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玉米鉴定试验的评价主要是以产量结果作为依据,而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常采用直观分析或平均数统计,分析结果相互独立.筛选出一些产量高而品质、抗病、抗倒性等其他性状较差的组合,而淘汰了稳产性好且综合性状比较好的组合.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对2008年晚熟组鉴定试验中的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的杂交组合,进行重点选择,以尽快选出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华北夏玉米区域试验材料,应用回归系数和性状相关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7个农艺性状对其籽粒产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农艺性状与杂交种稳产性呈负相关,以穗行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最大,穗位高、穗长、株高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在育种实践中,可加强对杂交种稳产性影响小而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的性状进行选择,适当降低穗位高,增加穗粒数,有利于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军  刘永忠  徐尚忠 《种子》2007,26(6):102-103
近年来,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主推品种鄂玉10号表现出对锈病的抗性较差、稳产性不足,为推动该地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选育综合性状优于鄂玉10号的玉米新品种,迫在眉捷。华玉6号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及抗倒性强、籽粒大、品质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忠浩  周亚星  周伟  王静  张立东 《种子》2022,(10):139-148
为更好地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演变规律及骨干自交系利用情况,进一步促进玉米育种发展,对2002—2021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821个普通玉米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新品种选育机构主要来源于4个方向,分别为科研院所、企业、个人选育和合作育成,其中由企业直接育成的品种数目最多,占全部品种的78.81%。亲本骨干自交系的来源较为广泛,属于唐四平头群的黄早四衍生自交系昌7-2、K 12和吉853,Ried群的K 10和Lancaster群体的Mo 17等。2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玉米品种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49%~16.74%之间,其中变异系数较高的是穗位、株高、产量和百粒重4个性状,表明这几个性状在性状演替中变化最大。玉米各农艺性状间均有较强的关联性。审定品种的平均产量和株高在不断上升,除早熟品种的穗位高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外,中、晚熟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如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数、穗位和出籽率在不断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DTOPSIS两种分析方法筛选出1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可进一步改良其亲本自交系参与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原料,在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选育和引进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发展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5年从外省引进玉米新杂交种11个,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设置了产量比较试验,对新引进杂交种的产量、适应性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比较鉴定,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新品种,为我省发展玉米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育的74个玉米杂交材料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8.0对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中的生育期、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粒宽、粒厚、百粒重、容重、出子率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主要农艺性状对杂交种产量的决策系数。结果表明,出子率、百粒重、生育期、穗长和穗行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正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适宜株型玉米和矮秆大豆进行玉米一大豆带状间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且额外增收大豆1000kg/hm2的间作组合,选择适合间作的玉米品种是构建优异玉米一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技术的核心之一。对2:2玉米一大豆带状间作的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初探,初步了解了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间作的玉米品种,为本地区示范、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玉米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穗粒重是提高籽粒产量的决定因素;株高、百粒重、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穗长、穗粗与产量呈正相关,主要是通过单穗粒重和百粒重间接影响的,而穗位高虽与产量呈正相关,但主要是通过株高和单穗粒重的间接影响,对出籽率的直观选择,难以实现大的突破。因此,在选育优良玉米新品种考虑农艺性状时,不但要着眼于某一性状对产量的突出作用,更要重视研究其它性状对突破产量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出适宜在长葛市种植的高抗、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对 17 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损率、籽粒杂质率大致成反比,抗病性水平参差不齐,但抗倒性均较好,无倒伏、倒折现象出现,近 1/2 的玉米品种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其中沃优 313、鼎诺 316、沃优 308 这 3 个品种抗性强、产量高、宜机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长葛市示范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玉米自交系铁C8605—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C8605—2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的主要玉米自交系之一.为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以其为亲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性、抗病性强,推广面积大,品种生命周期长。截止到2005年底,以铁C8605—2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通过国家或省审定推广的品种有14个.种植面积达870万hm^2.利用铁C8605—2作中间试材选育的衍生系16个,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适宜株型玉米和矮秆大豆进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玉米不减产或减产5%以内,且额外增收大豆1 000kg/hm2的间作组合,选择适合间作的玉米品种是构建优异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技术的核心之一。对2∶2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初探,初步了解了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间作的玉米品种,为本地区示范、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麦×玉米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5个组合的小麦×玉米杂交后代中筛选出42个变异株系与其小麦亲本作比较,这些株系在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粒重、成熟期及抗病性等性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且这些变异是双向性的;从这些变异株系中筛选出了一些植株较矮、高抗白粉病、农艺性状好的株系,可以作为优良的育种亲本材料。证明小麦×玉米杂交途径在小麦单倍体育种、品种改良和提高育种效率方面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学鉴  王占文 《种子》1999,(3):74-75
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高低,与玉米穗粒和植株部位的各种性状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但是,穗粒性状和植株性状的遗传极为复杂,不仅与杂交组合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而且与生育期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近几年玉米早熟种的选育中,体会到它与中晚熟种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例如,早熟种对温度的反应极为敏感,不同试验地点的温度差异,对生育期的变化影响极大。百粒重的变化也与不同地理位置有明显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早熟种玉米选育时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1供试材料1996年利用一批早熟优良自交系,组配成111个杂交组合。2试验地点试验…  相似文献   

15.
牧仁 《种子科技》2007,25(2):68-69
1品种选用在高蛋白玉米的高产栽培中,选用高产、优质、多抗的高蛋白玉米品种是前提。我国的育种家们已选育出一批不同胚乳类型的高蛋白玉米新品种,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生产上选用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高蛋白玉米品种应与生产上推广的优良普通玉米品种保持相近的产量水平、适应性和农艺性状;二是籽粒赖氨酸含量接近或达到0.4%;三是选用硬质、半硬质胚乳的高蛋白玉米品种,如中单9409、农大108等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产是当前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玉米产量的高低与其农艺性状尤其是产量构成因素有关,产量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性状间彼此关联,某一性状的改变必然导致其他性状的变化.因此,研究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相关性,对于减少玉米高产新品种选育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玉米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目的在于探索各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的相关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选育玉米高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春播早熟区玉米杂交种稳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年份区试中,玉米杂种间两种稳产性参数有相当大的差异;在不同年份区试中,有的杂交种两种稳产性参数无明显差异,有的则差异很大,说明这些杂交种在不同年份、气候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稳产性和适应性.杂交种通过连续三年区试之后,才能更好的评价其稳产性.杂交种的平均产量与其稳产性参数间的相关系数不显著(r(?)=0.0612,r(?)=-0.2933).杂交种稳产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特别是果穗性状变化相关联.在作物品种区域化试验中,这一分析方法似乎是育种工作者研究品种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2011年我地引进的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选择出农艺性状好、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玉米新品种,特安排这次引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8个参试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对各品种适应性、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的田间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酒9688中熟偏早,适应性强,产量为6837.0kg/hm^2,比对照品种临单211增产7.3%,适合我县海拔1800m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组配玉米强优势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16份自选玉米自交系按B.Griffing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60份玉米杂交组合,并对F1代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M 103[(PH 6 WC×PH 09B)×PH 6WC]和M 106[(PH 6WC×昌7-2)×PH 6WC]具有较高的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优势,有较大的利用价值;M 109(PH 6WC×京724)有较优的产量性状优势,可与具有优良穗位性状的自交系互补利用;综合性状较差的自交系为M 102[(PH 6 WC×PHGJ 4)×PH 6 WC]、M 104(PH 6WC×PH 09B)、M 105(PH 6WC×PHGJ 4)和M 108[(PH 6WC×C 8605-2)×PH 6WC],需改良后利用;其他供试自交系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