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副猪嗜血杆菌(HPS)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条件性致病菌,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了猪的健康。该病的发生常常是与其他细菌或病毒协同作用而致。特别是当猪群在断奶、转群、混群、运输、寒冷、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条件下,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更为严重,给养殖场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从2周龄到4月龄的猪均易感,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HPS是猪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都有,甚至是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迅速崛起,部分中小型猪场的生物安全和管理不到位,疫苗使用不合理,免疫程序不科学等原因,导致有些疾病在猪场泛滥,久治不愈。猪圆环病毒2型、支原体、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对猪场危害较大。其中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到这种细菌时后果会相当严重,全国各地猪场中均有发现,经济损失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许多养猪场出现一种以体温升高,温度在40℃以上,食欲不佳,精神沉郁,皮肤潮红,被毛粗乱;有的出现关节肿胀、疼痛、起立困难、跛行。在驱赶时患病猪尖叫侧卧或颤抖,有的共济失调。患猪逐渐消瘦,站立吃食或喝水时连声咳咳嗽,鼻孔周围有脓性分泌物,同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呼吸频率加快,脉搏加快,节律不齐,可视黏膜发绀,最后,窒息死亡。曾经有多个乡村兽医分别误诊为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猪附红细胞体病和链球菌病并按他们诊断治疗,结果无效。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病 (HPS) 又称猪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引起猪的一种以关节炎、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性病变的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主要危害2~8周龄的保育仔猪、哺乳仔猪和生长猪, 也是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给...  相似文献   

5.
猪副嗜血杆菌病(HPS)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育肥猪养殖中有极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到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从病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综合阐述,同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长期寄生于猪呼吸道表面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感染猪只发生全身多发性纤维素浆膜炎、腹膜炎以及关节炎,后期还伴有肺炎的发生。国内流行菌株呈现复杂的血清型和严重的耐药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和针对该病流行时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目前困惑我国一些规模养猪场乃至中小型养猪场的重大生猪疫病之一。鉴于目前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具有病源分布广泛,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养猪场务必应根据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最有可能入侵的途径而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异地引种与流通频繁,以及各种应激因素增多,免疫抑制率较高,导致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呈高发态势,对仔猪群健康危害日趋严重。因此,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应激因素,增强自身抵抗力,防止其他病毒、细菌的混合、继发或诱发感染,对于控制该病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也称革拉泽氏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有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威胁的地区,更容易发生。以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1流行特点(1)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菌株致病力有较大差异,交叉免疫力交叉。因此,疫  相似文献   

10.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哺乳阶段、保育阶段猪群高发的一种典型应激性疾病,主要危害4~8周龄的断奶仔猪,10周龄以后感染通常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HPS)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又称猪格拉瑟病(Glasser′s disease),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在一定的因素影响下会激发为致病菌,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此菌只感染猪,感染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呼吸系统传播,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从断  相似文献   

12.
1 病原学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副猪嗜血杆菌,属于巴斯德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该菌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黏膜,构成了正常的菌群,常常可以从猪的各种病灶和分泌物中分离出来.副猪嗜血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在干燥的环境下很容易死亡,用常用的普通消毒剂都容易杀灭.该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阿莫西林、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混合感染现象普遍,而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育成舍,使猪群的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如东的生猪养殖逐渐由每家每户10几头的散养模式向200多头的小型规模场发展。生产的发展同时带来疫病的多样化。在养殖密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如东养猪生产的典型性细菌病。笔者根据大量的基层临床实践,从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基层疫病防控有所帮助。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致病猪发生咳嗽、呼吸困难、破行等症状为主的一类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4年以来,随着福建省政府逐年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对养猪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全省广大农村家庭生猪散养户数量急剧萎缩,规模养猪场相对增多,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逐年得到加强,动物疫病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可见于2周龄~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8周龄的保育猪。临诊上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关节  相似文献   

1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是现代养猪场比较常见但又很难根除的一种疾病。以断奶仔猪多见发病率一般在10%~15%。近几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且易与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新特点1.1发病率、致死率增高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仔猪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8.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Glasser’sDisease),是由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猪只免疫功能下降时,猪副嗜血杆菌趁虚而入,主要以关节肿胀、疼痛、呼吸困难、胸膜和腹膜发生炎症为特征。该病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特点副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美兰染色呈两极着色特征,形态多变,呈丛状、球杆状或长丝状的多形态,无鞭毛和芽孢,通常有荚膜。有15个以上的血清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