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农业科学》2006,(8):F0002-F0002
尹海庆(YIN Hai-qing),1965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人,副研究员,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研究室主任,河南省作物学会理事。1989年以来,一直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1993-1998年参加中日合作项目“河南省黄河沿  相似文献   

2.
<正>本报讯近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室主任尹海庆透露,经过两年试验,他们结合当下生产实际提出的直播稻技术在河南沿黄稻区的开封市和河南南部的信阳市种植成功,并获得丰收。据悉,直播稻技术是指不用育苗移栽,直接利用种子播种,出苗期采取旱管或湿管,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室主任尹海庆透露,经过2年试验,他们结合当下生产实际提出的直播稻技术在河南省沿黄稻区的开封市和南部的信阳市种植成功,并获得丰收。据悉,直播稻技术是一项古老的种植方式,是指不用育苗移栽,直接利用种子播种,播种出苗期采取旱管或湿管,成苗后与移栽水稻管理一样。在我国水稻生产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后,直播稻技术逐渐被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栽培与制种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8年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的制种及大面积推广",研究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与制种配套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张桂芬鲁传涛申效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高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王克荣(获嘉县植保站)杨永升(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白叶枯病是我省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病害。1958年传入我省,6...  相似文献   

6.
<正> 豫麦13原名郑州891,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产优质育种室从漯河市农科所引进小麦一代组合,又经六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相似文献   

7.
豫南稻区是我省水稻主产区,常年种植水稻7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0%。自推广三系杂交水稻以来,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目前豫南稻区推广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为汕优63。由于其品种单一,不抗白叶枯病,而且生产上所用杂交水稻种子有99%靠外省调入,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于1988年引进广东省农科院选育而成的特青2号水稻品种,经试验、示范,于199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将其产量表现及利用情况简结如下。1 特青2号产量表现1.1 试验、示范产量结果 1989年在5个点试种,共种特青2号182.8亩,平均亩产稻谷497.7kg,其中有8.2亩平均亩产稻谷550.3kg,比同等条件下汕优63略为增产,比桂朝2号增产8.8%。199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中籼水稻良种区域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 一、选育经过豫无1309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74年利用自育的低酚棉新选系A_(13)和A_(14)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病圃鉴定、南繁加代和定向培育,1986年决选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的豫无1309品系。1987—1989年参加河南省无毒棉区试,1990年进入河南省无毒棉生产试验。试验、示范均表现比对照种中12增产。二、产量表现1.河南省无毒棉区试:1987—1989三年16点次试验结果汇总,籽棉亩产231.2公斤,  相似文献   

9.
<正> 沿黄灌区位于河南省北中部沿黄两岸,千百年来,灾害频繁,产量低下。建国后,整治黄河,修坝建闸。引黄灌溉,推广水稻,成效显著。现在沿黄25个县市均有水稻种植。建国初(1949)种稻面积4.58万亩,亩产61.38公斤,1989年已发展到120万亩以上,亩产提高到350多公斤,分别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10.
李宁 《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0):19-20
水稻是河南省第二大秋粮作物,在本省粮食作物中总产排第三位,单产第一位,其中豫南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近几年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稳步增长,2011年达到900余万亩。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对河南省豫南大别山区的  相似文献   

11.
王书玉(WANG Shu-yu),1964年生,河南省原阳县人。1985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现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秋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河南省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分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  相似文献   

12.
<正>王生轩,1963年6月出生,河南南阳人,1985年7月毕业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农作物专业,现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研究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13.
<正>郑稻1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粮作所选育的高产抗病广适粳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了品种权保护。该品种2005、2006年在濮阳市沿黄稻区实施的水稻高产高效攻关示范中,表现突出,实际亩产701~714  相似文献   

14.
豫棉四号(原郑4107),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1989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区试、黄河流域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其产量、品质、抗性、早熟性和出苗情况综合评定居首位。先后90多点、次试验,平均皮棉产量比目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浙优15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水稻新品种浙优 15系浙江省农科院粮作所以超高产杂交粳稻奥羽交 1号为母本 ,早籼浙 86 19为父本 ,经离体杂交结合孤雌生殖法育成的超高产中籼新品种。1996年 5月 ,我所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试种 ,表现产量高 ,适应性强 ,生长势旺 ,抗病性强。 1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 ,1999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生产示范。浙优 15在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示范中 ,稻谷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超过对照种 ,是常规稻育种的重大突破。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1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区试中籼迟熟组试验 ,8个…  相似文献   

16.
<正> 和田地区有90 000亩水稻,主要分布在于田、墨玉、和田三县。1981年以来偶见蚜虫在水稻上发生,但未造成经济损失,1988和1989年却为害成灾。1988年于田县20 000余亩早播水稻全部受害,其中2 000余亩不得不翻耕重种;1989年全地区早播水稻50 000余亩全部受害,虽然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仍有500余亩翻耕重种,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7.
水稻品种豫粳7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粳7号(89-277)是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新乡市万农集团共同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经两年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和两年国家北方粳稻联合试验及省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199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确立高产攻关目标长期以...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水稻抛秧技术推广缓慢的原因与对策邵家荣(河南省五一农场,罗山4642381河南省水稻抛秧技术推广速度迟缓的原因水稻抛秧新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其在我省的推广速度却相当迟缓。估计1997年全省应用面积...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辽粳135是辽宁农科院稻作所于1989年以84-233为母本,79-178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6代系选育成.1999年12月10日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河南省五大作物中总产排第3位,单产居第1位。河南省沿黄地区光热水资源充裕,环境无污染,水稻灌浆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比较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优质,是我国著名的优质高产粳米产区,水稻更是河南省沿黄地区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濮阳沿黄流域面积优势较强,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整套的栽培技术规程,其生产的"龙乡大米"品质、口感较好,具有黄河泥土的芳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