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磷酸二氢钾在东港市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次施用促早熟可提早3~4 d,千粒重提高1 g左右,增产3.80%~4.55%,2次施用提前成熟5~9 d,结实率提高0.72~1.62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1 g左右,增产幅度6.81%~9.29%,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4年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杂交晚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26~131 d,均适合上杭县生态条件种植,其中广8优673、赣优673、福龙两优1031比对照宜优673长2 d;安优18、中浙优86比宜优673对照长1 d;有4个新品种比对照宜优673增产,增产幅度在1.23%~9.83%,最高产量为广8优673,比对照宜优673增产9.83%,其次是安优18,比对照宜优673增产6.32%。  相似文献   

3.
戊唑醇与羟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03年,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前2,3 d和接种后2,3,5 d喷施三唑类杀菌剂,与接种未喷药对照相比,戊唑醇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6.47%~78.67%,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64.19%~81.39%,增产10.81%~21.15%;羟菌唑可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减少74.64%~82.06%,籽粒中毒素含量减少42.43%~88.01%,增产11.01%~13.35%;大田示范试验中,处理区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比对照区平均减少91.92%;对照药剂多菌灵与利德隆对小麦赤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不同有机肥料在小麦上应用的实际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比空白对照明显增加,比常规对照略增,产量比空白对照增产1 6 2.1%~1 8 9.7%,比常规对照增产-1.3%~+9.1%。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超级稻高产栽培防倒伏有效技术途径,进行了超级稻喷施立丰灵防倒伏试验。结果表明,在拨节前7 d,喷施立丰灵对超级稻植株具有缩短基部节间,矮化植株高度,改善株型,防止倒伏,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的作用。每亩喷施5%立丰灵EB 60~40 g的处理,平均株高比空白对照矮13.2~9.9 cm,第2和第1节节间距比空白对照缩短1.5~0.9 cm,减少倒伏面积71.2%~25.3%,增产效果较好,亩比空白对照增产11.59%~7.39%,经济效益显著,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春马铃薯地膜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春马铃薯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打孔平墒覆膜种植出苗期比对照提前4~6 d,成熟期比对照提前11~13 d,其他处理对出苗期、成熟期等性状影响不大;高垄双行打孔膜覆膜种植和平墒打孔膜覆膜种植效果好,产量分别为36 961.6、35 620.3 kg/hm2,比对照不覆膜平墒种植增产24.6%和20.1%;比对照不覆膜高垄双行种植增产8.5%和4.6%。  相似文献   

7.
试验通过喷施满穗防病与常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施满穗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效达96.2%~98.6%,能促进水稻提早成熟4~5d,比对照增产4.6%~10.3%。  相似文献   

8.
以冬小麦"小偃60"为试验品种,研究微生物肥料地福来对其增产增收效用。结果表明,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料促进了小麦生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的有效分蘖数和千粒重,比对照增产3.8%~9.5%,产投比为1.03~1.71。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旱作麦区集蓄雨水的转化利用,以深层防堵渗灌系统和旱地小麦‘运旱6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012—2017年5个小麦季限量补水渗灌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补水渗灌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补水渗灌处理比对照增产47.5%~478.0%,补水渗灌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年型补水渗灌处理的耗水量都大于对照,水分利用率较对照提高2.6~8.1 kg/(hm2?mm),提高了15.0%~245.5%,灌溉效率5.7~9.4 kg/(hm2?mm),干旱年型水分利用率、灌溉效率提高幅度最大。以5年平均产量和小麦价格2.36元/kg计算,补水渗灌纯收益6849元/hm2,比对照提高117.4%。深层防堵渗灌系统在旱地小麦上节水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17年3~7月,笔者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开展了水稻早造上施用"AGROTAIN■氮稳定剂"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基肥减施0~20%尿素配合施用AGROTAIN■氮稳定剂水稻旗叶长增加3.0%~4.4%,结实率提高1.0%~1.6%,穗数增加1.1%~5.6%,穗粒数1.4%~4.0%,千粒重增加1.0%~3.1%,亩增产4.5%~8.6%,氮肥利用率提高5.75%~7.65%,亩增产值59.8~114.2元,肥料投入产出比提高0.2~0.6,达到减施氮肥不减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2-2013年度小麦宽幅精播试验示范,宽幅精播与常规播种相比,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增加,增产幅度为7.4%~11.0%;2013-2014年不同播幅优选试验中,行距30 cm、播幅10~12 cm处理比行距23 cm、播幅6~8 cm处理增产4.3%,在实际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小麦花后喷施阿卡迪安海藻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花后喷施海藻精2~3次,能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较喷清水增产4.86%~11.93%,喷225g/hm~2以上比磷酸二氢钾增产4%~5%。  相似文献   

13.
沼渣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沼渣在山西省临猗县棉花上的肥效。结果表明:棉花基施沼渣、猪粪能够改善棉花的生物学性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增厚增大、光合作用增强、脱铃率降低、铃重和衣分增加,为提高产量打下了基础。基施沼渣3.0万kg/hm2,比对照增产27.4%~27.9%;基施沼渣1.5万kg/hm2,比对照增产6.8%~10.4%。  相似文献   

14.
腐植酸叶面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喷施“天露”腐植酸叶面肥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产品能明显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其中,菜心喷施腐植酸叶面肥后,比常规管理增产6.8%~14.6%,比清水对照增产10.0%~16.2%;苦瓜喷施腐植酸叶面肥后,比常规管理增产15.9%~21.7%,比清水对照增产14.2%~18.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2000~2001年度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安庆点生产试验表明:97079单产2 505 kg/hm2,居第1位,较CK增产8.79%,增产潜力大,抗病毒病、抗冻,但移栽抗倒不强;阜105,单产2 343 kg/hm2,较对照增产1.75%,居第2位,抗病毒病、抗冻、移栽抗倒较好,有增产潜力,千粒重居最高;中油821居第3位;91-1居第4位,较对照减产9.2%.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花2优3301、花优218、天优596产量高,亩产量分别为598.6 kg、559.3 kg、543.7 kg,比对照品种T55优627分别增产84.5 kg、45.2 kg、29.6 kg,增产16.44%、8.79%、5.7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25~127 d),综合农艺性状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武平县中低产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调环酸钙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不同剂量的5%调环酸钙EA分别对豫麦035和周麦2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前7~10d施用5%调环酸钙EA 40~160g/667m2,可矮化植株高度,降低节间长度、增加茎粗,提高光合速率、千粒重和增加产量。其中,施用5%调环酸钙EA 160g/667m2的产量最高,豫麦035和周麦22的籽粒产量分别达630.52kg/667m2和583.57kg/667m2,较对照(CK)分别增产12.70%和10.26%。5%调环酸钙EA对小麦安全有效,无药害,可在小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阜新地区试种山东省花育系列花生品种7个。结果表明,有5个品种表现高产、抗病、不早衰活秧成熟。亩产荚果259.6~377.14 kg,比对照亩增产荚果48.21~112.26 kg,增产幅度18.2%~42.4%。生育期138~140 d,属于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小区试验的方法,探索美圆硼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美圆硼比对照每667m2增产35.34~63.35 kg,增产率为15.7%~25.1%,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用吡虫啉225~480 g拌100 kg小麦种,可有效地控制小麦全生育期麦蚜的危害,持效期长达7个月。在小麦发生始盛期至高峰期,防治效果达91.38%~99.52%。小麦的千粒重、单穗重、小区产量均较高,千粒重提高了9.41%~13.41%,小麦增产37.36%~48.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