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超级稻新组合培S/E32和培S/9311栽培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品种,其次为插植规格和钾肥,氮肥次之.最佳处理组成方式为品种培S/E32,规格6×4寸,每亩施纯氮、氧化钾各15公斤.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培敌64S/9311和培敌64S/E32进行了示范,全县15个点共10.1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288kg/hm^2,其中6.8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563kg/hm^2,比Ⅱ优58等当地推广品种增产38.9%~39.4%。对该两组合提出了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氮素对超级稻的产量及各种性状有重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量的处理中,差异显著,在中等地力条件下每667m^2施氮10-18kg,超级稻的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产量等因素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用18kg/667m^2氮素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46.4%。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把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主要生产特性,2018 年早 晚两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在高氮肥条件下进行超级稻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方法】试验选择 6 个 超级稻品种,按照高氮肥素施肥水平下一般大田生产管理的方法。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按常 规测量农艺性状的方法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 10 个单株获取数据,以 Microsoft Excel 进行数据整理,用 DPS 数 据处理系统 V17.10 高级版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总生物量与生育期正相关(r=0.701),生育期越长品种 (五优 308, 144 d)的总生物量越高(4 104 kg)。各性状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佳回归方程及适应造别分别为: 生育期 Y1=-141.952+2.18182X(五优 308,早晚季),最高苗数 Y4=-0.8974+1.07865X(合美占,早晚季), 株高 Y3=-40.7206+1.42857X(金农丝苗,早晚季),有效穗数 Y3=10.8786+0.58983X(金农丝苗,早晚季), Y5=5.3751+0.81356X(玉香油占,早晚季);每穗总粒数 Y6=57.5266+0.91591X(桂农占,早晚季),千粒重 Y1=32.0460-0.28571X(五优 308,早晚季)。【结论】超级稻品种(组合)适合在高氮肥施用的条件下进行高 产创建活动。对合适的品种在合适的季节,高氮肥施用可以发挥出最高的产量水平,如桂农占在华南晚季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开展超级稻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稳定通过10℃左右时,利用尼龙覆盖防寒育秧,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改善群体质量,协调好穗、粒关系,显著提高稻谷产量;并能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温305为例,进行早稻直播、手插、机插等不同栽培方式处理试验,比较其生长动态和产量等特性.结果表明:直播在最高苗数、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优于手工移栽;不同机插密度产量差异较大,12cm×30cm密度机插处理经济性状和产量最优,在早稻推广机插时可以参照此密度。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天优998强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天优998强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栽培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6%~21%,插植规格25cm×25cm较30cm×30cm有效穗多且较易获得高产,晚造种植较早造种植增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8.
以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连粳7号、淮稻9号,以及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武运粳27、南粳9108为示范品种,开展了超级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通过配套技术运用和生产数据记载结果,对其进行了调查总结,为水稻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高产栽培试验与示范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建文  蔡秋萍  曾昭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07-108,110
介绍了4个超级中稻在江西遂川示范推广的高产关键技术,分析了超级中稻的试验示范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肥、钾肥、插秧密度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插秧密度,最后为钾肥;同时采用频数分析法获得产量最优栽培方案.氮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与氮肥呈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和氮肥与直链淀粉含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胶稠度会随着施肥量和密度增加而下降.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都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胶稠度是直接和间接影响食味评分的最主要因子.因此在最优方案内,应尽量降低肥料和密度来提高稻米的食味评分.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稻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从干物质生产、养分吸收规律、库容特性、光合特征、灌浆特性、根系特征等超高产栽培技术理论,阐述了超级杂交稻的生理特性和生态特性以及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并针对生产上制约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今后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广占63S/1128,在龙山县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13.142 t/hm2,其中丘块试验田突破了13.50 t/hm2,达到了我国超级稻第3期产量目标。从旱育壮秧、规格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灌水、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人均占地面积少、粮食缺口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兴宁市推广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并简单分析了近年来兴宁市在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示范方面取得的成效,最后对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单的总结,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兴宁市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是目前兴宁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植区域及品种选择、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兴宁市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其进一步扩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秧苗特性是超级稻品种产量形成的首要环节,为了解超级稻品种的苗期特征特性,2010年中季和2011晚季分别对福建省育成的4个超级稻品种的秧苗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干物质积累的因子进行了位序分析。结果表明:中季种植下各材料在苗高、单株茎数和叶龄等方面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在晚季种植下各品种在性状间差异则不明显。中季种植超级稻应选叶龄大的,叶鞘基部稍宽的,苗高和单株茎数适中的植株,而晚季则要挑选秧苗高的,叶鞘基部稍宽的,叶龄和每株茎数适中的植株。研究初步认为中季超级稻选育指标为叶龄4.67~5.07,叶鞘基部宽6.70~6.82 mm,苗高33.53~35.13 cm,每株茎数1.1~1.8;晚季选育指标苗高43.90~48.06 cm,叶鞘基部宽6.3~7.3 mm,叶龄7.76~8.10,每株茎数1.6~2.0。  相似文献   

17.
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水稻产量>12t/hm^2,颖花量应>5万朵/m^2,结实率>80%,千粒重26~28g。超高产群体的特征为:茎蘖苗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到预期穗数,茎蘖成穗率>80%;冠层叶片挺立,抽穗期叶面积指数7.8~8.8,有效叶面积比例>95%,高效叶面积比例75%~80%;粒叶比[颖花/叶(cm^2)]>0.6;全生育期光合势>550m^2·d/m^2,抽穗至成熟的光合势>230m^2·d/m^2;成熟期总干重23~28t/hm^2,其中抽穗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质占总干重的35%~40%,收获指数>0.51;抽穗期根冠比为0.25~0.29,单茎根系伤流量为210~245mg/h。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按叶龄期控制土壤水分的旱育壮秧培育技术;实地实时因种施肥技术;控制低限土壤水势全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0,自引:6,他引:50  
【目的】探索超级稻群体库容形成及其构成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构成及特征。【结果】 (1)不同试点的超级稻品种均显著或极显著比对照增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培育大穗是超级稻扩大库容量、增加颖花量的主要途径,而增穗并不能扩增群体总颖花量。(2)大穗是通过两种途径协调实现的:一是增加一次枝梗数及其上的平均着粒数,二是增加二次枝梗数但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 其中增加二次枝梗数及其总粒数是主要的; 超级稻在一、二次枝梗数增加的同时,通过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而增加一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优化颖花分布,提高全穗结实率而增加单穗籽粒重; 超级稻单穗重达4.0 g 以上, 平均比对照增重10.9% 。(3)超级稻产量潜力高,最大库容达870 kg/667m2,显著高于对照,平均增幅近10%;但最高库容有效充实度在品种间、试点间变化较大,并无稳定优势,平均为80.3%,略低于对照,故因种因地栽培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关键。【结论】超级稻在稳定适宜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增加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及其平均着粒数来增大穗型,通过优化一、二次枝梗上颖花分布来提高结实率从而增加单穗重。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两优培九的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对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杂交稻汕优63的株型特征、农艺性状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单产显著高于汕优63,主要原因是前者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多、结实率高、功能叶的叶面积和比叶重大、光合产物的积累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超级稻优势和增产潜力、机械化育插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单季超级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单季超级稻机械化育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