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VR全景图技术的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乡村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VR全景图技术应用于景观评价的研究中,进行了新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实践尝试。利用VR全景图技术对空间、场景高度还原仿真的特点,改进传统的SBE法,以城市青年人群为例,通过观测实验并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原始数据,对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及景观要素偏好进行研究。首先,使用改进后的SBE法与SD法构建了乡村景观视觉评价模型,并确定了4个显著影响指标(建筑肌理感、植物种类、道路形态和卫生状况)。其次,根据VR全景图场景中偏好视域截图,进而从截图中归纳提取出9个景观偏好指标。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研究这9个景观偏好指标的偏好概率与该指标价值分数、所在场景SBE得分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并得出三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模型。得出建筑特色指标与水环境指标的偏好概率与其自身的价值分数有显著关系;建筑肌理感、农田肌理感的偏好概率受其价值分数与场景SBE值共同影响;自然视野与其他视觉焦点的偏好概率受到场景SBE值影响更为显著;道路形态、道路材料和植物种类偏好概率与其自身价值分数、场景SBE值并无明显关系。最后,分析出城市青年人群会产生此种偏好的原因,并希望能够对未来乡村景观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众感知的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65张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照片,由213名公众作为评价人员,使用美景度评价法对绿地景观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群体差异与美景度的关系发现,专业、性别等群体差异对美景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江滨绿地进行景观要素分解,分为15个要素,每个要素2~4个类目,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美景度相关性较大的要素,保留的景观要素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沙滩比(24.7%)、亲水性(24.1%)、植物生长状况(15.7%)、色彩对比度(14.3%)、天空比(12.3%)、景观硬度(8.8%),以此建立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视觉景观评价模型。对美景度评分最高的3个样地景观进行分析发现,6个筛选的景观要素对公众喜好作出了良好的解释。本研究可为江滨复合型绿地的设计、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15处主要景点进行了林外景观美景度评价,并采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了景观美景度与构景要素之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喀纳斯旅游区月亮湾、观鱼亭、卧龙湾等景点的林外景观美景度相对较高,花楸谷、喀纳斯村、总库等少数景点的林外景观美景度相对较低。建模结果表明,影响喀纳斯旅游区主要景点林外景观美景度的关键构景要素有景观整体组合状况、森林盖度、对比度、人为活动影响和水体状况,其中景观整体组合状况对景观美景度的影响率相对最大,水体状况影响率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4.
韩丽  马长乐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0):137-142
对云南省昆明市3个滨江公园进行美景度评价(SBE),在调查的基础上,共选取73张照片样本作为评价媒介,分析包括公园入口区、儿童游乐区、文化教育区、滨水游憩区与道路周边区5种功能分区的景观美景度。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滨江公园美景度的显著性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人群与不同功能区之间关于美景度的测评分值存在显著差异;(2)美景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瀑布公园、龟龙湖公园、月牙潭公园,3个滨江公园的滨水游憩区与道路周边区景观美景度值均较高,而公园入口区、儿童游乐区、文化教育区美景度值较低;(3)对滨江公园美景度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意境美与生命力、色彩丰富度、植被视觉占有率、安全性、水体验多感官性、配套设施适宜度。  相似文献   

5.
阔叶红松风景林单木景观质量评价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进行天然风景林的抚育经营,以长白山地区松江河林业局板石河林场内的天然风景林单木为研究对 象,共调查了913 株单木的外部形态指标,拍摄913 张单木景观照片,筛选获得87 张针阔叶树种景观照片并进行美 景度评价,并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解,进而建立了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的美景度模型,最后对99 株单木的景观质 量进行了预测以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1)影响针叶和阔叶树种单木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差别较大; 2)影响针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干挺拔度、轮廓清晰度、枝条混乱度、树冠完整度和枝条密度;3) 影响阔叶树种单木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树冠形态、轮廓清晰度、树冠均匀度、叶片密度、枝条舒展度和树干挺 拔度;4)基于单木景观质量影响要素,风景林经营应以培育树干通直的针叶单木景观和树冠饱满的阔叶单木景观 为目标;5)本文建立的针叶和阔叶单木景观美景度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单木景观美景度,可以应用于单木景观质 量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9):82-84
为提升南宁市风景区景观吸引力提供科学依据,以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为对象,基于"推拉阻"理论模型,从景源价值(拉力)、景观可达度(阻力)、景观感知度(推力)方面对其景观吸引力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构建包含3个准则层、8个指标层和29个因子层的景观吸引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因子对提升景观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景源价值对提升景观吸引力影响最大且远大于景观可达度和感知度;指标层中,对提升景观吸引力影响较大的分别是人文景观、自然美学价值、景观环境质量和游前感知指标;因子层中,美景度、奇特度、知名度是提升景观吸力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景观资源评价和多目标规划开展森林公园功能区划优化研究,为森林公园景观功能区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安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开展各景观单元生态恢复力、视觉敏感度和景观美景度评价,结果通过线性变换转换为重点保护、维持现状、局部调节和建设改造等4项管理对策适宜度,最终运用多目标规划法(VMP)寻找各景观单元最优管理对策。【结果】(1)建立了以生态恢复力、视觉敏感度和景观美景度为核心的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结果显示,大安顶森林公园生态恢复力、视觉敏感度总体水平较高区域差异较大,景观美景度较高但区域差异较小;(2)提出了属性指标-管理对策适宜度的线性变换模型,实现多指标评价结果向公园功能区划的适宜度转换;(3)应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就研究区20个景观单元的管理寻找到最优方案,寻优结果与景观实际情况高度耦合;(4)5个多目标规划方法中,理想点法、目标规划法、模糊规划法可划为一组,功效函数法和最大最小法为另一组,2组内部规划结果基本一致,组间稍有差异,其中以模糊规划方法平衡性最好。【结论】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质量评价研究所获的结果数据通过属性指标-管理对策适...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林缘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公园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以沈阳市4个典型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美景度评估法,对所选样地的62张照片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影响沈阳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乔木树种比例、乔木平均胸径、草坪盖度。研究结论对公园林缘景观构建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杭州城区绿墙的植物运用种类和公众喜好程度,以及绿墙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关键因素,通过实地调研,对杭州城区11面植物绿墙进行测绘记录及分析,同时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分析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杭州城区绿墙常用植物共有39种,包含23科34属,其中天南星科植物运用最多,且以绿色系植物为主,并对其植物配置进行公众视觉审美评价,构建绿墙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SBE(美景度值)=-3.419+0.065X_2+0.094X_3+0.105X_4+0.063X_7+0.746X_9+0.039X_(10),得出生活型构成(X_2)、生长状况(X_3)、植物覆盖度(X_4)、叶片色泽(X_7)、枝叶密度(X_9)、总体协调性(X_(10))是影响垂直绿化植物景观公众视觉审美偏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牛首山佛寺类风景区人工林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照片样本和美景度评价法,对调查地人工林植物景观进行视觉评价,分析影响景观视觉质量的各因子的重要性。公众个人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组合并没有对植物景观美景度的评分产生显著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出美景度值与景观特征要素之间的模型。色彩丰富度、色彩对比度、林下植被覆盖度、树种种类、生活型构成、林下植被高度,这6个因子显著地解释了牛首山人工林植物景观美景度之间的差异,占总方差的72%。本研究对佛寺文化特征的风景区人工林植物景观提出:注重色彩选择与配置,突出佛寺文化底蕴;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充分展现色彩变换等四点建议。本研究将协助决策者、管理者及规划师在具有佛寺文化特征的风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基于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城镇森林景观及美丽的标准进行了界定,从生态美、结构美、文化美、质朴美、视觉美等方面制定出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美景度较高,针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次之,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较差;视觉景观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距道路500 m内,视觉景观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总体较好,很好级和较好级视觉景观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13.
台湾相思抗风性强,树形优美,花色金黄,是闽东南海岛山地最主要的防风与景观树种。为探讨影响海岛台湾相思林景观质量的因子,以平潭岛君山、王爷山、牛寨山为研究区域,以平潭岛春季盛花期的台湾相思林为对象,选取2017-2019年拍摄的该区域台湾相思林春季照片42张,运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其景观质量进行评判,并对台湾相思林景观进行要素分解,分成11个项目,每项再分成2~4个类目,共34个类目。接着通过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逐步剔除了对台湾相思林景观效果影响较小的6个因子。结果表明,保留的5个因子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灰色比(34.7%)、枝条杂乱度(33.8%)、枯枝断梢(16.8%)、林冠面特征(8.8%)、主色彩比例(5.9%),构建了福建闽东海岛台湾相思林春季景观质量的评价模型,为海岛生态景观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乡村景观的基本属性与消费者喜好度之间的关系,选择14个典型的乡村旅游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VR虚拟沉浸式体验进行感知与评价数据采集,以统计学软件SPSS 25.00的多向度(MDS)分析模块对其属性特征进行测量,结合相关与回归分析模块论证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多维特征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不同景观对象的属性特征强度与喜好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属性特征在两维空间中具有良好的聚合性,不同的景观类型在属性特征上保持着基本一致性。2)消费者对乡村景观的属性认知与喜好度之间总体上具有一致性。3)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年群体消费乡村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在此玩耍的欲望度”。乡村景观的设计应该在满足视觉消费的同时强化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此方法在准确测量乡村旅游景观特征强度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喜好度形成的原因,为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文化内涵就是植物被赋予的某些象征意义及情感寄托。该研究在归纳传统文化中植物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与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要素的融合,以及在不同景点和环境中如何通过植物配置充分体现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期为以后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文化内涵的充分彰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植物的形态美是园林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研究植株形态美的景观评价和形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为植物景观营造和园林植物管护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全面勘查5个代表性城市公园的典型灌木群落基础上,选取金银木、丁香、黄刺玫3种灌木种类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从10个群落地段中选择50株个体进行生长形态数据的采集,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其进行美学质量评价。结果金银木美景度评判平均值最高,黄刺玫美景度评判平均值最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灌木的形态因子及美景度评判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银木美景度评判值主要受冠高比、叶缺失程度、叶尺寸3项形态因子的影响,影响程度排序为冠高比 > 叶缺失程度 > 叶尺寸,评测者更为喜欢冠高比大、树形开展、叶片生长茂盛、叶片较大的金银木个体。丁香的美景度评判值主要受偏冠率的影响,评测者更喜欢树形端正的个体。黄刺玫美景度评判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分枝强度与叶缺失程度,影响程度排序为叶缺失程度 > 分枝强度。结论花灌木的美景度与植株的形态因子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不同植物种类的美景度受形态因子显著影响的数量和程度各有不同,也间接说明了3种灌木生长空间的适宜程度对植物景观营造和养护管理有着直接的启示意义。应充分重视丛生型灌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导致生长形态受损的问题直接影响美景度评价。进一步研究对景观美景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各个形态因子在不同群落组合中的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探究合理的植物组群搭配模式和栽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ArcGIS为技术支持,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基于AVC理论,从景观美感度、环境舒适度、环境安全性、功能要求性和空间可达性5个主要评价因子19个指标层,构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对蚌埠市公园绿地服务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1)蚌埠市公园绿地服务质量总体评级为Ⅱ-Ⅳ级,服务质量水平不均。2)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显示,环境舒适度(0.101 3)<景观美感度(0.150 3)<环境安全性(0.226 6)<空间可达性(0.245 7)<功能要求性(0.276 5)。3)各公园绿地服务质量得分显示,张公山公园(4.205 7)>龙子湖公园(4.038 2)>虎山公园(3.579 1)>大塘公园(3.359 5)>东海游园(2.144 6)>滨湖新区中央景观绿地(1.835 4)。4)蚌埠市6处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环境舒适度、环境安全性较高,功能要求性与景观美感度偏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SBE法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园林植物进行调查。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SBE)法,对湿地景观区域、主题植物展示区域、入口广场区域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美景度值与植物配置形式、观赏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区域景观评价主题植物展示区域景观评价入口广场区域景观评价;不同受测群体间对于景观美景度评价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