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体外培养和豚鼠试验两个方法,筛选对奶牛附红细胞体较为敏感的药物。选取贝尼尔、咪唑苯脲、盐酸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四种药物,用牛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作为敏感药物筛选的载体,进行体外敏感药物筛选试验;用牛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液感染健康豚鼠,感染率大于90%后,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最为敏感药物是盐酸多西环素。  相似文献   

2.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与奶牛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附红细胞体病能否引起奶牛流产的文献报道,有的认为能够引起孕牛流产,有的认为可能会引起孕牛流产。笔者通过工作积累和对两者关系的调查,认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能够引起孕牛流产,特别是高温季节较长的南方地区。广州某奶牛场由于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奶牛流产率高达15%以上。现将附红细胞体病与奶牛流产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隐性感染率极高,此病不仅在应激反应时会暴发,而且会与其他疾病并发,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相同。笔者在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进行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试验,选用贝尼尔、磷酸伯胺喹啉、土霉素3种药物,对30头附红细胞体阳性奶牛进行治疗试验比较,以便筛选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及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方法 为调查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选取748 头奶牛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为10.03%,其中,泌乳牛阳性率最高,为13.02%,青年牛次之,为10.20%,犊牛最低,为5.91%,7、8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14.55%、14.28%,1月发病率最低,为6.67%。结论 调查为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109-114
在先期对12种畜禽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形态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猪、牛附红细胞体进行消毒药品体外消毒试验,紫外线照射消毒试验,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附红细胞体存活试验,治疗药物体外敏感试验以及感染发病猪临床治疗研究。研究表明,畜禽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猪、牛附红细胞体在3~5℃能存活约1年,16~26℃存活180 d,65℃瞬间死亡,-20℃低温冷冻30 min死亡;对一般化学消毒药物敏感;对紫外线消毒不敏感;感染方式以接触传染性和垂直传染为主;药敏试验对四环素类的抗血液原虫药物敏感;不同动物的附红细胞体大小形态不同。本研究为有效防治畜禽附红细胞体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种药物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以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试验选择临床常用的3种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进行疗效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体外杀灭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RPMI 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20%犊牛血清。选用贝尼尔、红弓、华蜍素、特效米先、附红净、大蒜素、土霉素等药物,在5%CO2的气体条件下对猪附红细胞体和牛附红细胞体进行了体外杀灭试验。结果表明,贝尼尔对猪附红细胞体杀灭作用最好,华蜍素次之;红弓对牛附红细胞体杀灭作用最好,特效米先次之。其余药物杀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以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试验选择临床常用的3种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进行疗效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对奶牛养殖影响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疫病隐性感染率高,在应激反应时会呈现暴发流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会与其他疾病并发,对奶牛造成一定的损伤,养殖效益也会随之下降。当前,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较多,但疗效都不十分的确实,故笔者选用贝尼尔、土霉素和磷酸伯胺喹啉3种药物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管理局地区60头附红细胞体阳性奶牛进行比较治疗试验,以便筛选该地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咪唑苯脲(Imidocarb),又名双咪苯脲,属于均二苯基脲的衍生物,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新型抗原虫的化学药物,目前是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比较有效的药物,并能控制疫情,但不能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1]。本试验用研制的咪唑苯脲缓释剂,用于临床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找到临床上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更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寄生在奶牛细胞表面、血浆、脊髓中,引起奶牛急性黄疸性贫血、高热、消瘦为特征的一种溶血性传染病。病原牛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寄生于奶牛的血浆和红细胞中。该病多发生于夏秋高热、多雨、蚊虫滋生的季节,冬季很少发生。该病通过蚊虫叮咬、动物之间、有附红体污染注射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昆虫媒介等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牛附红细胞体(E.wenyoni)一直被认为是致病性较弱的一种病原体,大多数呈亚临床感染。但近年来,牛附红细胞体病呈明显的蔓延趋势,尤其奶牛的感染情况严重,已给养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的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建立一种较好的牛附红细胞体解离方法,可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和免疫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奶牛养殖大省,现存栏奶牛110多万头。2002年附红细胞体病曾一度波及黑龙江省奶牛养殖业,致使部分奶牛在高温季节出现体温升高、贫血、黄疸和产奶量下降等病症,给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为摸清附红细胞体病对黑龙江省奶牛污染状况,提供制定防治措施的科学依据,2003年3月选择黑龙江省南部、西南部和西部地区的13个奶牛重点养殖市县(农场)进行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污染率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奶牛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广泛,对奶牛牛犊危害尤为严重。本文主要阐述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使用3种不同药物,分别为三氮脒、咪唑苯脲和由三氮脒、强力霉素和伊维菌素组成的复合药物,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并提出一些相关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临床上相关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使用三氮脒、强力霉素和伊维菌素组成的复合药物治愈率最高,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5.
牛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在临床上多呈隐性过程,国内外的学者对其分类、病原学、诊断技术等方面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但附红体的感染对牛的生化指标的影响尚缺少资料,试验试图通过对不同程度自然感染附红体奶牛三种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为牛附红体病的致病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选择从河北省某地奶牛场选胎次、年龄相近且无临床症状奶牛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镜检观察,采用抗凝血压片法,400倍显微镜下观察20个视野,按感染红细胞数占视野内总红细胞数比例计算其感染强度。试验选择镜检阴性为Ⅰ组,感染强度10%~20%为Ⅱ组,50%~70%记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报道的牛附红细胞体16S rRNA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将PCR产物克隆并测序,结果显示所得基因片段为667 bp,与GenBank上Mycoplasma weyonii序列同源性达到98.83%.试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强,与健康牛血液、牛无乳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的DNA无交叉反应,能检测的牛附红细胞体最低DNA质量浓度是13.6 ng/L.应用该方法对130个奶牛血样进行牛附红细胞体病检测,结果表明总阳性感染率为24.62%.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等特点,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9,(11):60-60
奶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以高烧、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黄疸、贫血和发热为特征。奶牛巴氏杆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18.
对保定市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感染附红体断奶仔猪进行药物治疗试验.选择保定市6个县区30个不同规模的猪场和20个散养户,随机采集不同年龄阶段猪血液样品2 040份,进行直接压片镜检、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和碘制动试验等病原学检测;选择阳性断奶仔猪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保定市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74.25%,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不同季节均可感染附红细胞体;临床治疗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贝尼尔、咪唑苯脲、盐酸多西环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和土霉素对断奶仔猪附红细胞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尤以盐酸多西环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许英民 《动物保健》2009,(11):60-60
奶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以高烧、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黄疸、贫血和发热为特征。奶牛巴氏杆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20.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牛附红细胞体之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牛、羊、猪、人等多种动物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溶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消瘦。病原是一种寄生于血浆和红细胞的血液寄生虫。在油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单个、数个寄生在红细胞表面和血浆内。采集血液涂片,经姬姆萨染色,红细胞呈粉红色,附红细胞体呈淡蓝色,多数为半月状。牛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抵抗力较弱,耐低温,一般常见消毒药均可将其杀灭。该病常发生于夏秋温暖季节,寒冷季节较少发生。这种病是由蚊虫及吸血昆虫传播的奶牛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易继发其它疾病甚至会造成死亡。现就一起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