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菲 《北方园艺》2012,(13):92-94
对百合野生种、栽培品种及杂交种种子恒温箱和沙床萌发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恒温箱中野生种种子的萌发率较高,普遍在80%以上;栽培品种中麝香百合没有萌发,"布鲁拉诺"、"莱诺"和"马拉客奇"的萌发率都在80%以上,"托里诺"的萌发率较低,为55%;杂交种子中只有"米雷拉"×"托里诺"、"托里诺"×"米雷拉"、"莱诺"×"托里诺"杂交种子能萌发且萌发率都在70%以上。沙床萌发试验中,亚洲百合和以亚洲百合为亲本的杂交种子出苗率最高,其次是渥丹,毛百合没有出苗;大多数百合种子在播种后3~4d开始萌发,在播种后30d左右出现真叶;子叶和真叶的生长基本上都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抑制剂对盆栽百合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玉晶 《北方园艺》2012,(14):70-71
以亚洲百合"小洋人"、"穿梭"及亚洲×东方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CCC、PP333、三唑酮浸泡种球的方式,比较不同的生长抑制剂处理对百合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PP333处理效果最好,三唑酮次之,CCC最不理想;采用300mg/L PP333浸球处理1h时,3个品种百合矮化效果最理想,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异源三倍体百合为母本的杂交后代GISH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异源三倍体是渐渗育种的常用亲本。为了评价异源三倍体‘Royal Lace’的育种价值,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Royal Lace’及其与亚洲百合‘Pollyanna’的6个杂种后代的基因组组成。研究结果显示:‘Royal Lace’含有24条亚洲百合染色体和12条麝香百合染色体,为异源三倍体,包括1条亚洲百合重组染色体和1条麝香百合重组染色体。6个杂种后代均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27 ~ 32,不同杂种后代的重组染色体及重组位点存在差异,杂种后代基因组组成的不同是后代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因此,‘Royal Lace’是百合渐渗育种及非整倍性育种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花市,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名为"百合"的盆花或切花。这其中指的最多的当然指百合花,百合花的品种繁多,仅百合属(Lilium)植物就有100种,我国有43种。该属有8大分支,据荷兰国际球根花卉公司推出的亚洲型杂种百合(Asiatic Hybrids)的栽培品种有159种,东方型杂种百合(Oriental Hybrids)的栽培品种有93种,这些百合花都是种间或品种间杂交育成的杂种百合,其品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而且从单瓣型百合向重瓣型百合方向发展。另外,还有麝  相似文献   

5.
‘木门’组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OT型百合‘木门’鳞片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溶度激素,进行愈伤诱导及分化、生根诱导、组培苗移栽,建立OT型百合生根移栽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 NAA。  相似文献   

6.
玫红百合为亲本育成百合种间杂种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黄济明  赵晓艺 《园艺学报》1990,17(2):153-159
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 Wilson ex Sealy)是起源于中国的珍稀百合。本试验以王百合和麝香百合为母本与玫红百合进行了种间杂交。以花柱内授粉和幼胚离体培养法得到了王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和麝香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确认了杂种的真实性。杂种王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花朵为粉红色、株矮,可供盆栽,花粉不育。麝香百合×玫红百合杂种F_1花色淡粉红,诱导成多倍体后花粉可育,可作为进一步杂交的亲本。  相似文献   

7.
采用形态学指标对长白山地区轮叶百合16个居群,43个个体的26个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标分析表明,轮叶百合存在较丰富的变异;Q型聚类分析结果将43个轮叶百合个体分为特征明显的三大类群;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轮叶百合种间用于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经主成分分析,可将原来26个性状综合为8个主要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可达7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轮叶百合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位置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正湖州百合是卷丹百合的一种,产于浙江省湖州市,以该市市郊、太湖沿岸的太湖乡最为著名,历史上素以"太湖百合"著称。湖州地区所种的卷丹良种有苏白、长白两个品种,苏白植株矮壮,茎秆较短,叶片稠密,鳞茎平头型,鳞片排列紧密;长白植株较高,叶片稀疏,鳞片排列松散,二者统称湖州百合。湖州百合已有近500年的栽培历史,明末湖州就有"百合之乡"之称。据明末浙江吴兴人沈氏编写的《补农书》记载:"百合根甘表,花复芳洁,种于桑际,无损于桑。"  相似文献   

9.
以亚洲百合系、LA系(麝香百合×亚洲百合)以及野生原种等7个不同呈色类型百合花被片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扩增检测3种R2R3-MYBs基因Lh MYB12、LhMYB6和LrMYB15在花被片斑点和斑线中的表达,筛选出具有调控作用的LhMYB12和Lh MYB6,并对其进行全长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hMYB12在亚洲百合花被片的斑线和溅泼状斑点中表达,LhMYB12和LhMYB6在LA系百合斑线和斑点中表达,在野生原种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湖北百合(L. henryi)和欧洲百合(L. martagon)的花被片不同呈色类型中只有LhMYB12表达,未检测到LrMYB15参与本试验材料的调控。获得的LhMYB12和Lh MYB6全长序列分别为763和797bp,包括ORF区744和705bp,编码247个和234个氨基酸,与已经克隆的百合属LhMYB12、Lh SorMYB12和LhMYB6相似性为78%~88%。表明LhMYB12在百合杂交种和野生原种的呈色类型中均起重要作用,是一个广泛存在的R2R3-MYBs。LhMYB6在LA中与LhMYB12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揭示了调控百合花被片花青素苷不同呈色类型的R2R3-MYBs在不同品种类群中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野生卷丹、川百合和野百合为材料,研究了3个野生百合品种引种至关中平原后,春夏两季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和氮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3个百合品种株高和地径在春季和夏季的表现特征趋于一致,卷丹>川百合>野百合,其中卷丹春季的株高和地径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07、1.17,1.39、1.44倍,夏季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06、1.61,1.39、1.93倍;3个百合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和氮含量的表现为卷丹>野百合>川百合,其中卷丹春季叶绿素和氮含量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59、1.03,1.4、1.02倍,夏季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57、1.05,1.38、1.03倍。综合分析认为,3个百合品种在生长、叶绿素和氮含量的综合表现为:卷丹>野百合>川百合,结合引种驯化区域实际情况,在引种栽培驯化中表现较好的是卷丹,其次是野百合和川百合。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在百合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建立了百合快速繁殖体系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程序;利用胚胎拯救技术克服了百合杂交前后障碍获得百合新品种;蛋白质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在百合的初步应用;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等进行了百合的遗传转化,并通过基因枪法成功地获得了百合转基因的植株.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百合和大花卷丹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进行核型和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百合、大花卷丹染色体数均为2n=2x=24,其中湖北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m+2sm+18st+2t属于3B型,大花卷丹核型公式为2n=4m+10st+10t属于3A型。Pn、Tr、Par比较发现湖北百合高于"大花卷丹",Co、Ci比较发现大花卷丹高于湖北百合。综合比较,大花卷丹午休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标记SSR构建百合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96份百合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SSR标记进行百合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试验。从172对百合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采用四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量的方法对百合资源进行标记分析,获得供试样品相应的扩增带型。采用个位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按照20对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少到多顺序串联排序的方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显示:2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9个SSR等位位点和170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对品种扩增的等位位点3.45个,带型8.50个。对带型进行编码的结果表明:96份百合种质资源的SSR分子身份证互不相同,可以将材料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14.
大百合属植物开发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百合属全世界仅有3个种,分别是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荞麦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cathayanum)和日本大百合(Cardiocrinum cordatum)。3种大百合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大百合属植物变异类型多样,通过收集不同类型大百合,进行异地引种栽培,可以促进大百合繁殖和栽培技术的提高;推动大百合优良品种的培育;减少开发过程中对野生大百合资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四省15 种野生百合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欣  张延龙  牛立新 《园艺学报》2013,40(7):1389-1398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西部陕西、四川、甘肃和云南等4 省15 种野生百合花粉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除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为钝四角形四合花粉外,其它14 种野生百合均为具单萌发沟的椭球形或长椭球形单粒花粉,但外壁纹饰差异较大;(2)聚类分析表明,野百合(Lilium brownii)、百合(Lilium brownii var. viridulum)、泸定百合(Lilium sargentiae)、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宜昌百合(Lilium leucanthum)、紫脊百合(Lilium leucanthum var. centifolium)、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川百合(Lilium davidii)和卷丹(Lilium lancifolium)聚为第1 类群;滇百合(Lilium bakerianum)、山丹(Lilium pumilum)、紫斑百合(Lilium nepalense)、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和兰州百合(Lilium danidii var. unicolor)聚为第2 类群;玫红百合(Lilium amoenum)为第3 类群,聚类结果总体上支持形态学分类结果;(3)玫红百合(L. amoenum)具四合花粉,明显区别于其它野生百合种,综合形态学、地理分布、孢粉学资料及聚类分析结果,建议将其重新建立成为百合属钟花组中的一个亚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野生东北百合种群的开花、传粉及相对生殖成功率等方面的特征,试图从开花生物学角度研究东北百合的生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东北百合为总状花序,多具花3~6朵,单花花期6~8d,花粉在整个花期都存在活力,柱头在花开2~4d可授性最强;雌雄蕊同熟、开花特点保证了自花授粉的可行性,P/O值和OCI检测确定了其属于自花可孕型,研究地的东北百合的访花昆虫主要是菜粉蝶和碧凤蝶。野生东北百合相对生殖成功率比较低,2009、2010观察相对生殖成功率均低于6%,2010甚至低于1%。  相似文献   

17.
以秦岭野生卷丹、川百合和野百合为材料,研究了3个野生百合品种引种至关中平原后,春夏两季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和氮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3个百合品种株高和地径在春季和夏季的表现特征趋于一致,卷丹>川百合>野百合,其中卷丹春季的株高和地径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07、1.17,1.39、1.44倍,夏季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06、1.61,1.39、1.93倍;3个百合品种叶片中叶绿素和氮含量的表现为卷丹>野百合>川百合,其中卷丹春季叶绿素和氮含量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59、1.03,1.4、1.02倍,夏季分别是川百合和野百合的1.57、1.05,1.38、1.03倍。综合分析认为,3个百合品种在生长、叶绿素和氮含量的综合表现为:卷丹>野百合>川百合,结合引种驯化区域实际情况,在引种栽培驯化中表现较好的是卷丹,其次是野百合和川百合。  相似文献   

18.
百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百合又叫山百合、夜合,属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是我国传统的名贵珍稀出口蔬菜。百合鳞茎既可食用,又可供药用,欧美国家还当作花卉栽培,非常名贵。因此百  相似文献   

19.
百合部分种及品种系统进化关系的EST-SSR 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开发的百合EST-SSR标记引物中筛选了19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百合22个原生种和74个品种进行了标记分析,依据各样品间的Jaccard’s遗传距离,用MEGA 5.05构建系统树,并用主坐标分析对试验样品进行类群划分。系统树显示:原产中国的原生种首先分化为两个类群:类群Ⅰ包括卷丹(Lilium lancifolium)、渥丹(L. concolor)、毛百合(L. dauricum)、川百合(L. davidii)、大花卷丹(L. leichtlinii var. maximowiczii)、大花百合(L. concolor var. megalanthum)、淡黄花百合(L. sulphureum)、山丹(L. pumilum)、百合(L. brownii var. viridulum)、兰州百合(L. davidi var. unicdor)等,其中一些为亚洲百合杂种系的起源亲本及麝香百合杂种系的亲本,推测由这些种杂交衍生出亚洲百合杂种系、麝香百合杂种系及LA系;类群Ⅱ包括宜昌百合(L. leucanthum)、湖北百合(L. henryi)、岷江百合(L. regale)等喇叭百合杂种系及东方百合杂种系的亲本,分别衍生出喇叭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及OT系,与已有文献记载基本相符。用NTSYS-pc 2.11a作主坐标分析,结果将供试材料分为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OT系、LA系、原生种等类群,与已知分类关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正>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是百合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全世界百合属植物约100种,其中中国原产55种。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等。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以食用价值著称于世的我国兰州百合,最早记载在甘肃省平凉县志中,迄今已有4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