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谢君 《中国棉花》2007,34(8):15-16
随着滴灌面积的增大,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抑制了棉花生长发育,从而造成棉花产量下降.为了防止滴灌棉田次生盐渍化,减少土壤盐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胁迫,经农一师农科所多年研究,利用磁化水滴灌棉田,可以降低土壤盐分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2.
毛新萍 《中国棉花》2006,33(1):33-34
2000年124团开始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2003年大面积推广,到2005年全团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已达到2900hm2,绝大部分滴灌田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但也有少部分滴灌棉花产量一直不理想,没有很好掌握棉花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尤其是水肥化控等主要技术,使滴灌田管理等同于常规田的管理。滴灌作为一项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灌溉技术,必须和作物栽培技术配套才能发挥其效益。1标肥投放、配比与滴灌棉田需肥规律相适应1.1施足标肥。124团一些耕地已种植棉花30多年,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没有厩肥、渣油投放的情况下,每公顷总标肥投放不能低于2100个,其中磷肥…  相似文献   

3.
棉花滴灌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龙  李坪 《中国棉花》2004,31(7):29
几年来,农一师农技人员在生产中丰富了棉花滴灌栽培技术,使滴灌节水农业发展迅猛,滴灌技术的增产和节水效益得到农民认可.针对棉花滴灌技术的发展态势,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戴路  雷春军  何翔 《中国棉花》2007,34(10):29-30
膜下滴灌技术是当今最为先进的棉花生产新技术之一,在滴灌条件下,由于给水和施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棉花根系生长环境及在耕层中的分布特点与沟灌及漫灌方式相比明显不同。要实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优势,必须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水肥具有高度控  相似文献   

5.
棉花膜下滴灌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1 997年 ,石河子垦区开始进行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通过 3年试验 ,初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应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和方法 ,并在全兵团植棉垦区推广。 2 0 0 1年兵团棉花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 4.3万公顷。为进一步了解棉花膜下滴灌的作物需水规律及相关机理 ,特别是水盐运动、施肥技术及膜下滴灌栽培适应的土壤含盐量范围等 ,2 0 0 2年进一步对棉花膜下水盐运动规律进行了试验。1试验方法1 .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石河子总场高新园区 3号地进行 ,面积 2 1 .3hm2 ,土壤为灌耕草甸土 ,质地中壤 ,前茬棉…  相似文献   

6.
任志雄 《中国棉花》2007,34(8):41-42
有压滴灌作为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2000年在新疆农一师开始使用,全师已推行棉花滴灌10万多hm2,十三团已推行棉花滴灌0.67万hm2,占全团棉花面积的98%.但是,由于现有的有压滴灌系统均采用人工控制球阀进行灌溉,常因人为延长灌溉时间、打乱轮灌秩序造成轮灌周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造成棉花滴灌系统运行不正常,棉田因灌水不均匀而整体减产.2006年,本团推广应用智能化滴灌控制系统1470 hm2,比有压滴灌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棉田滴灌栽培体系是地膜覆盖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由于膜下滴灌提高了灌水质量,减少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田间小气候,特别是棉花根系活动层的土壤温度、空气和水分状况得到了进一步协调,使之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肥力得以充分发挥和释放,因此施肥技术较之地膜栽培棉田有很大不同.从2000年至2001年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和探索,避免了滴灌棉田施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棉花水肥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济市棉花种植面积2001年已超过2.3万公顷,2004年达到2.8万公顷,成为全市第一大经济作物,是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棉花需水较多,和本市十年九旱、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相矛盾,2004年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该项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施肥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优点主要体现在节水、节肥上。1技术要点1.1播种。播种时利用播种铺带覆膜机,可以实现播种,铺滴灌带,覆膜一次性完成的机械化作业,其种植模式为40-80-40,即膜下棉花行距40cm,滴灌带铺设于40cm地膜下棉行中间,宽行距80cm,棉花播种时,位于膜之内,每公顷可铺滴灌带9000m。1.2灌溉…  相似文献   

9.
南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棉花生产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不仅能够精准控制水肥用量、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而且节本增效,便于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了棉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此项技术已经在南疆棉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认真总结膜下滴灌棉花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此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棉花精密滴灌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志雄 《中国棉花》2004,31(12):30-31
新疆属于干旱灌溉型农业区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棉花生长。节水栽培和科学运筹水资源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目前棉花精密滴灌是一项新兴灌溉技术 ,随着它在推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水、增产等显著效果 ,逐渐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和认可 ,是本地水资源紧缺情况下 ,植棉最为适用的一项节水新技术。1精密滴灌技术棉花精密滴灌技术是一种可控制灌溉技术 ,生育期可通过封闭管网使滴水、滴肥同步进行 ,可以将棉花各生育期所需的水分、养分适时、适量地供到棉花根部附近土壤 ,棉花根系吸收快、利用率高 ,又避免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 ,…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克苏棉花滴灌技术发展情况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路  何翔 《中国棉花》2010,37(10):41-42
阿克苏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膜下滴灌作为当前最为先进的棉花节水增产技术,近年来面积及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棉花生产的主体技术。但棉花滴灌技术作为一项工程与农艺技术的结合体,同时具备适度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适宜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大田膜下滴灌技术自推广以来,种植密度不断提高,已从原来每公顷18.0万株提高到24.0万株,棉花产量也由原来的每公顷1500kg提高到1800kg。因膜下滴灌棉花是可控栽培,使棉花发挥群体优势,棉花密度究竟达到多少才能够达到高产目的,发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整体综合效益,2004—2005年在农八师炮台试验站进行了试验,基本确定了膜下滴灌棉花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1试验方法试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1团的炮台土壤改良试验站进行,土质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下水位深3.0m左右,0~60cm土壤容重平均为1.49g·cm-3,田间持水量为25.0%,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13.
棉花膜下软管滴灌技术节水、省地,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棉花生产中继高密度植棉技术后又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该技术2002年引入博州地区,2003年推广666.7 hm2, 2006年发展到7280 hm2.2005年膜下滴灌棉田每公顷产皮棉2100~2250 kg,与浇灌棉田相比每公顷增产子棉750~1200 kg, 节本增效1500~3750元. 目前膜下滴灌技术在生产中与之配套的技术措施还不够完善, 存在一些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棉花增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吴建军 《中国棉花》2008,35(1):44-45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属于祁连山雪水灌溉农业区。年降水量36.8~176mm,年蒸发量2148.8~3140.6mm,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市区。灌溉是本市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用水量不断增加,本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此,2002年酒泉市从新疆石河子天业集团学习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2006年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666.6hm2。1棉花膜下滴灌应用效果分析1.1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增产效应。经对敦煌、瓜州、金塔3个植棉县(市)17个乡镇175户56.2hm2滴灌棉田实产调查,应用膜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酒泉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5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棉花生产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酒泉市推广应用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过3~4年的示范推广,与之相配套的水肥调控技术,已得到了初步掌握,使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发挥出了节本增效的目的。1膜下滴灌水肥调控技术1.1灌水。一般全生育期灌水12次左右,每公顷灌水3375~3600m3。具体应根据土壤质地、肥力、墒情以及棉花长势来安排,第一次灌水以6月上旬为宜,不宜太迟。蕾期。从棉花现蕾初期到开花(6月上旬-6月下旬)共灌水3次,灌水间隔8~…  相似文献   

16.
棉花精量播种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光  李禹 《中国棉花》2013,40(5):40-41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与常规播种技术相比,具有节省种子用量60%以上,产量提高5%~10%,减少人工投入,生长发育进程提前3~5d,节本增效明显和推动植棉技术进步等优点,因而在棉花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尤其是精量播种技术与膜下滴灌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促进了  相似文献   

17.
地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中子仪"探测法和盐离子滴定法、烘干残渣法,监测滴灌带埋深35 cm滴灌棉田不同深度、不同滴水时期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含盐量.研究棉田采用地埋式滴灌技术后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棉花现蕾期开始滴水,15~40cm耕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大,保持最佳含水状态;在棉花根区20~50 cm形成盐分淡化区域,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棉花主根区盐碱化程度明显降低,有利于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8.
自“九五”后期 ,石河子垦区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 ,特别是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到 2 0 0 2年底推广面积已达到 7万公顷 ,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灌溉技术的革新必然为施肥技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并使垦区棉花施肥向精准化迈进成为可能。为此 ,于 2 0 0 1— 2 0 0 2年设置小区试验对“滴力”牌棉花滴灌专用液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研究 ,为完善垦区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材料。试验设在石河子农科…  相似文献   

19.
尹荣亮 《中国棉花》2006,33(5):30-31
芳草湖农场从200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棉花滴灌高密度种植技术,该技术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单产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显著。但近年棉田有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发生,且有日益加重之势,己成为制约棉花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大障碍。本文根据芳草湖农场多年的生产实践,对棉花滴灌高密度种植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探索。 1 棉花高密度种植早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推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提高兵团精准农业的到位率。2004年10月,由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与农一师农业局、农三师农业局组成的专项调查小组对兵团南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调研。调查团场有农一师3团、10团、12团,农三师44团、45团、48团及50团。1调查方法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