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家养林麝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3.
<正> 业已证明,钼镉环境污染,不但能引起水牛的铝镉中毒综合症,而且猪鸭鸡也受其危害,发生亚临床型慢性镉中毒。(耕牛镉中毒的病理学变化在1986年已作报道)。现将猪鸭鸡病理学变化所见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所采猪鸭鸡的病料(猪10头、麻鸭30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深对犬瘟热病理学损害的认识,为该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判定预后提供依据,对确诊为犬瘟热的水貂的主要脏器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病理学变化特征为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有淋巴细胞浸润;肝脏出血、瘀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肝细胞肿胀、坏死;脾脏出血,脾脏白髓体积缩小;肺脏出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结果表明:患貂出现了广泛的组织损伤,并伴随机体各器官明显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某养麝场的2只林麝1只鼻镜发生脓肿,另一只右颌下发生脓肿,对患脓肿病的林麝无菌采取其两处脓汁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化脓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yogenes)。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克林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6.
对9例冠状病毒性脑脊髓炎仔猪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本病是以脑脊髓软膜及实质的血管周围围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局灶性和弥散性增生为特征的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病变在端脑、脑干、脊髓和半月状神经节都有分布,以小脑、延脑和桥脑的病变最重。免疫器官的免疫细胞反应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存在的混合免疫。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7):94-96
以病死林麝的病变组织为材料,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观察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此病例为大肠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病理提示肺部主要特征为肺部萎缩、充血和炎细胞侵润为主。  相似文献   

8.
肝包虫病(Hydatid disease)又称肝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棘球蚴的童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致的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9.
鸡IBD病理组织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患猪链球菌病的猪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了解猪链球菌病的猪的器官病理学损伤规律,为阐明猪链球菌病的致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6月,四川养麝研究所马尔康养獐场的圈养林麝繁育核心群,有3只母麝产下了三胞胎,经人工哺乳补饲喂养,全部成活,且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的目的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工养殖成年林麝粪便中古菌的结构和组成,并对比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选取12只3岁健康的林麝依据性别分为雄性组(M组)和雌性组(F组),每组各6只。采集其新鲜粪便,提取DNA,用古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古菌16S rRNA的V4~V5区,用M i Seq 300 PE测序平台对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用QIIM E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从门到属的各级分类水平上,F组与M组古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M组和F组的组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16±0.03和0.27±0.06,组间为0.24±0.07,样品的相似度很高。林麝粪便中的古菌可以分为3个门,优势门为阔古细菌门(Euryarchaeota);在属水平上可以分为7个已知属,优势属为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其次为热裸单胞菌属(Thermogymnomonas)。结果提示,雄性和雌性林麝粪便中古菌的结构和组成都没有显著差异,Methanobrevibacter是林麝粪便中的优势古菌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发病林麝的症状观察、流行病学分析、触诊肿大部位、对病麝所流鼻涕的成分直接观察,以及鼻孔的透气性能,分泌物性状等,对该病做出初诊.细菌培养,结果表明:林麝喉头后侧的深部脓肿是由葡萄球菌引起.对该病采取手术的方法,在林麝副鼻窦处切开小孔,通过对孔内清洗及对鼻窦和鼻腔进行冲洗等方法,配合局部及全身用药,疗效可佳,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以圈养林麝为研究对象,采集发情期雄麝粪便,通过比较和评价高效液相色谱(HLP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林麝粪便睾酮检出效率;选择检测结果较好的方法对空气中放置不同时间的粪便睾酮水平、发情期睾酮水平、林麝交配质量和麝香分泌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均为林麝样本;对睾酮标准品进行检测,HPLC最低检测限为74ng/mL,ELISA试剂盒检测最低限度为10pg/mL。两种方法检测粪便样本,发现HPLC没有睾酮信号峰,而ELISA检测样本浓度为2.408ng/mL。ELISA检测粪便在空气中暴露0、2、4d睾酮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0d相比,6d的睾酮水平显著下降(P<0.05)。交配能力弱组与交配能力强组麝香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证明,HPLC适用于林麝粪便睾酮水平高于74ng/mL的检测;粪便于室温空气暴露6d,会显著影响粪便检测的睾酮水平(P<0.05)。因此,采集4d前的林麝粪便均可用于睾酮检测;林麝睾酮水平与交配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5.
林麝喉头后侧深部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症状观察、触诊肿大部位以及对肿大部位进行穿刺等方法,对林麝喉头后侧的深部脓肿进行诊断。细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林麝喉头后侧的深部脓肿主要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对该病主要采取手术切开与针头穿刺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配合局部及全身用药,疗效可佳,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围网养麝与圈养麝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提高林麝的科学饲养水平和养麝的经济效益 ,对上海崇明岛东平林场圈养和围网养林麝的行为、驯化程度及死亡率 3项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圈养和围网养麝的行为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圈养林麝的驯化程度高于围网养 (P <0 0 5 ) ;圈养林麝的死亡率高于围网养 (P <0 0 5 )。  相似文献   

17.
麝养殖场选择和圈舍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麝养殖场提出科学规范的选场、圈舍建设方案,通过多年对麝养殖圈舍布局和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拔、纬度、气温、植被等是选场的重要因素。场址及圈舍结构与养殖效果关系密切,建在海拔2600m以上的养麝场养殖效果差;建在海拔1200~1500m的养殖效果好,成体麝成活率达95%以上,比前者提高约20%,幼麝成活率达93%,比前者提高约23%。  相似文献   

18.
用獐子作受体进行林麝的胚胎移植试验。应用PMSG和PGF24诱导供体林麝和受体獐进行同期发情试验,供体林麝在发情配种后8~10天,手术法进行胚胎收集,结果表明,单独应用PMSG或PGF24使供体林麝与受体獐达到了预期同期发情效果,对2头林麝进行手术,发现卵巢上各有数枚黄体存在,在冲卵液中未检到胚胎。研究揭示,手术法可能是适合林麝的胚胎收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viral metagenomics)方法,本研究从95份林麝粪便样品中检测到1株新型圆环病毒样(Circovirus-like)病毒,经过拼接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毒株命名为ls-cyc.其基因组全长约3552 nt,GC含量39.00%,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即ORF1和ORF2.其中O...  相似文献   

20.
林麝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体况等级评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观察圈养林麝精神、毛色、呼吸、粪便、尿液等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繁殖和泌香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制定林麝体况等级评定标准,为林麝的疾病防治、繁殖和麝香分泌等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人工养麝技术水平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