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有毛亲本F80为母本,无毛突变体F80WM为父本杂交,配制F1、F2、BC1群体,通过对6世代群体有无刚毛特征的观察和统计分析,研究有刚毛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利用BSA法、SSR技术筛选与刚毛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黄瓜无毛性状是由1对核基因控制的稳定遗传的隐性性状,有刚毛相对于无毛为完全显性。通过BSA法和SSR分子标记,应用1 193对引物组合对无毛、有毛亲本进行筛选,筛选到了1个与黄瓜有毛性状相关的显性标记SSR01647。测序结果表明,片段长度为164 bp,在有毛个体中扩增出了164 bp的特异片段,具有13个TC重复序列,无毛个体中未扩增出条带。经组外其他F2单株验证发现鉴定结果符合率高达100%。该性状可以作为苗期遗传标记性状,在杂交育种和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个与黄瓜单性结实基因连锁的ISSR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单性结实特性是其重要的经济性状,选育单性结实品种是现代黄瓜育种中重要的目标性状之一.本实验以黄瓜单性结实品系EP-6和非单性结实品系ZR-2为亲本构建群体,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筛选与黄瓜单性结实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用65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其中引物N92在亲本和DNA池之间扩增出一条大小为850 bp多态性片段,经F2代群体135个单株验证,该片段稳定出现,在单性结实植株中表现为无带,在非单性结实植株中表现为有带,可以作为鉴别单性结实与非单性结实的标记引物.遗传连锁分析表明,该标记与单性结实基因连锁距离为18.9 cM,为黄瓜单性结实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亚洲百合无花粉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筛选与该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实现分子辅助选择。本研究以无花粉与有花粉亚洲百合杂交创制的F1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BSA法,对亚洲百合无花粉性状进行SRAP标记分析。在无花粉基因池和有花粉基因池之间共筛选了108对SRAP引物组合,获得了1对在两基因池间扩增存在显著差异的引物组合EM2/ME3,并成功对两基因池间扩增出的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得到了该片段375 bp的碱基序列,并将该特异标记命名为E2M3-375。  相似文献   

4.
与黄瓜抗黑星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黄瓜抗黑星病母本Q6和感黑星病父本F51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和SSR技术建立了对黑星病的抗病组和感病组,SSR引物CSWCTT02D在抗感组间表现多态性,且呈共显性.经162个F2单株验证,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中分别仅扩增出246 bp和256 bp的特异片段,而在中间类型个体中同时扩增出了两个特异片段.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该标记与黄瓜黑星病抗病相关基因紧密连锁,距离为3.1 cM.测序结果显示,两个片段的差异在于10个碱基的插入或缺失.  相似文献   

5.
山西冬小麦品种Waxy蛋白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析了山西100份小麦品种(系)Waxy蛋白的缺失类型,筛选出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材料8份。利用2个STS标记和1个SSR标记对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进行鉴定,验证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Wx-7A位点的STS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1条450 bp的特异带,而在缺失Wx-A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扩增出1条327 bp的特异带;Wx-4A位点的STS引物在野生型中扩增出1条440 bp的特异带,缺失Wx-B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该扩增片段;Wx-7A,Wx-7D位点的SSR引物在野生型中分别扩增出1条265 bp和1条204 bp的特异带,在缺失Wx-A1和Wx-D1蛋白亚基的突变材料中没有扩增出该特异带。这3个标记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6.
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黄瓜抗枯萎病亲本WIS2757和感枯萎病亲本津研2号及其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运用RAPD技术,利用780条RAPD引物对抗、感亲本进行筛选,其中有113条引物在两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但仅有引物S49在两组间多态性标记与亲本的多态性标记相同。经F2单株分析,引物S49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WIS2757抗黄瓜枯萎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14 cM。DNA标记条带大约为300 bp,定名为S49-300。  相似文献   

7.
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RAPD技术,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小麦种质贵农775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其中有一个引物S2018在抗病亲本贵农775和抗病材料中扩增出了特异的DNA片段,而在感病材料和感病亲本丰产3号中没有扩增出同样的DNA片段。此片段长度约为880 bp。用F2分离群体(106株植株)进行遗传连锁性分析,引物S20188  相似文献   

8.
使用与南瓜类型砧木(“壮士”)嫁接亲和性差异明显的两个甜瓜自交系(85-1和B717)为亲本,配制F2∶3家系群体;利用BSA法构建亲和性优差池,结合PCR技术筛选与嫁接亲和性有关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使用葫芦科遗传连锁图谱上发表的750对SSR、SRAP和AFLP等分子标记引物扩增,最终筛选出在两个甜瓜材料之间具有多态性的382对引物,其中9对引物分别在嫁接亲和性优差DNA池中扩增出差异性片段.将这些标记用于F2群体的扩增,计算标记与嫁接亲和性遗传连锁距离,两对SSR引物CMN-0616和M103与嫁接亲和性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7.6 cm和9.3 cm.这2对引物有望成为鉴定甜瓜嫁接亲和性的辅助引物,从而将嫁接亲和性差异材料从分子角度区别开来,为甜瓜嫁接接穗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抗、染根肿病F_2群体构建大白菜AFLP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易感染根肿病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自交系94SK和抗根肿病的CR Shinki DH系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并选择一株F1植株进行自交,构建了F2作图群体.利用扩增出与根肿病抗性基因CRb连锁标记的17对AFLP引物组合Pst+GNN/Mse+CNN构建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这些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22个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的AFLP标记.应用其中6个与CRb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成的SCAR标记和清晰可见的大于100 bp的211个AFLP标记构建了一张包含179个标记位点、10个连锁群、覆盖长度为576 cM,平均图距3.3 cM的遗传图谱.抗根肿病基因CRb定位在第一条连锁群9 cM的范围内.研究表明,利用Pst/Mse Ⅰ和EcoR Ⅰ/Mse Ⅰ引物组合以及其他分子标记类型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有效减少遗传图谱中聚集和间隙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该图谱的构建对在基因组范围内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MV)基因的I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Copicum annuum L.)抗黄瓜花叶病毒(CMV)一直是辣椒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本研究以辣椒抗CMV品种VC16a和感CMV品种SS69杂交的F2群体60个单株材料,通过人工接种鉴定,采用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分别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BSA法筛选了40条ISSR引物,其中引物I-34在抗感病池中扩增出450 bp多态性片段,通过F2单株验证后证明I-34450与抗CMV基因紧密连锁,其遗传距离为27.3 cM,为辣椒抗CMV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的质量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的淡红叶性状与当日红花性状的质量遗传规律,结果显示,淡红叶性状是受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连锁分析表明:淡红叶性状与当日红花性状完全连锁,是受同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淡红叶与棕絮性状符合两对性状完全独立分离规律,不存在连锁遗传关系。等位性测定显示,淡红叶性状与经典红叶性状杂交后代,符合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独立分离理论比例,表明控制亚红株突变的基因与控制经典红叶的R1基因不在同一基因位点。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推定陆地棉亚红株突变是一个新的质量突变性状,暂将它的基因符号定为R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子叶紫色辣椒子叶叶色的遗传行为和作为标记性状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选用1个子叶绿色辣椒和1个子叶紫色辣椒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并构建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F2、B1和B2),研究其子叶颜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子叶绿色与紫色受2对核基因控制,绿色对紫色为显性,且存在互补效应。子叶紫色辣椒是研究辣椒性状遗传与变异的好材料,同时也可作为指示性状鉴定杂种纯度。  相似文献   

13.
‘心里美’萝卜皮色、肉色的遗传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萝卜和‘心里美’萝卜为试验试材配制杂交组合,用比色板对萝卜皮色和肉色进行比色分级,通过P1、P2、F1、B1C1F1、B2C1F1和F26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心里美’萝卜皮色和肉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性状的分离世代B1C1F1、B2C1F1、F2均成单峰偏态分布,说明‘心里美’萝卜皮色和肉色为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个性状的遗传均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模型);皮肉色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分别为93.64%和88.19%,多基因遗传率较低,分别为2.74%和0。对‘心里美’萝卜皮色、肉色的选择在早期世代进行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淡绿叶标记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及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华  薛庆中  田振涛 《作物学报》2005,31(4):438-443
以2个淡绿叶色标记的粳稻光温敏核不育系(TS1、TS3)和4个正常叶色可育系杂交,对其F2、F3群体进行叶色和育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淡绿叶遗传受2对基因控制,其中1对基因对另1对基因有抑制作用;不育性的遗传由2对主效基因及一些微效多基因共同影响;控制叶色和育性的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应用累积分布曲线基因分析方法证明TS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相关基因的cDNA-SRAP差异显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寻甘蓝型油菜黄黑籽之间的种皮色泽表达差异的分子基础,探索cDNA-SRAP差异显示的可行性,选用培育7年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根据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了种子的RNA混合池,利用cDNA-SRAP法进行了差异显示研究。996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出2 100条带,2次扩增重复率为65.2%,其中在黄黑籽材料之间重复稳定出现的差异片段有12条,长度在100~300 bp之间。选择其中7条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发现2个片段分别与拟南芥的NAD+ADP核糖转移酶及小肽转移蛋白3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利用SRAP方法可以对甘蓝型油菜cDNA混合池进行差异显示研究,2条差异片段可能与甘蓝型油菜的种皮色泽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Chlorophyll-deficiency mutants are useful as genetic markers and as materials for studying the photosynthesis process. We characterize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gene controlling an opaque leaf (OL) trait in mungbean (Vigna radiata (L.) Wilczek). An F2 population was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OL mutant and ‘Berken’, an Australian mungbean cultivar, to study inheritance and molecular tagging. The population was advanced by selfing to produce F5 lines from which two normal lines and two OL lines were randomly chosen to study chlorophyll content, se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seed cell morphology.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opaque leaf was lower than normal and thus was expected to have lower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This resulted in yellowish and shrinking pods and seeds within 15 days after flowering, while those from normal plants extended their growth up to 18 days. The cotyledon transfer cells of the OL plants deformed at 12 days and deteriorated at 14 days after flowering. The OL trait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ol gene which was independent from the genes controlling petiole color and growth habit. We used 193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to tag this gene and found that the marker AGG/ATA was linked with the ol gene at a distance of 3.4 cM.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甜瓜皮色性状的遗传规律,定位目标性状关联的遗传位点,选用黄皮材料B432 和绿皮材料B168、B421 为亲本,构建6 世代遗传群体(P1、P2、F1、F2、BC1P1、BC1P2),用于分析甜瓜皮色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时,利用BSA-seq 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定位控制甜瓜皮色的基因。结果表明,甜瓜皮色由2对基因控制,其中绿色对白色具有显性上位性效应,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同时,将皮色相关基因分别定位于4 号染色体和10 号染色体的0.02~5.7 Mb和0.08~9.5 Mb区间。试验初步定位了控制甜瓜皮色的基因,为后续进行基因精细定位提供依据,为开展甜瓜皮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的白花性状是一种有用的指示性状,本研究以甘蓝型白花油菜及其分离群体为材料,对甘蓝型油菜的白花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白花性状受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利用集团分离法(BSA)对白花基因进行AFLP分析,在256对AFLP引物中共获得6个与白花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EA11MC04与EA12MC01为基因两侧最近的分子标记,其遗传距离分别为0.8,1.0 cM。  相似文献   

19.
萝卜抽薹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对萝卜抽薹基因相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进行研究,获得两个与萝卜耐抽薹基因相连锁的AFLP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14.6 cM和9.1 cM.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标记ACG-CAG(123 bp)与拟南芥中锌指蛋白3(zinc finger protein 3,ZFP3)的cDNA同源性为89%,期望值为6e-23;标记ACT-CTG(175 bp)与拟南芥中的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AtRE1基因的同源性为83%,期望值为4e-42.并将其中一个标记转化为简单易行的SCAR标记,遗传距离为7.5 cM.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花色的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别以舌状花黄色和白色的观赏向日葵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F1自交,获得F2花色分离群体,分析2个群体后代花色及柱头色分离情况,并对株高、盘径、叶片数、舌状花瓣数、分枝数、柱头色及舌状花瓣色等7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个群体杂交后代F1舌状花均为黄色,F2均分离出4种花色,表明亲本黄色由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F1的柱头均为紫色,F2分离出绿色和紫色,分离比例约为1:3,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柱头紫色是由独立等位基因控制的,属于质量性状,柱头紫色对绿色是完全显性;2个群体中超亲分离现象一致,其中分枝数和叶片数高于亲本范围,舌状花瓣数低于亲本范围,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在中亲优势分析中,YW比WY群体中亲优势明显;F2性状相关性表现基本一致,株高与花瓣数、分枝数和叶片数,盘径与花瓣数和分枝数,花瓣数与叶片数和分枝数,分枝数与叶片数,花色与柱头色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通过对不同花色杂交后代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探讨,为观赏向日葵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