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于1915年首次在刚果的发病牛分离到.嗜皮菌病在非洲很普遍,现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我国于1969年从牦牛身上发现并分离到该菌,1984年兰州兽医研究所检查了19个省区的黄牛、奶牛和水牛,均有不同程度的抗体存在.现将该菌的研究现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是由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引起各种动物及人的一种皮肤传染病,曾称绵羊真菌性皮炎、疙瘩羊毛病、羊毒样腐蹄病、皮肤雨伤病,以头部、腹部和四肢皮肤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和红棕色痂块性皮疹为特征。1病原学嗜皮菌属于嗜皮菌科(Dermatophilaceae)嗜皮菌属(Dermatophilus)的成员,菌体结构因培养基类型及培养时间不同而不同,有菌丝期和孢子期两个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28日至6月5日,裕民县兵团农九师161团养殖场饲养的4群1443只绵羊(其中山羊213只)陆续发生一种以头部、腹部、四肢皮肤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和红棕色痂块性皮疹为特征的疫病,数日内连续死亡78只绵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检验,诊断为绵羊刚果嗜皮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山丹马场牦牛群中一直流行一种皮肤病。牧工称为“骚”,兽医认为“螨病”,或“日光性皮炎”。尽管此病直接造成死亡者不多,由于患畜行动困难,采食受阻碍,体形消瘦,越冬困难,往往在次年春季  相似文献   

5.
从疑似刚果嗜皮菌感染的盘羊皮肤病料中分离刚果嗜皮菌,并进行鉴定。将皮肤病料于28 ℃风干、粉碎,加无菌水浸泡15 d,静置,取上清加6%酵母膏液,60 ℃条件下30 min,混匀后连续10倍倍比稀释涂板,37 ℃培养48 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间接免疫酶标染色法鉴定,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刚果嗜皮菌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得到与预期相符的606 bp基因片段,结果证实该盘羊分离株为刚果嗜皮菌。  相似文献   

6.
1980年12月至1981年5月,对Kaduna中央屠宰场屠宰的绵羊93只,山羊107只及一牧场的绵羊30只,均采取血清样本,进行间接血凝反应以检查刚果嗜皮菌的抗体,结果滴度1.16,估计还高于此。其中屠宰羊的阳性率绵羊为28%,山羊为23.2%。牧场的38只羊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8.
绵羊刚果嗜皮菌的分离鉴定及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疑似嗜皮菌感染绵羊的皮肤疙瘩病料中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对其形态、培养特性、生长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等研究,证明分离株为刚果嗜皮菌。人工感染羔羊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绵羊相同的症状并死亡,从人工感染死亡绵羊皮肤中再次获得同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林可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土霉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是近年来新传入我国的外来人畜共患病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该病病原在1915年首次在刚果发病牛身上分离到,目前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发生并且有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绵羊刚果嗜皮菌病是近年来新传入我国的外来人畜共患病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该病病原在1915年首次在刚果发病牛身上分离到,目前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发生并且有蔓延的趋势。1969年,我国首次从牦牛身体上分离到绵羊刚果嗜皮菌;2002年6月份,绵羊刚果嗜皮菌病在新疆塔敏垦区161团发生并首次在国内报道。由于对该病防治缺乏基本的认识与经验,又无有效疫苗预  相似文献   

11.
绵羊嗜皮菌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动物嗜皮菌病的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刚果嗜皮菌属的部分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从发病绵羊皮肤病料提取的基因组DNA得到了大小约500 bp的DNA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并测序表明,与GenBank发表的刚果嗜皮菌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0.632%.而猪胸膜肺麦放线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扩增结果为阴性;PCR的敏感性试验显示,这时引物能够检测到1 ng的DNA.表明此PCR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用于嗜皮菌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嗜皮菌病是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B类疾病,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浅表的渗出性、脓疱性皮炎,局限性的痂皮和脱屑性皮疹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嗜皮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以在皮肤表层发生渗出性、脓疱性皮炎,形成局限性的痂块性和脱屑性皮疹为特征。本病的发生不但影响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014年8月,笔者诊治了一起羊嗜皮菌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7月24日,根河市好力堡镇张志军家饲养的756只羊开始陆续发生皮肤病,初期没引起畜主重视,只是简单的按皮肤病进行抹药治疗,后来发病羊越来越多,病弱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番鸭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MPV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并和胶乳凝聚试验(LPA)、免疫荧光抗体试验(FA)的检测结果相比较:1材料方法1.1病毒和单克隆抗体雏番鸭细小病毒强毒株(MPV-F),雏番鸭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MPV-McAb15),由本所单克隆研究室制备提供犤1、2犦。1.2样品处理2日龄雏番鸭20羽,每羽腿部肌肉注射0.2mlMPV-F番鸭胚悬液。待雏番鸭发病后扑杀,取肝脏和脾脏组织。一部分组织用蒸馏水制成1∶1匀浆液后,加等体积氯仿振荡3min,5000rpm/min离心5min,…  相似文献   

15.
嗜皮菌病在巴林左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06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嗜皮菌病在我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王丽华 《兽医导刊》2014,(12):67-67
嗜皮菌病在我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三种口蹄疫146S抗原含量检测方法,分别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安捷伦Cary 100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法、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安捷伦1260液相色谱仪定量法及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法三种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灭活抗原中的146S含量进行检测,对三种检测方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口蹄疫A型抗原和O型抗原各一株分别4℃放置12个月以及反复多次冷冻处理;口蹄疫抗原用全能核酸酶处理,然后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安捷伦1260液相色谱仪定量法检测处理前后的146S抗原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数值相关性极显著,呈正相关性;4℃放置12个月后的抗原含量没有变化,而反复多次冷冻处理后的抗原含量降解非常多;全能核酸酶处理后的抗原杂蛋白含量少。研究表明,基于临床需求,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安捷伦1260液相色谱仪定量法更适合口蹄疫抗原检测;口蹄疫抗原适合于4℃保存;全能核酸酶能有效去除杂蛋白干扰,提高色谱纯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 阿留申病(AD)是水貂的一种慢病毒感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管球性肾炎、动脉炎、浆细胞增多症和高丙球蛋白血症。Cho和Ingram曾经报道了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水貂阿留申病,他们从接种AD病毒的水貂组织中分离抗原进行对流免疫电泳,但在制备抗原时需要反复超速离心。一些研究工作者也用同样的程序提取了AD抗原,但这种制备抗原的方法不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准确的奶牛冻精差异蛋白二维电泳(2-DE)分析结果,试验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改良TRIzol裂解法、改良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和尿素盐酸胍裂解法,对奶牛冻精蛋白进行裂解,通过蛋白核酸浓度测定仪测定不同裂解法提取的蛋白量,用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量。结果表明:随着精子数量的增加,裂解获得的蛋白量随之增加,改良TRIzol裂解法得到的蛋白量最高,尿素盐酸胍裂解法最低,改良TRIzol裂解法精子数为2.0×107、3.0×107和4.0×107个时蛋白量分别为(1.73±0.07),(1.94±0.05),(2.50±0.38)μg/μL,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三种不同裂解方法上样量均为25μL,即含蛋白质26.21~62.5μg,不同上样蛋白量比较,精子数3.0×10~7个获得的条带最清晰、无粘连;蛋白条带分布的比较,改良TCA-丙酮沉淀法获得的条带多集中在50~85 ku区域,而改良TRIzol裂解法在30~50 ku区域和14~25 ku区域(精子数为3.0×10~7和4.0×10~7个)。说明精子数为3.0×10~7个时采用改良TRIzol裂解法能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精子蛋白质种类,有利于二维电泳(2-DE)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