷调查和63份访谈为数据资料,测度影响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的因素,揭示旅游可持续增收机制,从农户尺度分析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1)农民生计资本、制度环境感知和生计策略均对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有正向效应,制度环境感知作为外源因素对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有显著正向效应,生计资本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增收的最主要因素。2)生计策略多元性在农民生计资本到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这条路径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不同村寨的传递效应存在差异。3)7种类型农户在农民生计资本、制度环境感知和生计策略存在差异显著,且在生计资本要素上差异最为显著。据此,研究构建的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机制框架得以检验,为民族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余年之后,工程对黄河与长江流域农户福祉影响的变化与差异情况。研究根据全国6个省15个县1995-1998年,2008-2012年的农户面板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比较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黄河与长江流域农户福祉的影响。分析表明:工程使两流域农户收入及物质需求、社会关系、安全方面的福祉有所提升,其中黄河流域的提升幅度大于长江流域,另外在农户健康、选择与行动自由方面,退耕还林对黄河流域农户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对长江流域农户的影响较小。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影响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在国家投入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对两流域分配资金,使资金的效用最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黄土高原区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二元Probit模型,探析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支付意愿与支付方式影响因素,重点考察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64.32%的农户愿意支付,且平均支付意愿为94.16元/亩,其中,81.68%的农户选择以投钱为主,18.32%的农户选择以投劳为主。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同质性关系相比,异质性关系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家庭收入、政府投资、合作社参与情况、农户认知特征、户主文化程度等对农户支付意愿有不同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规模、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率、政府投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等是影响农户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农户总生计资本衡量贫困程度,采用陕南3市9县525户2011、2014、2017三年农户连续跟踪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阶段研究易地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易地搬迁显著提高了农户总生计资本,减贫效应尤其是即期效应显著;但减贫效应持续性不足,中长期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且在不同阶段易地搬迁对农户五种生计资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下的生态补偿优先区识别的研究,对建立适宜当地生态发展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以宁夏为研究区,运用InVEST模型评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项主要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并进行价值化表达;综合考虑各区县生态补偿优先级和生态脆弱性指数,对全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空间识别。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宁夏水土保持价值分别为2478.9×108元、2661.7×108元、2958.5×108元,总体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最高值位于泾源县,最低值位于金凤区;全区20 a来水土保持优先补偿区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补偿优先区主要位于生态价值高、经济落后的南部地区,而生态补偿次级优先区则位于中部和北部生态价值较低、经济水平较高区域。对生态补偿优先区进行补偿能够有效提高生态补偿的效率,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回答"从众意识对农民秸秆焚烧危害认知有何影响"这一问题,文中利用山东、湖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从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从众意识对农民秸秆焚烧危害认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众意识对农民的秸秆焚烧危害认知存在正向激励作用,适当的从众意识可以促使农民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从而增进其对秸秆焚烧危害的认知。2)尽管影响农民对秸秆焚烧危害认知的因素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受教育水平高、务农年限长、种植面积大、环境容忍度低的农民,更能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此外,地域因素对农民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传播绿色环保知识,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的秸秆焚烧危害认知,对促进作物秸秆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山西、甘肃、安徽和江苏五省1023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路径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基于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双重视角对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农户有机肥认知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描述性社会规范、命令性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均可对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2)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均可通过内化为个人规范进而对农户的有机肥施用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3)农户的有机肥认知对"社会规范-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和"个人规范-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关系均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文中提出加强对施用有机肥这一措施的推广、树立"有机肥施用示范户"、加大对有机肥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中基于1753份农户调研问卷,综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构建农户付费制度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效应及影响机制,并比较不同村庄、家庭的组群差异。研究表明,农户付费制度显著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且对近郊村、有补贴、务工距离近的农户家庭的影响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农户付费制度通过个体持续管护与集体持续管护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绩效。为此,逐步在有条件地区实现农户付费制度的全覆盖,依托付费构建政府与农户的联动机制,更好地促进环境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的影响,深入了解黄河中小河流水沙变化驱动因素,采用M-K检验、Morlet小波、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1957—2021年关川河上游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变化及其对径流泥沙的作用机理和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P>0.05),径流模数和输沙模数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呈增加趋势。径流模数、输沙模数对降水量的响应由强转弱,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逐渐增强;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水沙变化的关键路径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径流模数”,其次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径流→输沙模数”;再次是“降水量→径流模数”,最后是“降水量→径流模数→输沙模数”;降水量对水沙变化的总效应分别为0.42和0.38,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对水沙变化的总效应则分别为-0.72和-0.65,影响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次要因素为降水量。  相似文献   

12.
以武威市一区两县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民土地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土地价值观受农户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正式规范、农户是否拥有主要经济作物、家庭人均月收入、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987、0.827、0.816、0.807和0.805高于其他影响因素。(2)农户年龄和非正式规范在1%的水平下呈现显著正向相关,受教育年限和地方政府相关宣传在1%的水平下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因此,关注国家制度政策的侧重点,提高农户收入和受教育年限,是引导农民土地价值观正确变迁,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多维异质性视角出发,利用有序Probit模型,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例,研究异质性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效应的影响及不同农户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有明显差异。2)家庭收入正向影响社会占优型农户采用技术的经济效应,非农收入占比正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实际耕种面积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土地肥沃程度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社会参与正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经济效应。3)非农收入占比负向影响所有类型农户的生态效应;实际耕种面积正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土地肥沃程度和社会信任正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耕地细碎化负向影响资源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灌溉条件负向影响经济占优型和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社会参与和社会声望正向影响社会占优型农户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历史资料整理与实地详查,以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统计了该地区自1986年以来现存沟道工程的数量和分布特征;采用实测法,通过确定影响沟道工程阻截泥沙量的主要参数,计算了研究区淤地坝、引洪淤地、水库和谷坊的泥沙阻截量。研究结果表明:十大孔兑沟道工程共阻截泥沙5995.15万t。其中淤地坝3205.61万t,引洪淤地1460.15万t,水库1182.76万t,谷坊146.61万t;通过分析不同时段沟道工程的泥沙阻截特征表明,1986-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三个时段沟道工程的泥沙阻截量分别为2809.26万t、1597.93万t和1587.97万t。十大孔兑地区沟道工程具有显著的泥沙阻截作用,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典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区域减沙效益提供数据支撑,对黄河内蒙古段“拦沙换水”、防洪、防凌调控决策制定以及水土保持措施优化布局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和情景因素理论,在构建“外部情境因素-内生驱动因素-农户资源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635个农户作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内生驱动因素对农户资源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以及意愿向采纳行为转化的直接和间接效果,并识别外部情景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感知价值等内生驱动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的资源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并通过采纳意愿间接作用于采纳行为;就测量指标而言,水土资源保护认知、他人采用成功示范、自我效能实现、种植收入增长感知是主要驱动力。2)从总效应看,采纳意愿影响程度最大,但并不完全解释采纳行为;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次之;知觉行为控制和感知价值效果相对较小。3)外部情境在内生驱动因素对采纳意愿影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采纳行为是内生驱动与外部情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促进农户资源节约型技术采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湖北省400户农户调查数据,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构建解释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决策框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认知对二者都存在显著性影响;个人特征、外界推动力是影响农户废弃物循环利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以上研究结论为政府制定有效措施将农户废弃物循环利用意愿转化为行为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易地搬迁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能够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问题。在生计资本变化影响下,农户基于自身考虑会做出不同行动选择。在此背景下,文中以期望理论为依据,采用解释社会学的研究途径,主要运用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的田野研究方法,聚焦燕山-太行山片区易地搬迁农户,分析其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认知、行为和态度,从生计前景角度研究农户生计变动及其行动逻辑。通过案例分析燕山-太行山片区易地搬迁农户在不同生计背景下,依据自身资本和家庭再生产情况,综合考虑收入、福利、风险等损益得失所呈现出的生计策略。研究表明:搬迁农户对生计产出的决策行为不仅受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影响,更是农民面临不确定性环境下心理因素的影响,农户的生计选择与行动逻辑是特定行为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决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湖南省809户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农户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垃圾分类高参与意愿与低参与行为同时并存的原因。研究发现,参与意愿主要受农户个体特征的影响,参与行为则受农户个体特征和农村垃圾治理政策的影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等农村垃圾治理措施对农户垃圾处理习惯改变的驱动力不足导致了垃圾分类行为比例低。农村垃圾治理措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一是投入不足,二是考核不力,三是氛围不浓。据此,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的支持政策应由重点倾斜向普惠支持转变;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村委在环保宣传、制度落实、氛围营造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构造微观视角下表征居民"福祉水平与生态依赖"的耦合模式,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农户生计策略、收入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不同耦合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福祉-低依赖"为最优耦合模式,该类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汇款,其生计多样化水平较高,生态依赖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家庭;"低福祉-高依赖"为最差耦合模式,该类家庭收入来源以低效农林种植为主,其非农化程度和生计多样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家庭,生态依赖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家庭。此外,不同耦合模式的家庭在不同的搬迁特征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相较于非搬迁户、分散安置户、工程类移民和早期移民,搬迁户、集中安置户、自愿型移民和新阶段移民更容易实现最优耦合模式。因此,从微观角度来看,易地扶贫搬迁能有效促进搬迁家庭生计向非农转变,在提高家庭收入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发展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文中的研究对后续移民搬迁工作的推进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为例,对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农村地区9个区县,包括35个乡镇72个典型村庄的1263户农村家庭进行实地调研,从家庭取暖能源使用结构、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支出等方面分析了西北农户取暖能源使用的总体特征,揭示了能源使用的空间异质特征,利用分层线性模型从宏微观层面衡量了不同维度因素对农村家庭取暖能源选择行为的影响显著性。研究表明:1)不同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的选择差异较大,地域结构差异特征明显。2)在家庭取暖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支出方面,陕西黄土生态脆弱区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取暖的比重最高,青海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最低。3)不同维度因素对各地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的影响程度表现各异。宏观层面上,政策因素对陕西黄土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的选择影响最大;微观层面上,从众心理对陕西地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的影响较为显著,对青海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