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多抗菌肥:生物多抗菌肥是根据“以菌治菌”的原理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肥药多效的第三代微生物肥料,产品中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衍生的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有效功能成分,集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抑制土壤有害菌繁殖等功能为一体,对茶树的土传病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减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抗菌肥与无公害蔬菜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抗菌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以菌治菌、以肥抗病”的生防原理,研制、开发出的具备在肥、药多效的第三代微生物肥料。“生物多抗菌肥”在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土传病害、提高农作物生长活力、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不仅可以起到传统化肥、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养分供给作用,还具有化学农药的防病、抗病作用,能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作物植株根际微生态环境,既增产、又抗病,是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好帮手。目前,无公害作物种植已经成为全球农业产业的必然发展方向,而无公…  相似文献   

3.
棉花“3414”肥料试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试验目的 通过棉花“3414”肥效试验,获得库尔勒市棉花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棉花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减少误差,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农场》2006,(3):40-41
“生物多抗菌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以菌治菌、以肥抗病”的生防原理,研制、开发出的具备在肥、药多效的第三代微生物肥料。“生物多抗菌肥”在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土传病害、提高农作物生长活力、改良土壤结构和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不仅可以起到传统化肥、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养分供给作用,还具有化学农药的防病、抗病作用,能有效降解王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作物植株根际微生态环境,既增产、又抗病,是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和土壤化验数据表明,作物生育期中土壤养分的贡献通常大于肥料的贡献,大多数情况下达到60%以上,高者甚至达到95%以上。土壤氮磷养分的利用率一般也大于氮磷肥料利用率,特别是磷。钾则不确定,变异较大。土壤氮磷养分比氮磷肥料具有更大的“活性”。施肥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随土壤肥力的增高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对作物提供养分的功能。施肥策略中不仅要考虑(传统的)针对作物的施肥,针对土壤(特别是针对土壤氮磷养分)进行补充和提高的(新)施肥理论和技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高贡献的土壤更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测土施肥工程的启动,遵循作物养分的需求,根据土壤养分的盈亏,合(混)成全营养区域性作物专用的“一茬作物一次肥”,将成为肥料研发的大趋势。肥料产品的创新,将伴随着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和施肥技术的创新,共同推动着我国施肥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着我国农业的技术进步与  相似文献   

7.
肥料利用率指一定时期内作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的数量占施用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它反映了作物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的回收效率。该试验证明,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配方肥料降低了肥料的浪费和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博乐市棉花"3414"中肥力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目的 通过“3414”肥料试验可获得棉花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旌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肥料利用率验证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利用率指一定时期内作物吸收肥料中养分的数量占施用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它反映了作物对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的回收效率.该试验证明,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配方肥料降低了肥料的浪费和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通过当地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该地水稻常规施肥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为以后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硅肥是近代开发出来的矿物肥料。作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养分,土壤中有许多养分,但单纯的依靠土壤中的自然养分是不能满足高产再高产需要的,人工施肥是补充养分的必要手段。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在农业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2004年世界土壤会议,认定硅肥为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元素。  相似文献   

1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不但能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供给养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肥料田间试验,获取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氮磷肥效反应二次多项式求得土壤氮磷养分当量(土壤养分供应量相当的肥料量),并得到土壤氮磷养分当量与作物不施肥产量之间极显著的指数回归关系,以估测土壤养分当量。以养分总量与作物产量进行回归,其模式各效应系数不受土壤有关养分含量的影响,可以建立生态区的平均模式。同时,可求得作物需要的最大养分量和最大施肥量(最大养分量与土壤养分当量之差)以指导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信息》2005,(7):40-41
“百花山”生物多抗菌肥是北京中农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具有肥药多效的第三代微生物肥料,其中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集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抑制土壤有害菌繁殖等功能为一体,能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生长活力,对大棚蔬菜的土传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15.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土配方施肥最关键的一项技术环节是“3414”肥料田间试验。目的是获取作物的最佳产量、最佳施肥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根据我区近两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统一推荐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田间肥料效应“3414”试验是获得作物最佳施肥量的方法之一,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形成100kg经济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特开展此次试验.  相似文献   

17.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由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得知),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等的施用数量、施用比例、施用时间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概括来说: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18.
郭玉刚 《新农业》2005,(11):38-38
所谓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体有益微生物的混合物.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如对氮素的固定,对土壤有机质和矿物态养分的分解.对作物生长的刺激等.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或提高土壤中难利用态养分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这种混合物直接或间接地起到肥料效应.所以叫做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19.
潜江市几种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潜江市中稻、棉花、油菜、小麦对土壤和肥料有效养分表现利用率和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养分当季相对利用率中稻分别为36.1%、12.8%和58.7%,棉花分别为25.1%、18.5%和33.6%,小麦分别为20.1%、11.8%和39.4%,油菜分别为17.8%、4.9%和23.4%.在N、P、K配施的情况下,作物每千克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中稻分别为27.9、4.4和30.7 g,棉花分别为53.7、10.6和45.5 g,小麦分别为26.4、3.9和25.0 g,油菜分别为40.7、9.6和37.3 g.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肥料简称“菌肥”,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一种辅助肥料。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改善作物养分供虚,为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调控生长、增强抗逆性,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预防蔬菜死棵,减轻病害,改良土壤,解除盐害等特殊作用,而深受菜农欢迎。下面介绍几种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