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市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分析及遗产廊道网络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遗产廊道是融休闲游憩、文化与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法,构建遗产廊道网络对于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实现宜居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判别北京市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线性文化遗产,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遗产的空间结构和遗产廊道适宜性,并提出遗产廊道网络的概念规划和保护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空间分析的遗产廊道网络可以高效地保护遗产资源,并提高遗产的空间可达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廊道是线性遗产区域保护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借助专家打分法、GIS缓冲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从文化元素筛选、空间范围确定、节点选择、通道网络结构四方面对秦直道延安段文化廊道构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秦直道延安段道路本体及其历史功能而产生的遗产要素是文化元素筛选来源,验证其准确性后得到46处,与秦直道道路一起形成整体,赋予廊道文化内涵。2)以46处文化元素辐射力半径为缓冲距离划缓冲区得到廊道空间范围,为廊道动态保护奠定了基础。3)廊道一级节点为黄陵和安塞,二级节点为富县,三级节点为甘泉和志丹。4)廊道通道网络结构简单,既要考虑外部通道可达性,也要确保内部通行率。文中研究对我国线性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资源从单一的文化资源向复合性资源转化,其间与旅游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廊道遗产和集群式遗产因"申遗"而引发的旅游热潮在近年来持续升温。文中在探察其中深刻的社会动因后,以正在"申遗"过程中的北京城中轴线为研究对象,从廊道遗产理论视角全方位地分析解读北京城中轴线的遗产属性、时空演变、功能演进和旅游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文中认为,北京城中轴线廊道遗产是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的集合体,其空间要素由节点、廊道和辐射域面组成,三者在时空演变过程中影响着北京城中轴线的功能演进,从而决定着不同时代廊道遗产功能的体现。在现代旅游业发展形势下,北京城中轴线一方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问题得以显现,如景区各自为战、廊道节点缺失、游客过度集中、传统文化式微等,文中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中国创新,是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要求的积极探索,是凝练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基于线性文化空间视角,以黄河流域沿线九省为研究区域,推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内涵,运用熵值法、相对优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文化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量二者耦合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截止2020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九省文化资源禀赋综合评价值均值为0.44,整体水平偏低且空间差异显著;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处于0.1-0.5之间,呈高低交替、错落分布的空间态势。2)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居于0.82-0.33之间,总体处于中低水平,由东向西表现为良好协调逐渐向轻度失调变化。3)旅游相对优先度测试表明旅游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的优先程度呈不平衡关系,旅游滞后型省份未能充分将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旅游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于5批829项数据,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区位熵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旨在明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呈“两核两带”的倒“V”形集聚分布,其中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3类项目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而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作为山西省的优势项目,保护利用潜质最大。2)除政策因素外,人文因素的影响显著高于经济和自然因素,其中地域文脉与交通条件等因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关键支撑。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沿河流和交通分布特征明显,加强对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促进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构建汾河历史文化遗产廊道、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规划中考虑景观连接度是非常必要的,而廊道的建立是提高景观连接度的一种具体的、可行的方法。廊道在旅游生态景观规划方面,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的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要素。它们都是实体表现形式,而文中提出了制度廊道、技术廊道、道德廊道、管理廊道四种与之不同类型的廊道,从而完善景观连接度廊道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依托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路径。在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对二者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度和检验,进一步运用PVAR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方式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逐年递增,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加深;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乡村振兴具有持续、稳定的作用方式和逐渐增强的作用强度;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从资源、文化、生态、产业及经济维度对乡村振兴分别起着“载体”、“核心”、“支撑”、“路径”和“基础”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产品。依据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从旅游发展、旅游社区和文化遗产三个方面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层次21个评价因子。为了获得相对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运用层次熵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即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再用熵技术对其进行修正,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最后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运河景观价值感知与地方认同的强化对培育游客遗产保护意愿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典型旅游目的 地——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基于游客问卷的数据分析,构建了大运河景观价值感知、地方认同与游客遗产保护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和结构性关系.结果 表明:大运河景观价值感知与游客遗产保护意愿存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冰雪经济的核心业态,中国冰雪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文中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冰雪旅游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更为规范的约束环境,消费市场“热雪沸腾”但目的地形象模糊,滑雪休闲度假新业态面临双重市场挑战,冰雪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从产业集群的形态创新、业态融合的内容创新、科技赋能的技术创新、政企协作的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的道路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形态-内容-技术-机制-道路”五位一体的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最后,从高铁促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技术催化冰雪旅游效率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挖掘和提升、滑雪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冰雪旅游协调发展、冰雪旅游资源环境全阶段优化等六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遗产保护行为是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基于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构建了旅游者文化遗产态度与遗产保护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世界遗产-嘉峪关关城景区为研究区域,对339位游客的抽样调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世界遗产地旅游者文化遗产态度包括遗产关联度、遗产认同危机、遗产身份认同和遗产保留认同4个维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遗产保留认同对遗产保护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遗产认同危机对遗产保护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遗产关联度和遗产身份认同对遗产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在丰富遗产旅游理论体系的同时,对于指导"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遗产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渡口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特色鲜明、真实完整的流域文化符号。扎根理论被誉为质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研究方法,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与解决性特征。文中利用扎根理论,依托实地调研访谈,结合新闻政策文本、网络点评内容、现有文献资料,获取开放式语句文本资料,分析讨论山西沿黄渡口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研究发现,山西沿黄渡口文化遗呈“线性分布”,具有“文化线路特征”,且“遗产丰富”、“内涵多元”,呈现出多重遗产价值,可以通过构建渡口文化线路实现整体跨区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实现还需要政府举措的保障与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文中提出了渡口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构建了渡口文化遗产线路,可为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分别开展了基于点(优秀旅游城市、5A级旅游景区)、线(铁路、国道)以及点-线综合的GIS缓冲区分析,以总结其空间结构及资源属性特征,旨在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宏观上集聚特征明显,呈现"六簇一带"的空间格局,但微观尺度却相对分散,具有以公路为主线的交通指向性特征和开发进程中的城市指向性特征。这种具有矛盾性的双重特征与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业欣欣向荣发展形势下,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甘南藏族自治州文物古迹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有可能使民族地区成为国内外游客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文中在分析甘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状况的背景下,对目前的融合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1]。  相似文献   

15.
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区位熵、泰尔指数、空间错位模型及面板回归模型系统探索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错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通过集聚经济释放产业关联效应与乘数效应以扩展旅游影响的地域范围、产生地方化经济及专业化经济以发挥旅游正向外部效应、发挥富民效应与推动城乡融合的方式以促进居民增收,共同作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空间错位格局。2)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程度不断提升,空间错位关系由以负向错位为主转变为负向错位与正向错位势地均衡的局面。3)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错位格局主要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正向影响,旅游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宏观调控对二者空间错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理学视角建立含有旅游资源、经济和环境三维度的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黔东南州所辖民族县域为案例地,运用空间定量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县域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和综合发展理论评价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发展现实态势均基本吻合,表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研究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科学性,为西部其他民族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的调控和管治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神木市生态廊道识别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区研究》2021,38(4):1120-1127
以优化生态格局为出发点,对神木市景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自然断点法、MCR(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获取神木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取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以优化生态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神木市景观生态安全状况分为5级,1级区域多位于西北部,少部分分布在东南部及北部边缘地区,2级、3级区域在全域呈碎片化相间分布,4级、5级区域分别受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影响,在中部建设用地区成集中连片分布,东南部沟壑纵横区成碎片化分布;神木市生态廊道共121条,其中有19.08%的生态廊道独立存在,43.51%的生态廊道未与主要生态廊道群相连;设计新增生态廊道10条,总长76.69 km。通过新增生态廊道,完善生态廊道网络,加强独立生态廊道与生态源地的联系,对优化神木市景观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生态网络构建——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利用2015 Landsat,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将绿地景观划分为7种类型;然后从MSPA景观类型中提取对生态网络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区和桥接区进行连接度评价,根据结果选取"源地";采用最小路径方法建立研究区的潜在生态廊道。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生态网络是由26条潜在廊道组成,廊道大多分布在研究区南部,潜在廊道数目较少。该成果可为干旱区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省际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省际农村居民旅游数据构建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流网络,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及其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流的空间对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旅游流较小,可划分为全国核心区、区域核心区、一般地区和边缘地区,已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地区和川渝地区四大旅游流集散地带.中心旅游地集聚扩散的垄断地位在弱化,次中心旅游地在崛起,出现区域性集聚单元.旅游流网络联系和密度的增加是多因素作用下的再调整而非路径依赖.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将使未来中国农民旅游流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参与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社区支持是自然遗产可持续保护的重要保障。基于遗产地社区的感知调查,分析当地居民和牧民对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感知意愿。本次调查向牧民和县城居民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39份,主要调查其对喀拉峻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遗产感知及差异。遗产感知调查包括遗产认知、发展感知和保护感知3部分内容。调查发现,由于受遗产地区位和遗产地旅游发展阶段的限制,县城居民的遗产感知较牧民更为积极。研究表明,社区发展是影响社区参与和支持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为使喀拉峻自然遗产地保护具有可持续性,应当积极开展遗产教育与宣传,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有效引导牧民进行生产转型,进而平衡居民和牧民的利益,提高社区的遗产感知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