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阐述了对海伦市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长残效除草剂品种及使用现状、长残效除草剂使用造成直接、间接损失及隐性减产程度的评估,并提出了控制长残效除草剂使用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同安区是福建省暴雨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统计分析诱发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阐述暴雨的年内变化和时程分配、暴雨发生日数及暴雨水资源等特征。针对同安区暴雨特征提出了减轻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黄淮海地区.玉米的超高产生产越来越受到农村生产条件的限制。产量的提高受到配套栽培技术滞后问题的制约.农村生产条件的变化更不利于农业生产。玉米超高产生产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不断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应对栽培技术措施.为玉米超高产生产提供技术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WTO号称“世界经济的联合国” ,加入WTO将是我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本文阐述了WTO在农业方面的规则 ,加入WTO对福建省、厦门市农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探讨了在加入WTO后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标准化的信息资料与结合生产实践,对标准化管理在大豆农业的地位、作用和体现进行了简要表叙,说明了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方向性及可操作性。同时,为大豆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佐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鼎城区秋冬季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亚麻农业生产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广文 《中国麻作》1997,19(2):46-47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2008-2009年度冬季总体农业气候特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正常到一般偏多;发生了3次对农业有影响的寒潮降温过程;出现了时间长、范围广的秋冬气象干旱,尤其是南部地区。对农业生产而言,大部分时段光温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和果树的光合生长,作物长势基本正常;3次主要的寒潮降温过程造成的寒冻害对农牧业造成了较重的经济损失;秋冬气象干旱对缺乏灌溉条件的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生产事故为实例,叙述了农资产品质量、栽培耕作方式、农资产品使用方法、灾害性气候、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农业生产事故处理的现状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玉娣 《作物研究》2014,(1):78-80,102
邵阳市为农业大市,全市农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10万公顷左右。从邵阳市的整体情况来看,其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污染、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要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必须在控制工业“三废”污染及农业污染的同时控制好生活污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种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提出了治理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限制吉林省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及采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和黄淮海地区有丰富的大豆种植资源,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省位于东北大豆主产区的中部。在历史上曾经是东北大豆科研和生产中心,对推动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大豆的种植面积在20世纪中后期呈下降的趋势,21世纪初略有回升。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大豆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回顾和总结了湖南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4年来取得的成绩.针对新世纪农业发展在加入WTO后面临的诸如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等一系列严峻挑战,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省农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升级,提高农业产化业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大豆生产走势和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大豆生产发展的特点和走势以及我国大豆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大豆生产的任务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大豆发展计划,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从目前大豆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经验看,大豆能否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发展。提高大豆产量是解决大豆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之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加速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大豆高产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略述稻米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年以后。世界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的情况连年出现,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中国粮食产量已经从1998年高峰期的5.12亿t下降到2002年的4.57亿t。2003年。中国消耗的粮食比产出的粮食高出4000万t。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挑战。全球人口到2025年将由现在的65亿增至80亿。稻谷必须增产40%。才能适应人口增长速度。中国到2030年,人口将由现在的13亿增长到16亿。每年粮食需求将达到6亿t,远超出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然而。当今我国面临着稻田日益减少、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缺乏、气候不断恶化、病虫草鼠害不断威胁等问题。未来粮食的发展策略。首先应该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支持保护粮食生产不动摇,坚持创新,加强作物遗传改良。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的良好结合,提高水稻品种的品质和增产潜力。一是研究超级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二是不断增强水稻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提高单产;三是加强专用稻和名特优品种研究;四是增强水稻对病虫害及逆境生态的抗性;五是扩大耐旱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16.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countermeasures in Jap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heavy metals exist in minute amounts in natural agricultural soil. However, when their amounts exceed a certain level due to pollutants brought from outside, soil contamination occur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come contaminated. There have been many cases in Japa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originating from old mines and smelters, and soil conta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has become a social issue. In particular, cadmium (Cd) is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heavy metals. I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bsorb an excessive amount of Cd, they may adversely affect people’s health, and therefore allowable concentrations are regulated by law. If agricultural land has become contaminated with Cd, measures for minimizing the absorption of Cd by agricultural crops are necessary; these include: (1) soil dressing, (2) water management (paddy field), (3) chemical cleaning of soil, (4) phytoextraction, and (5) us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rootstock. Other heavy metals such as arsenic, lead, copper, zinc, and mercury also sometimes cause contamination of agricultural soil.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青冈县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选用高产、优质良种,科学整地,平衡施肥,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和促进早熟的6条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金银永  周弘媛 《茶叶》2018,(1):17-20
茶产业向以名优茶为主导转型后,茶树良种化快速推进,为名优茶的优质高效创造了条件.但绍兴3月前后出现倒春寒的概率较高,开采期较早的良种茶园常受危害。为此,需要运用合理选择品种、改进栽培技术、配套基础设施和加强政策扶持等综合措施提高茶园防灾减灾能力,更好地实现茶业增效。  相似文献   

19.
汤少云 《作物研究》2002,16(2):61-62,65
分析了株洲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和制约结构调整的因素,提出了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抓住深化认识,突出重点,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含量,改进工作作风等五个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彭福元  李博 《茶叶通讯》2006,33(1):53-54
慈利县产茶历史悠久。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直隶澧州志林》之《云朝山记》有“云朝山邑(慈利)南九十里,高数千仞,高顶种有茶树,青香异味,昔人评之日云雾仙品。”1982年以前,全县有25个乡镇产茶,占乡镇总数的70%。现在该县茶园主要集中于三合口乡、庄塔乡、象市镇、江垭镇、国太桥乡等5个乡镇,面积1600hm^2,涉及茶农近4万人,是慈利县北部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