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是天津市宁河县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宁河县支柱产业。近几年种植面积都在2.0万~2.6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70%。2005年棉盲蝽中等偏重发生,个别地块大发生。本县棉盲蝽优势种群为绿盲蝽。由于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由过去的次要性害虫上升为主要性害虫,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2005年7月下旬-8月上旬棉田落蕾落铃严重,主要是因棉盲蝽为害,一般地块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笔者2005-2006年对棉盲蝽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出了一套防治棉盲蝽的综合技术措施。1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棉盲蝽已成为安阳县棉田主要害虫,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等。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特别是2004年、2005年发生严重,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本县棉盲蝽于6月上旬迁入棉田为害,至9月中旬,为害期长达110天。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破头破叶、枝叶丛生,蕾铃大量脱落,棉花严重减产。2005年6月18日本县测报站在洪河屯乡调查一块Bt抗虫春播棉花田,百株棉盲蝽47头,植株顶叶破叶率100%,并有7%的棉花植株已成为无头棉;7月9日再次调查该棉田,百株棉盲蝽54头,被害株100%,第1~3果枝蕾铃脱落率26%;8月17日第3次调查该棉花…  相似文献   

3.
随抗虫棉大面积种植 ,棉田施药量减少 ,其它害虫大量发生 ,造成棉田减产 ,其幅度每年都在增加 ,同时 ,品质降低。由于棉农对盲蝽发生规律及特点不了解 ,不知如何防治或错过防治最佳时机 ,给棉农造成损失。1棉盲蝽的发生种类、危害形态及方式在黄河流域棉区 ,为害棉花的盲蝽主要有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等 ,其中为害最重是三点盲蝽。这几种盲蝽都是杂食性昆虫 ,为害广 ,为害期长。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棉株养液 ,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破头破叶和枝叶丛生。棉株各生长时期被害后表现不同 ,如子叶期被害 ,顶芽焦枯变黑 ,长不出主…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棉盲蝽象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棉盲蝽象活动规律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蝽科,怕强光,白天躲在叶背、苞叶及隐藏处所,只有清晨和傍晚外出活动,阴天和雨天才整天出来活动.因此,棉盲蝽象喜欢在现蕾早、生长嫩绿、荫蔽大、湿度高的棉田内活动为害.棉盲蝽象有嗜蕾习性,特别喜欢取食棉花小蕾,所以棉花现蕾早、蕾多、现蕾期长的棉田受害严重.盲蝽象自越冬代迁入棉田后,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危害时间可持续至9月中旬,受害田块达100%,受害株率可达70%~80%以上,造成棉顶、棉叶严重破碎,蕾铃严重脱落.严重时,下部仅有几个桃,中上部几乎光秆,一般减产15%~30%,严重的减产50%~70%.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许丰  于伟华 《中国棉花》2007,34(10):35-36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安阳县棉田中,是棉盲蝽的优势种。近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推广和普及,棉铃虫得到有效控制,棉田用药次数、施药量减少,非靶标害虫逐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绿盲蝽在安阳县棉花上已成为主要害虫,在重发生年份,百株虫量在100头以上,一般棉田因盲蝽危害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近年,笔者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技术措施。1绿盲蝽发生规律1.1在Bt棉花与其它寄主间转移危害规律。绿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据田间调查,安阳地区有21科43种以上,其中野生寄主达19种,主要有野苜蓿、野胡萝卜、婆婆纳等;栽培…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盲蝽种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棉田盲蝽种类、优势种的变动、主要盲蝽的地理分布和不同种类盲蝽在各地发生与猖獗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对各类棉区进行棉盲蝽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聊城市棉田盲蝽象发生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有效控制棉盲蝽象危害,2005年进行了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EC防治棉盲蝽象效果试验。1试验概况试验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春播棉田进行,4月23日直播后盖地膜,棉花品种为抗虫棉“丰抗-6号”,密度为每公顷5.5万株,蕾期长势均匀。靶标为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等的混合种群成虫、若虫。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6.4℃,雨量107mm。雨日、雨量均有利于棉盲蝽象的发生。试验前最后一次施药为6月2日用40%氧乐EC1000倍液防治棉叶螨1次,试验期间未施其它任何杀虫剂。1.1供试药…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河南省周口市棉田盲蝽象的种类主要为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果树苗圃和温室大棚作物面积扩大及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棉盲蝽为害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2006年在扶沟、西化两县调查,7月~8月虫田率达100%,虫株率60%以上,百株虫量180头~350头,林木苗圃附近地块棉田百株虫量达620头。盲蝽象的为害往往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为害特点棉盲蝽象对棉花为害期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期在6月~8月,以7月第3代绿盲蝽为害最为严重。盲蝽象以剌吸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田用药量下降,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应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情况近年来,棉盲蝽象在河北省魏县棉田普遍发生,造成较重危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蕾铃脱落中的30%~60%是由盲蝽象引起的。遭受棉盲蝽象危害的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种植及广谱性杀虫剂使用量的减少 ,盲蝽象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 2 0 0 3年本地大发生 ,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品质下降 ,因此各地应根据其发生规律 ,采取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以免来年再度严重发生。为害吴桥县棉田的盲蝽种类主要有 4种 :包括三点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 ,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 ,其危害性最大 ,危害程度最高。1绿盲蝽发生原因。1 )牧草种植面积扩大 (特别是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 )、保留大量棉柴在田间越冬及田间杂草的存在都为绿盲蝽越冬提供了丰富的越冬场所。 2 )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棉区盲蝽象为害棉花幼铃消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长势棉田,定期定点系统调查棉株的开花结铃及棉盲蝽(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株的开花结铃与棉田盲蝽数量的消长时期基本一致,棉花幼铃的受害率和盲蝽的发生量表现为同步增长,同时,棉铃受害率与脱落率呈正相关。观察棉铃受盲蝽为害后留下的的刺孔数得知,脱落棉铃的刺孔数明显较未脱落的为多,说明棉铃脱落和盲蝽为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棉株生育过程中,7月25日至8月25日为最佳结铃期,亦是防治棉盲蝽和保护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九江县棉田中黑盲蝽的发生危害及简易测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农田常见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棉花的盲蝽在我县发生的种类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两种。50年代末期以前,棉盲蝽发生较少,至70年代,盲蝽的危害逐渐加重,但危害尚不突出。进入80年代以后,棉盲蝽的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棉田常发性的必治害虫。究其原因,耕作制度的变化,是造成棉盲蝽  相似文献   

14.
盲蝽象属半翅目,盲蝽科,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针危害棉花及其它植物,是近年来棉田主要害虫之一。一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二代盲蝽象主要危害棉苗心叶及幼蕾;三代、四代盲蝽象主要危害幼蕾、幼铃和成铃。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开封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播种面积 8万~ 1 0万公顷。近几年 ,开封市棉区盲蝽象发生危害逐年严重 ,特别是 2 0 0 3、2 0 0 4年连续两年大发生 ,成为阻碍开封市棉花发展的最主要害虫。1发生特点1 .1以苜蓿盲蝽为主多种盲蝽混合发生。据调查 ,开封市棉区盲蝽象的种类以苜蓿盲蝽为主 ,与中黑盲蝽、绿盲蝽和三点盲蝽混合发生 ,其中 ,苜蓿盲蝽占44.3% ,中黑盲蝽占 34.6% ,绿盲蝽占 1 5 .1 % ,三点盲蝽占 6.0 %。1 .2危害时间长 ,世代重叠严重。棉盲蝽因其种类不同 ,发生世代、迁入棉田的时间和危害高峰略有差异。三点盲蝽一年发生 3代…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临清市大面积引种转基因Bt棉以来,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棉田施药次数下降60%~80%,天敌数量大增,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棉小灰象甲等棉花害虫发生逐年加重。由于近年6-8月份阴雨较多,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等发生较重,形成了棉田病虫发生的新特点,棉盲蝽、烟粉虱与棉苗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明显发生重,其它病虫较轻。1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因为6-8月份多雨,棉蚜、红蜘蛛发生轻,因为多数Bt棉品种对棉铃虫有高抗性,棉农在此期间未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这使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发生加重。自5月份开始,棉盲蝽转移到棉…  相似文献   

17.
山西芮城县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芮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应用,棉铃虫防治强度和防治成本都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使得原来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棉蚜、棉盲蝽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笔者调查,2000年以来,连续几年,棉盲蝽在本县每年发生面积都在4666.7~6666.7hm^2,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虫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棉盲蝽现已成为抗虫棉田的主要害虫,常常造成转基因抗虫棉蕾铃大量脱落或形成僵桃、歪嘴桃、破头、破叶或枝叶丛生,伏前桃、伏桃和总成铃率明显降低,导致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大幅度下降。棉农盲目用药防治,非但没有控制住盲蝽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绿盲蝽在河北省邯郸市棉田已成为危害棉花多种蝽中的优势种。由于棉绿盲蝽个体小、体色与棉花叶色相似,且具有行动迅速转移快等特点,有很强的隐蔽性,群众难以科学防治。目前的转基因抗虫棉对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并不具有抗性,一旦气候条件有利于其发生,将对棉花生产构成威胁。因此,必须了解绿盲蝽发生危害的规律,找出绿盲蝽的防治适期,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20.
7盲蝽象棉盲蝽象有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等10种,黄河流域棉区多发的盲蝽象主要是上述几种。(1)发生特点:①成虫有转移迁飞的习性,白天怕见阳光而多隐蔽。成虫和若虫喜在棉株顶端、嫩绿部、蕾、花等部位为害。②产卵多产于嫩茎、嫩叶、叶柄、叶脉、蕾、花的表面及组织内。③5-8月份降雨较多的年份,发生相对严重。④早播、早发、长势旺、田间湿度大的棉田,特别是施氮肥过多、化控不及时的旺盛、茂密的棉田,往往产卵多、受害重。⑤多茸毛、低棉酚的品种发生相对较重,而无茸毛或少茸毛、高棉酚、高单宁含量等品种的棉田则受害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