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研究了在种群试验条件下,睾丸酮和孕酮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殖参数(受精率、混交雌体比率、休眠卵/雌体百分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睾丸酮的48 h-EC50、NOEC、LOEC分别为511.0、0.1、1.0μg/L。睾丸酮为10μg/L时,可显著诱导萼花臂尾轮虫混交雌体和休眠卵的产生;100、1 000μg/L时,添加睾丸酮能使萼花臂尾轮虫的休眠卵孵化率分别显著提高83.67%、85.71%;100μg/L时,可使轮虫交配率提高87.5%。孕酮的48 h-EC50为4.3 mg/L,2.0 mg/L的孕酮可使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提高20.89%;2.5 mg/L时最适宜促进混交雌体和休眠卵的产生;2.5、3.0 mg/L时可使萼花臂尾轮虫的孵化率分别提高51.98%、1.47倍;3.0、3.5 mg/L时可显著提高轮虫受精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抗氧化生理响应的角度探讨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理机制。[方法]测定萼花臂尾轮虫24 h、48 h及96 h的氨氮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测定萼花臂尾轮虫体内的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其对氨氮胁迫浓度和时间的抗氧化生理响应。[结果]轮虫24 h LC50、48 h LC50和96 h LC50的氨氮浓度分别为12.3、6.7和2.3 mg/L。当氨氮浓度达到2.5 mg/L时,轮虫体内24 h内H_2O_2和MDA含量均显著上升;当氨氮浓度达到1.5 mg/L时,轮虫体内24 h内SOD活性显著下降,而当氨氮浓度达到10 mg/L时CAT活性显著下降。在12.3 mg/L氨氮的胁迫下,轮虫SOD活性和CAT活性分别在12 h和24 h显著下降,H_2O_2和MDA含量均在12 h显著升高。[结论]SOD活性和H_2O_2、MDA含量可作为检测氨氮对萼花臂尾轮虫急性毒性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对裂足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史参数的影响。[方法]以裂足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研究不同浓度(600、1 200、1 800 mg/L)的三聚氰胺对其存活率、繁殖率、生命期望、净生殖率、世代时间和内禀增长率的影响。[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裂足臂尾轮虫的48 h LC50为2 206.376 mg/L,95%置信区间为1 822.866~2 850.378 mg/L。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三聚氰氨都显著降低了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和世代时间。当三聚氰氨浓度达到1 800 mg/L时,轮虫的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三聚氰胺的毒性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幼体的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聚维酮碘对轮虫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幼体的24 h LC50为2.25 mg/L,48 h LC50为1.99 mg/L,应用Turubell公式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47 mg/L;褶皱臂尾轮虫的平均存活时间、总生殖量、平均生殖次数和每次生殖个数均随聚维酮碘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产前发育期则随浓度的升高而延长,其中0.5 mg/L高浓度组的这些种群增长参数与对照组及其他各浓度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世代周期(T)则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0.5 mg/L高浓度组的rm、λ、T与对照组及其他各浓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0.1 mg/L低浓度聚维酮碘对褶皱臂尾轮虫的存活、产前发育时间影响不大,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其种群增长、繁殖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  刘昌利  韦传宝  李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2-14174
[目的]研究常见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24、48 h急性毒性大小。[方法]以广州品系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采用标准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机率单位法测定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LC50值。[结果]氯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3 376.87、5.87μg/L;溴氰菊酯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48 hLC50分别为594.56、74.17μg/L。[结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24、48 h的急性毒性大小不同;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轮虫的48 hLC50值比其24 hLC50值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此类化学污染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分别以0、0.4、0.8、1.2 g/L的牛磺酸处理轮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牛磺酸对圆型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期为264 h。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轮虫种群增长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0.8 g/L处理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轮虫种群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对照组种群密度和日平均增长率在试验进行至144 h时均达到最大值,而处理组种群密度最大值出现在168 h,且0.8 g/L处理组的种群密度峰值最大,168 h后对照组轮虫种群增长极显著下降。0~24 h时,对照组怀卵率迅速升高,而其余各组缓慢升高。168~264 h阶段内,对照组怀卵率迅速下降,而各处理组则缓慢下降。试验初步证实,牛磺酸可以促进圆型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及繁殖,且当牛磺酸添加量为0.8 g/L时,轮虫的种群增长动态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7.
报道无机硒及富硒藻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动态的影响。萼花臂尾轮虫直接暴露在亚硒酸钠中的效果显示,亚硒酸钠浓度为0.1、0.2、0.4 mg/L时,其种群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分别上升了12.76%、16.76%、14.22%;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0、0.05、0.10、0.20、0.40 mg/L)培养富硒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轮虫投喂小球藻密度3×10~6 cells/mL时,与对照组相比,0.05、0.1、0.4 mg/L浓度组种群增长率均表现出明显抑制(P0.05)。各试验组的r分别下降了36.94%、40.96%、17.63%、28.44%,大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可促进轮虫种群增长,但单纯从种群增长率分析,富硒饵料微藻在短期内对轮虫种群增长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温度调控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配合酵母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射阳轮虫养殖池塘实地采集的褶皱臂尾轮虫品系为试验对象,以活酵母为轮虫基础培养食物,选取20、25、30℃这3个温度梯度,设置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组)、100、200、300、500、800 mg/L,连续观察10 d,对轮虫数量、种群增长率以及种群密度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以酵母为基础饵料的情况下,20、25、30℃条件下,处理组轮虫最大种群密度分别较对照组上升24%、153%、74%(P0.05)。研究表明,在以酵母为轮虫基础培养食物,添加一定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褶皱臂尾轮虫的生长繁殖,可以明显提高轮虫的种群数量,而设置高温可以加快轮虫繁殖,有效控制轮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种群生长的影响。[方法]先观察单一食物条件下轮虫的成活状况,再用混合食物喂养轮虫,研究混合食料中不同浓度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单一食物条件下,褶皱臂尾轮虫以小球藻、酵母菌为食时种群持续增长,铜绿微囊藻Ⅰ组轮虫的种群密度能保持6 d以上,铜绿微囊藻Ⅱ组褶皱轮虫仅能存活4 d,而对照组轮虫能存活7 d。在混合食料的培养试验中,当轮虫处于低浓度铜绿微囊藻(1.0×10~4cells/m L)的环境时,种群密度的增长前3 d不受明显影响,第4天后轮虫种群增长受到一定抑制,而处于高浓度铜绿微囊藻(1.0×10~6cells/m L)的环境时轮虫第6天死亡。[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微球藻对生态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用50-DE微囊强化剂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强化培养,找出新的强化培养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0-DE微囊脂肪酸强化剂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营养强化。[结果]轮虫浓度为250 ind/ml时,强化剂有效浓度为3×106-3×108ind/ml,最佳浓度为3×107ind/ml。强化最佳效应时间为12~16 h,强化48 h后强化组轮虫脂类含量仍高于对照组(酵母培养组)。[结论]强化剂浓度太高不仅不能有效提高轮虫的总脂含量,而且会导致被强化轮虫的密度下降,水体环境质量改变也与之有关。轮虫的生活需要洁净的水体,水体中含有过多的脂质强化剂微囊时,轮虫的活动空间以及水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轮虫的存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种中草药和9种抗生素对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中草药(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和9种抗生素类药物(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链霉素、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土霉素、磺胺甲噁唑)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5种中草药对12株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63~6.000 mg/ml。9种抗生素类药物中有3种抗生素对12株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分别是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其MIC≤10 mg/L。12株致病菌对硫酸庆大霉素敏感(MIC≤8 mg/L)的有10株,占83.3%;对硫酸阿米卡星敏感(MIC≤8 mg/L)的有4株,占33.3%;对诺氟沙星敏感(MIC≤8 mg/L)的有7株,占58.3%。[结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5种中草药以及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诺氟沙星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精养鱼池浮游生物及其鱼产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精养鱼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促进池塘高产技术的推广。[方法]对喀什地区渔业检测中心精养鱼池塘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及其对鱼产量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20属,隶属5门,总生物量为80.57mg/L,优势种群为蓝藻门和绿藻门。检出浮游动物8属,隶属4门,平均生物量2.19mg/L,优势种群为萼花臂尾轮虫和壶状臂尾轮虫。该池塘浮游生物总量为82.76mg/L;总鱼产力为1603kg/hm2。[结论]池塘水体浮游植物组成不尽合理,要防止蓝藻大量生长,减少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并适当增加鳙鱼的比例,以合理利用浮游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球藻(Chlorellasp.)对3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3种常用抗生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分离、纯化微藻时对藻细胞无害并能抑制伴生杂菌生长的抗生素浓度。[结果]小球藻对青霉素较为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和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弱,低浓度(1.0 mg/L)的氨苄青霉素对微藻细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氨苄青霉素可用于小球藻纯化过程中抑菌,其适宜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合虎眼万年青组织培养的最优抗生素。[方法]以虎眼万年青的子鳞茎为外植体,以不加抗生素的处理为对照,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四环素、青霉素和链霉素,研究抗生素的抑菌作用。[结果]3种抗生素对细菌污染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在接种初期,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降低。从整体看,链霉素的抑制效果较好,但四环素40 mg/L和青霉素20 mg/L的抑制效果更显著。3种抗生素对真菌的抑菌效果是显著的,尤其是青霉素20和40 mg/L。抗生素对外植体生长并无明显的影响。[结论]青霉素20 mg/L无论是在抑制细菌、真菌还是在诱导率方面均优于其他各浓度的几种抗生素,在花卉的快繁方面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敬东  石磊  陈晓军  张丽  宋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09-22211
[目的]解决采用抗生素抑菌导致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生长与分化受到抑制的问题。[方法]利用转基因植株诱导试管微型薯,由试管微型薯抽枝获得转基因脱菌植株。[结果]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中,SI、sⅡ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s/L+GA,0.1mg/L+cef 150me/L,NT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ZT0.5mg/L+GA,0.1mg/L+cef150mg/L;薯块抽枝最佳培养基为Ms+ZT0.5mg/L+NAA0.1mg/L;薯块直径O.5~0.7cm抽枝数最高;转基因脱菌植株在无抗生素快繁培养基中经30d培养污染率为0,脱菌植株茎段粗壮,无分枝现象。[结论]建立的方法脱茵简单易行,为转基因个体的筛选和生长排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获得棉花转基因植株的新方法。[方法]以棉花感受态萌动的上胚轴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筛选标记NPTII(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及GFP(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导入棉花,研究了农杆菌介导法用于棉花感受态萌动上胚轴转化的预培养时间,浸菌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抗生素处理浓度等。[结果]在新疆棉花离体培养植株直接再生植株基础上,经3~5d预培养处理过的棉花上胚轴,在浸菌15 min共培养2 d后,经50 mg/L kan筛选,用1 000 mg/L头孢霉素抑菌,并用相对高含量细胞分裂素和低含量生长素的组合对其进行直接出芽培养,从而获得抗性小苗。[结论]用农杆菌转化处理棉花上胚轴是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非基因依赖型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对叶对常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将培养2周的小对叶无菌苗叶片切成0.5 cm×0.5 cm的小块,在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卡那霉素、潮霉素、壮观霉素和氯霉素4种抗生素的MS1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分化出芽,研究了4种抗生素对小对叶外植体分化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对小对叶离体叶片的分化均具有抑制作用;确定了4种抗生素作为小对叶遗传转化研究的筛选标记的适宜浓度:卡那霉素为15 mg/L,潮霉素为10 mg/L,壮观霉素为60 mg/L,氯霉素为20 mg/L;小对叶对4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潮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壮观霉素。[结论]在进行遗传转化之前,对待转化材料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是建立小对叶遗传转化系统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芽再生体系与探索抗生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方法]以叶片为外植体,探索适合三倍体毛白杨遗传转化的再生条件和抗生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最适合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0 mg/L+NAA 0.50 mg/L;在基因工程中,40 mg/L的卡那霉素为选择性抗生素使用浓度,300 mg/L的头孢霉素为抑菌性抗生素使用浓度;再生的不定芽在MS+IBA 0.10 mg/L固体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82%。[结论]该研究为毛白杨遗传转化中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和抗生素浓度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姚秀清  贾中原  王春华  邹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79-1680,1686
[目的]探讨固定化硝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海藻酸钠-CaCl2和PVA-硼酸法2种固定化方法对实验室富集的硝化细菌进行了固定化,并优化了采用海藻酸钠-CaCl2制备的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自配水体中氨氮的条件。[结果]海藻酸钠-CaCl2固定硝化细菌去除氨氮的优化条件为:温度30℃,pH 7.5~8.5,曝气速率6.5 L/min。在优化条件下,浓度为330.0 mg/L的自配水体经过7d处理后氨氮全部被去除,去除率接近100%。[结论]为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