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苏云金杆菌(简称B.T)颗粒剂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杀虫剂。1988~1990年在浙江省东阳、磐安等县春、秋玉米心叶末期,每亩用700克B·T颗粒剂撮心防治玉米螟,平均幼虫死亡率为97.7%,危害下降率为91.5%,校正防效达93.3%,累计推广面积5000多  相似文献   

2.
玉米螟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害虫, 2004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为 1706万亩( 1亩 =1/15公顷,下同),其中玉米螟发生面积达 5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 31.65%.一些地方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为 10%~ 20%,个别田块高达 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农户收入. 2003年广元市植保站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了"生物导弹 "防治玉米螟的生防新技术,通过在该市剑阁、苍溪等地试验表明,防效较好,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因此, 2004年四川省植保站在中江、简阳等 12个玉米主产县(市、区)应用该技术进行了防治玉米螟示范推广,以丰富玉米 IPM技术,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3.
旨在明确玉米品种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抗性及药剂防治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通过田间调查,分析27个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通过玉米大喇叭口期整株喷雾,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灌浆中期,供试27个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发病株率为58.33%~100%,平均91.42%;发病级别2.33~6.97,平均4.51。玉米蜡熟期所有供试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发病株率均为100%,平均发病级别6.89;玉米螟危害的被害株率23.33%~71.67%,平均45.74%;百株虫量20.00~88.33,平均51.94。大喇叭口期整株喷雾,供试11个药剂处理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较低,其中最低0%,最高10.57%,平均仅为5.37%。由此可见,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和玉米螟的抗性差异很大,且供试27个品种不同时期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强弱排序不同;大喇叭口期药剂整株喷雾防治玉米大斑病,供试11个药剂处理的田间防效均不理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1.5%辛硫磷GR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和对玉米的安全性开展示范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5%辛硫磷GR喇叭口撒施对玉米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口防效93.7%~98.7%,受害株率防效89.5%~94.7%,与对照药剂1.5%辛硫磷GR常规用量(有效成分140.625g/hm2)防效相当,且对玉米生长安全,是防治玉米螟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东方红3WX-280G型高杆喷雾机施药防治玉米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东方红3WX-280G型自走式高杆作物高杆喷雾机,喷施不同药剂进行玉米螟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6 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500g/hm2,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效果较为理想,平均防效达84.3%,挽回产量损失率为9.53%,可挽回玉米损失1 023.0kg/hm2。  相似文献   

6.
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亩用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30-40ml,加适量的水,拌细沙3-4kg(每株玉米1g),进行毒土丢心处理,对玉米螟有很好防效。应在我县玉米螟防治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普尊对玉米螟的防效,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农药普尊对玉米螟防效特高,持效期可达30d。在玉米螟严重发生时,只需在玉米心叶末期用药1次,即可控制玉米整个生育期中的螟害问题,即使错过了防治适期,在玉米红绒期用药,也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200多万亩以上,今年播种面积280万亩,玉米亩产500—750公斤。由于玉米面积扩大,重迎茬面积的增加,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越来越重。今年我市玉米螟发生面积150万亩,秋季百杆活虫数量在140-268之间,加权平均205,产量损失在4.04-8.21%之间,加权平均5.8%。今年省植保站为我市防治玉米螟投入14.7万亩物资,取得了很好防治效果,玉米螟防治面积累计16万亩。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7万亩,平均防效52.4%,百株幼虫数量在155-190头之间,加权平均172.5头,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为5.67%,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48.06万公斤,增加收入297.67万元,纯增收入282.9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0.3。DT-15P型投射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面积8万亩,平均防效64.9%,百  相似文献   

9.
进行新农药防治甘蔗螟虫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根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对甘蔗螟害枯心率防效较为稳定,75、90 kg/hm2处理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药后60 d防效仍达65.00%以上;3.6%杀虫双颗粒剂Ⅰ型、3.6%杀虫双颗粒剂Ⅱ型、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防效大体相当。因此,以上药剂均可用于甘蔗螟害枯心苗的防治,使用剂量以75~90 kg/hm2为宜,可根据田间螟害水平适量增减。而3.6%普通型杀虫双颗粒剂、8%巴丹.辛颗粒剂在试验中防效稍差,不宜用于甘蔗螟虫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10%二嗪磷颗粒剂对春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剂量,于春花生始花期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二嗪磷颗粒剂对花生蛴螬的最佳用量为750~1000g/667m2,平均防效达81.63%~91.41%.  相似文献   

11.
应用Bt制剂综合防治超甜玉米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苗期用2000U Bt悬浮剂200~400倍液防治菜青虫;用Bt复配制剂800~1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低龄幼虫,5~8d1次,防效可达90%以上。喇叭口期每公顷用Bt颗粒剂7.5~12.0kg防治玉米螟,可达一次用药、持久防治的目的。雄穗抽出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果实成熟后立即采收,以免受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经18.7%Quilt悬乳剂单用或与福戈混用试验,确定了18.7%Quilt悬乳剂(扬彩)70ml/亩单用,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玉米7.5叶)施用,药后12天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为100%;福戈+扬彩10+70ml/亩混用,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玉米14-15叶期)施用,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表现出较好的兼治作用,对玉米大斑病防效为31.6%,对玉米螟被害株率防效为71.49%。对玉米螟幼虫防效为100%。18.7%Quilt悬乳剂在试验剂量下增产明显,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害虫,2004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为l。706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其中玉米螟发生面积达5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1.65%。一些地方大面积平均被害株率为10%~20%,个别田块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农户收入。2003年广元市植保站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了“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生防新技术,通过在该市剑阁、苍溪等地试验表明,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颖壮)对宿根蔗甘蔗粉蚧的田间防治效果,在广西南宁和来宾2个蔗区采用撒施法,开展该杀虫剂不同剂量防治宿根蔗甘蔗粉蚧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颖壮)5 000和6 000 g/亩处理在2个试验点的为害株率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5 000 g/亩),为害株率防效大于84%;颖壮5 000和6 000 g/亩处理的虫口密度防效大于87%,且南宁试验点的虫口密度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结果表明,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颖壮)对宿根蔗甘蔗粉蚧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建议撒施2次,每次推荐用药量为5 000~6 000 g/亩。  相似文献   

15.
正1试验目的在玉米幼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等通过使用不同药剂,对玉米苗期的田间杂草、小喇叭口期地老虎、二点委夜蛾、大喇叭口期玉米螟等玉米常见草害虫害进行防治,调查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的增产效果。2供试药剂苗期:亩用22%安全烟.莠油悬浮剂200毫升小喇叭口期:亩用龙凤配10毫升大喇叭口期:亩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30毫升。3试验地点(共4个,每点20亩)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在广州番禺进行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制剂用量1 272 g(有效成分1 049.4 g)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到8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杀虫双颗粒剂和10%二嗪磷颗粒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甘蔗蛴螬的危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0%二嗪磷颗粒剂防治小地老虎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10%二嗪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效果,确定最佳剂量,进行了糯玉米地块防治小地老虎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二嗪磷颗粒剂对小地老虎的最佳用量为400~500 g/667 m2,药后7 d的防效达到89%左右,21 d时防效达到100%,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的危害、花白苗的发生和玉米秃尖,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三大主要因素。用圣农素防治玉米螟、花白苗和减少秃尖,是玉米超常规增产的新技术,一般可使玉米增产30%左右。一、防治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因玉米螟危害,一般使玉米减产17%左右。玉米螟用常规方法很难防治。采用以下配方有较好的防效,圣农素10克 毒赛耳10克 食盐50克,加水15公斤,在玉米螟发生初期喷洒,可以迅速杀死植株表面的螟虫等,药剂还可通过在植株体内传导,使钻进玉米茎秆内、玉米蕊内、玉米粒内的玉米螟和根部的地下害虫中毒而死。一般连喷3次,抽穗前从喇叭口喷药,…  相似文献   

19.
兰西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兰西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显著.卵寄生率为74.2%,平均防效为59.2%,玉米增产率为8.13%,产投比为4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证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剂对吉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药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按国家田间药效试验标准进行。[结果]不同施药方式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相当,但不同剂量防治效果差异明显,随剂量升高防效增大,施用量在36.0~56.25 ga.i./hm2,防效幅度为38.8%~95.2%。[结论]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兑水稀释后玉米茎叶喷雾,施用量36.0~48.0 ga.i./hm2;兑水量375.0 L/hm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GR可按1:50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施,施用量45.0 ga.i./hm2~56.25 ga.i./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