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D型肉毒毒素水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灭鼠制剂,不仅对高原鼠兔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不伤害鼠类天敌,对人、畜安全,同时减少了化学药品对草地的污染,因此,在草地鼠害治理中,推广应用这一新型生物灭鼠技术,对持续控制草地鼠害,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维护草地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鼠类在生态系统中属消费者,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常伴随有鼠害发生.故鼠害防治应以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把生物灭鼠、生态灭鼠、化学灭鼠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治理鼠害,恢复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白凤奎 《青海畜牧业》2004,(4):10-11,34
青海省草地鼠害防治工作始于5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从开始进行小面积防治试验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到综合防治,用生物毒素代替化学药品,采用鹰架招鹰控制害鼠密度,用鼠类开发药用资源的方法,拓宽了生物灭鼠的途径,有效控制了鼠害的繁衍,保护草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鼠类生态与鼠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类在生态系统中属消费者,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常伴随有鼠害发生。故鼠害防治应以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把生物灭鼠、生态灭鼠、化学灭鼠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治理鼠害,恢复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鼠虫害是我国草原上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它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造成草地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毁坏植被、传播疾病。灭鼠治虫是草原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采用D型肉毒素对东大梁荒山绿化项目区林间草地暴发的鼠害进行了灭治,防治率达到90%以上。通过合理投放此种药品,可使鼠害防治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情况下,取得降低成本和有效防治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草原灭鼠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连双 《内蒙古草业》1997,(4):44-45,11
额尔古纳市的草原面积为62.93公顷,近年来草原鼠害严重,经灭鼠试验。化学药剂中以磷化锌效果最好,杀灭率达97%左右,灭鼠后的草地与灭鼠前相比,每公顷天然草地鲜草产量提高750公斤,草原灭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采取实地调查,按主要生境,地形地貌和鼠害区域设置调查范围和调查点,利用每年春秋季灭鼠机会进行捕鼠,统计鼠种类及数量分布状况,研究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提出了县级草原鼠害区划原则、区划指标、区划系统和命名方法。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系统包括草原鼠害小区和鼠害草地2级,前者采用地形地貌+鼠害小区命名,后者用鼠害核心区地名+鼠害草地命名;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为4个鼠害小区,14个鼠害草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果洛州草地害鼠现状及其对草地危害的调查以及历年来灭鼠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果洛州鼠害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主要原因:(1)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害鼠导致天敌死亡;(2)草场退化造成鼠害大面积发生;(3)经济利益驱动导致鼠类天敌被捕杀,害鼠天敌逐年减少;(4)气候变暖使鼠害繁殖特性发生变化。因此,对果洛州今后害鼠防治提出如下建议:(1)生物防治是主要防治措施;(2)巩固、扫残是有效控制害鼠的重要保证;(3)生物生态防治是长期、彻底控制害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金昌市草地招鹰灭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鹰、鼠的食物链关系招鹰灭鼠,控制鼠类猖獗为害,是草地鼠害防治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蒲小鹏  师尚礼 《草业科学》2009,26(9):200-205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问题,为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空间。根据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的草地资源流转现状,分析了草地资源流转的意义和形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南泥沟村主要存在草地租赁、转包、转让、联户经营、代牧和草地互换等草地流转形式,但由于牧民素质、自然环境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该地区草地资源流转发展缓慢。针对当地现状,分别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加快良种化进程和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牧区困难户保障体系、扶持草业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总被引:45,自引:14,他引:31  
通过分析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方略。研究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西部草地退化的自然内营力,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是西部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变干是加速西部草地退化的辅助外营力;草地改良是轻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草地封育是中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措施,人工草地建植是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草地环境科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世界草地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草地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首次提出了精细草业的概念,论述了新时期我国草地管理的国家目标和草地环境科学发展的创新战略,并分析了我国在草地环境领域取得突破的机遇。旨在为今后我国制定草地环境领域的政策规划、研究方向及学科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重度退化草地经人工建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状况.以甘南州碌曲县典型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70%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30%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混播的方式,结合整地和施肥2种措施,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和草地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探寻适宜的人工建植方式.结果表...  相似文献   

15.
应用MODIS-NDVI对草原植被变化监测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邢旗  刘爱军  刘永志  高娃 《草地学报》2005,13(Z1):15-19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MODIS,进行草原植被专题信息的提取,同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分析2002、2003年5月30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根据其分级图,对天然草原植被长势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对引起草原植被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特别是由于禁牧、休牧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草地利用率低下。作者通过综合分析南方草地资源现状及目前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新型畜牧业生产模式,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增大草地的产品输出,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草原分类是草原科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为合理开发草原资源和有效保护草原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我国现有的草原分类体系仅从发生学单一维度确定各类草原的联系和区别,在生产和实践中很难从草原功能、权属、经营方向等维度实现精准管理。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草原工作从生产为主转向生态为主、从林草矛盾转向林草融合的需求,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草原分类工作需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形成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多维分类体系。本文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草原分类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借鉴我国林地多元化分类的框架体系,提出了我国草原多维分类体系的原则、方法和指标,构建了基于发生学、功能用途、产权属性、经营程度等四个维度的草原分类系统,不仅考虑了草原发生发展的气候、地形和土壤等自然属性,而且考虑了草原经营程度、功能用途和产权特征等社会经济属性,实现了各个分类系统的融合性和互补性,为新时期草原研究、保护、修复、利用、建设等分门别类的专项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为新时期草原资源和生态的综合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EVI植被指数的大尺度草地多源信息综合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国范围内采用MODIS EVI植被指数结合多源环境因子数据的方法实现对主要草地类型的划分.在借鉴第一次草地调查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草地分类方案,将我国的天然草地划分为9类.根据气候带分布状况划分我国的四大草地资源分区,在分区内进行草地分类.在分类中通过量化分析各草地类型增强型植被指教和高程、降水、积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TERRA/MODIS,结合地面调查数据,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地为研究区域,分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草原、荒漠草原四种代表性草地植被指数(MODIS-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以2002年4~10月旬度变化为例,较详尽地反映草地在其生长期内各个阶段植被指数的变化,进而反映生长状况;以2002年9月的NDVI合成数据为例,对植被指数分级,分析各个级别NDVI值域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反映各类草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张春辉  赵亮  赵新全 《草业学报》2023,32(3):212-223
草地具有保护地草地、放牧草地、栽培草地等草地类型多样性,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多样性,调节功能、供给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多样性。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概念,通过总结草地管理发展历程,提出新时代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这一框架凝练出草地类型多样性、生物资源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维持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创新了草地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的变革性利用技术以及地表信息精准测量及遥感反演、草地食草动物利用率精准计量和草地承载力核定、营养平衡草牧业生产、生态功能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技术体系;探究草地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多功能优化管理路径,维系草地多功能属性、保护草地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保护自然、服务人民和永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