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锌素调节下棉花叶绿素和产量的协同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锌素调节对棉花叶绿素和产量影响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不论锌素水平高低,棉花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都在盛蕾期最高。但在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随锌水平的变化是不同的,此结果源于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锌的代谢能力差异及光合作用积累物质的不同。锌素水平与经济产量之间呈现显著的一元二次相关关系。所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为y=-0.1625x2+7.8751x+280.56。但边际产量随着施锌水平的增加呈现的趋势是:快(正)-慢(正)-快(负)-慢(负)。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出现最大时所需施锌量分别为:苗期为20 kg/hm2,盛蕾期为10 kg/hm2,盛花期为30 kg/hm2,铃期为20 kg/hm2,吐絮期为30 kg/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结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棉95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密度水平(3.0、5.0、7.0、9.0与11.0万株/hm~2)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株高呈增加趋势,果枝台数与果节数呈降低趋势;单株内围铃、外围铃、下部铃、中部铃、上部铃的成铃数呈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的成铃数,内围铃呈递增趋势,外围铃、下部铃、中部铃与上部铃则先增后减。不同处理之间的子棉产量差异达极显著,单位面积干物重与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之间的棉花纤维品质只有马克隆值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如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伸长率差异均不显著。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南疆棉花磷钾肥底基础上的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2003连续四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底肥基础上施用氮肥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棉花品种上有不同的增产效应。棉花产量与氮肥施用量之间呈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棉花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过量施用氮肥棉花产量有下降的趋势。适量施氮增加棉铃数量,降低脱落率,施氮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于棉铃生长发育。同时,过量施氮棉田深层土壤中残留大量硝态氮,成为潜在的环境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氮素营养对棉铃形成与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氮肥用量下棉株的棉铃数量与分布及其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棉铃数量与氮肥施用量密切相关,蕾铃脱落率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充足的氮素营养是增加有效铃数和降低脱落率的必要条件;施用氮肥延长棉铃增长的时间,并相对滞后脱落率上升的趋势;施用氮肥增加了棉株各个部位的有效铃数,尤其提高了中下部果枝上有效铃所占比重,同时施用氮肥降低了中下部果枝上的蕾铃脱落率。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地区杂交油菜青杂2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柴达木地区青杂2号油菜的籽粒产量,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分析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与其籽粒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产量最高.各水平继续增加,产量逐渐下降.低、中水平密度与高氮肥用量配合,高水平密度与低氮肥用量配合,油菜产量高.在低氟(磷)水平下、产量随着磷(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在中高氪(磷)水平下,产量随着磷(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青杂2号油菜产量最高时的密度、氮肥与磷肥施用量的最优组合是密度38.9×104株/hm2、氮肥施用量90 kg/hm2、磷肥施用量71.75 kg/hm2.  相似文献   

6.
EV生物肥不同用量对伊贝母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EV生物肥用量(5个处理)对伊贝母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伊贝母在60 kg·hm~(-2)(处理3)EV生物肥用量下,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为:始花期﹥萌芽期﹥末花期,菌肥用量大于或小于60 kg·hm~(-2)时,3种有效成分(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西贝母碱苷)含量均为:萌芽期﹥始花期﹥末花期;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期西贝母碱苷含量、始花期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与EV生物肥用量之间呈负相关,其余时期的有效成分含量与EV生物肥用量之间呈正相关;3建立了EV生物肥用量与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西贝母碱苷含量的一元二次函数模型,以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为收获目标,通过大田种植伊贝母获得适宜的EV生物肥用量:萌芽期120 kg·hm~(-2),始花期和末花期60~73.5 kg·hm~(-2);以西贝母碱苷含量为收获目标,获得EV生物肥的施用量:萌芽期为0 kg·hm~(-2),始花期和末花期为63~81 kg·hm~(-2)。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省西宁市北郊二十里铺镇,采用"3414"肥料设计和不同梯度灌水量进行大田滴灌春油菜需水需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春油菜产量达到2 443.5~3 132.0 kg·hm-2,各施肥处理比无施肥对照增产了0.8%~29.2%,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效率达到50.9%、22.5%、56.7%。滴灌方式水分利用率达到4.0kg·hm-2·mm-1以上,比大水漫灌提高了42.1%~61.4%。滴灌土壤含水量苗期盛花期角果期;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苗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中后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距滴头5 cm土壤含水量最低值小于距滴头15 cm土壤含水量最低值。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滴灌肥最大产量施肥量为N 138 kg·hm-2,P2O561.5 kg·hm-2,K2O 57 kg·hm-2,最大产量可达3 000 kg·hm-2。设置滴灌土壤含水量下限为苗期55%、始花期60%、盛花期65%和角果期55%的水分管理具有较好的水分高效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棉花苗期到盛花期倒四叶激素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苗期到盛花期棉花倒四叶的内源激素变化情况,以及激素和棉花各生长部位相互关系。结果表明:IAA的含量随着棉花的生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进入盛花期后,IAA开始上升;CTK随着棉花的生长呈现上升的趋势;GA3在花铃期有下降的趋势,GA3和蕾中的GA3变化相反;ABA的高峰值和花芽中ABA的高峰值的出现有时间差。叶片中各激素比值在现蕾期与叶片中养分N、K的变化趋势有相似之处;与茎中N、K的变化存在时间差;在花铃期与营养器官中的N的变化趋势相似,和K的变化趋势相反。激素比值变化对各部位的P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下间作棉田土壤水分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在阿拉尔垦区间作棉田中设置试验,分析间作系统中棉花种植模式和水分胁迫对土壤水分、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 0~100 cm土层,蕾期和吐絮期田间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含水量最低值出现在40~60 cm土层。花铃期田间土壤含水量先降低再升高,而后又降低,拐点分别为40~60 cm土层和60~80 cm土层。2蕾期,M2W4、M2W2、M2W3、M1W4土壤含水量较高。花铃期,M2W2含水量较高。吐絮期M2、M3模式土壤含水量整体较高。3同一模式下,棉花单株产量最高的是W2水分处理(4 500 m3·hm-2);同一灌水量处理下,单株产量经济效益最高的是M2模式(距红枣行距1.0 m处种植棉花)。综合考虑,距幼龄红枣行距1.0 m处种植棉花,配合滴灌水量4 500 m3·hm-2利于棉田发挥最大生产潜力,也利于单株棉花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防护条件下梭梭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管件防护与传统移栽2种方式移栽的梭梭幼苗为实验材料,通过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探讨了管件防护条件下梭梭幼苗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管件防护梭梭幼苗的各生长指标与传统移栽苗相比,增幅最大的为茎粗,其次为株高。年周期内管件防护梭梭幼苗的生物量呈递增趋势,单株生物量累积可达45.25 g·株~(-1);净增加27.10 g·株~(-1),是传统移栽苗的1.38倍(P0.05)。管件防护梭梭幼苗体内的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同化枝生长期达到峰值,分别为11.376 g·kg~(-1)、1.066 g·kg~(-1)和23.340 g·kg~(-1),较传统移栽苗高24%、15%和8%,差异显著;而其梭梭幼苗氮素、磷素、钾素的总积累量却呈递增趋势,年净增积累量分别为0.297 g·株~(-1)、0.027 g·株~(-1)和0.560 g·株~(-1),是传统移栽苗的2.23倍、1.72倍和1.65倍;各时期梭梭幼苗体内的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及总积累量均高于传统移栽苗。  相似文献   

11.
内生菌73a在不同抗性品种棉花体内的定殖和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标记天然不具有Rif抗性的内生菌73a,获得抗Rif 100 μg/ml突变体菌株,其表观和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作用没有变化,可以进行消长动态研究。经回收试验证明,内生菌73a可以在棉花体内定殖。针刺接种后,内生菌73a的数量都表现一个共同的"由增到减"趋势,即在1~5 d内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在第5 d达到最高水平;灌根处理表明:上段内的菌株数逐渐增加,中段内的菌株数在1~5 d内逐渐上升,随后慢慢下降,下段内的菌株数逐渐减少;浸种处理后,73a在棉苗体内定殖的数量均有一个下降的过程,其中常抗棉第3 d体内的内生菌数量是第15 d的11.50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分状况下化控对棉株蕾铃数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喷施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AFD)和缩节胺(DPC)对棉花蕾铃数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高低是决定籽棉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分高则产量高。喷施调节剂后棉株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喷施处理。喷施DPC对棉株蕾铃生长影响较小,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喷施DPC可使棉花增产,但纤维品质下降。喷施AFD对棉株蕾铃生长影响较大,使棉蕾铃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从大幅升降趋势变为先升后降的平缓趋势或缓慢上升趋势,对棉蕾开花成铃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抑制了新蕾生成,使得伏前桃产量明显增加,秋桃产量大幅下降,导致籽棉产量减少,棉花纤维品质略微改善。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吸收、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0,180,270,360kg/hm2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的吸收、累积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生物和经济产量及地上部分总吸氮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产不显著,各施氮处理氮肥利用率在27.6~33.8%之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植株中氮素含量随生育延长而降低,氮素累积总体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棉花氮素吸收有显著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氮素含量和累积量都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棉花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27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时空分异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玛河流域棉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异与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由南至北在纬度梯度上有机碳总量随土壤粘粒含量的降低,砂粒含量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HU-C和FA-C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变化相近,HA-C在冲积扇缘有最大值,冲积平原下降,干三角洲呈增加趋势。H/F和Kos随纬度呈增长趋势。棉田土壤有机碳总量在秸秆还田技术下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提高,但主要增加了HU-C。H/F随连作年限呈下降趋势,在连作8年之后变为1。Kos在连作1~9年呈下降趋势,随后开始增长,8~9年是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质量衰退的警戒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探讨河北省棉花生产中气候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利用河北省21个棉花种植县1970—2011年气象和棉花产量数据,对棉花各个发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及气候风险度及其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各气候要素风险度降水最大,为0.138~0.267;其次为温度,为0.007~0.173;日照最小,为0.019~0.04。各个发育时期中各气候要素风险度不同,风险度时空变化趋势也有很大差别;风险度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南部棉区高于中北部棉区,从历史变化趋势看降水风险度苗期和花铃期上升,其它发育期下降,其中蕾期、吐絮期下降比较明显;气温风险度除花铃期略上升外,其它略有下降;日照风险度除播种期外,均有上升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于河北省棉花生产布局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 (D1)、390 (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 6...  相似文献   

17.
近45 a来中国西北汛期降水极值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西北五省(区)1960-2004年125个台站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然后统计出了不同台站近45a来逐年汛期发生极端降水的频次、干日数、极端干期长度、湿日数及极端湿期长度,并对它们的长期变化趋势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5a来西北西部汛期极端降水发生频次、湿日数和极端湿期长度表现出增多和增长趋势,干日数和极端干期长度表现出减少和变短趋势;西北东部汛期极端降水发生频次、湿日数和极端湿期长度表现出减少和变短趋势,干日数和极端干期长度表现出增多和变长趋势;从整个西北来说,近45a来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湿日数表现出了增多趋势,极端干期长度表现为变短趋势,而干日数同极端湿期长度表现出周期波动状变化,另外干日数同极端湿期长度的变化趋势恰恰相反,而湿日数却与极端干期长度的变化趋势恰恰相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极值变率较过去有所变大。  相似文献   

18.
连作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新疆绿洲棉田不同连作年限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细菌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真菌数量则一直在增加,放线菌趋势不明显,说明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在连作一定年限后,棉田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2)脲酶和蛋白酶活性随连作年限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连作年限关系不明显;(3)对微生物数量、土壤酶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脲酶和蛋白酶与细菌数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中脲酶的相关性最好,呈极显著水平(ρ<0.01),蛋白酶呈显著水平(ρ<0.05);土壤酶与放线菌和真菌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细菌数量与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总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打顶后棉花倒四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及与早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打顶后倒四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分析激素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结果表明:(1)打顶能改变倒四叶中IAA(生长素)、CTK(细胞分裂素)和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在72 h内和对照有显著差异。(2)打顶后涂抹NAA(萘乙酸)不能完全取代IAA的作用,但能明显改变IAA、CTK和GA3(赤霉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保持ABA含量的稳定。(3)棉花倒四叶中各激素的比值在含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外用生长素能降低衰老激素和生长激素中的比值;打顶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大幅度增加了ABA/IAA和ABA/CTK的比值,这可能是打顶能促进棉花早衰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