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进而引起绵羊急性中毒的一类疾病,由于剖检时可见肾脏失去硬度象脑髓软化,软如面团,切开如污泥状,故又称"软肾病"。  相似文献   

2.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主要特征为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由于肾脏软化如泥,所以又称为软肾病.本病的发生是主要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称"过食症",该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生长繁殖所产生毒素所致,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死后的肾脏如软泥样,故称之"软肾病"。近期该病在陕西、河南等地陆续发生导致羊只大批死亡。另外2014年春季呈在吉林等地区发生,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是由英国人Wclchii等于1892年首先从一具腐败的人类尸体中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由于该病死后的肾脏如软泥样,故称之"软肾病"。通常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羊经消化道而发生内源性感染。该病多发于夏初至秋末。以绵羊为多,山羊较少。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  相似文献   

6.
<正>羊肠毒血症(即软肾病,俗称血肠子病)是畜牧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非接触性的羊传染性疫病,其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可侵害不同年龄段的羊,尤其以侵害青壮年羊为主,侵入机体后快速在肠道产生毒素引起羊只中毒死亡。羊肠毒血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羊腹泻、惊厥、麻痹、突然死亡,典型的剖检病理变化是肾脏软化。羊肠毒血症对养羊业危害极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羊肠毒血症病原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即魏氏梭菌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绵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所引起。死后肾脏变软,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1982年秋末冬初,肇东、肇州两县部分公社发生了羊肠毒血症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临床也称"类快疫"。由于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且不易  相似文献   

9.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  相似文献   

10.
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羊群大批死亡、损失惨重,危害性极大,所以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该病以急死,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  相似文献   

11.
<正>1梭菌病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正>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为魏氏梭菌,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常称"软肾病"、"类快疫"。1流行病学主要发生于绵羊,尤其1岁左右和肥胖的羊发病较多;山羊发病较少。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常发生于春末至秋  相似文献   

14.
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  相似文献   

15.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俗称"软肾"、"过食病"等.  相似文献   

16.
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黏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此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羊业的  相似文献   

17.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羊急性传染病.   ……  相似文献   

18.
<正>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该病又常被叫做"软肾病"。  相似文献   

19.
<正>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过食病、类快疫,俗称血肠子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病原与传染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中的D型,是粗大的厌气性大杆菌,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不能运动。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中常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及病羊消化道和粪便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各种年龄的羊均可发生,但发病较多为两岁以下的幼龄羊,  相似文献   

20.
正羊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该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1流行病学D型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羊只采食被病原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便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