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过氧化氢浸种对茎瘤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浸种对茎瘤芥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高峰值、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和过氧化氢浸种对种子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1%过氧化氢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高峰值以及活力指数均最高;0.01%过氧化氢处理的种子,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0.1%过氧化氢处理的种子,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0.01%以上浓度过氧化氢可明显提高种子的电解质外渗率,表明过氧化氢可以腐蚀和软化种皮,增加种皮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莲藕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在4℃和10℃下贮藏3种酶的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状态,20℃、30℃下贮藏2 d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急剧上升,淀粉酶活性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其中温度达到20℃后酶活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3.
脱落酸与种皮对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年新采收杜梨种子和自然贮藏1 a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皮和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对诱导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梨种皮和脱落酸均能够抑制杜梨种子的萌发,种皮的抑制萌发效应显著大于ABA的作用,杜梨种子去除种皮后,休眠性可被部分解除.脱落酸对杜梨种子抑制萌发的效应在去皮和不去皮种子中表现明显差异,5 mg/L ABA浓度对未去皮种子产生明显抑制效应,20 mg/L ABA浓度对去皮种子产生明显抑制效应,说明未去皮种子对ABA的敏感性大于去皮种子.种皮与ABA的双重抑制效应,使种子对ABA浓度水平差异的敏感性增强.不同激素组合试验说明了GA3、6-BA和ABA在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冬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臭氧浓度处理对冬枣果实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能抑制冬枣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使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较高水平,其中以40mg/m3臭氧浓度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5.
玉铃花种子休眠原因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铃花种子为试材,从种皮透水性、种子不同部位的浸提液萌发抑制测定等方面探讨了种子休眠原因,并用低温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测定层积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4种内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玉铃花种皮存在一定的透水性障碍和机械束缚;玉铃花种皮及胚乳(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且抑制强度为种皮胚乳(胚),低温层积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随着层积时间延长,GA含量明显上升,ABA含量急剧下降,IAA/ABA、ZR/ABA及GA/ABA的比值升高可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以西瓜品种8424种子和幼苗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亚低温处理(昼/夜18℃/12℃)20 d,研究外源褪黑素(MT)和Ca2+浸种处理对亚低温条件下西瓜种子萌发,西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等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处理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仅为46.5%和40.5%,外源100μmol·L-1褪黑素和5 mmol·L-1Ca2+复合浸种处理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62.3%和58.5%。外源褪黑素和Ca2+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有效缓解亚低温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褪黑素和Ca2+复合浸种西瓜幼苗在出苗第20天时植株鲜质量达到8.21 g·株-1,达到对照处理的85.5%。综上,外源褪黑素和Ca2+能通过提高西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等,缓解亚低温的不良影响,促进西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延缓香蕉腐败变质,以采后香蕉果实为试材,采用50 mg/L赤霉素(GA3)溶液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相同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期间GA3对果实硬度、色差、褐变面积,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有效地延缓香蕉果实褐变,保持果实硬度和色泽,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减少,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蒸馏水)分别降低49.98%和35.70%,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蒸馏水)分别提高43.37%和38.41%,显著抑制电导率上升和丙二醛积累,维持果皮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说明GA3可有效延缓香蕉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以辣椒为试材,采用浸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6溶液浸种对4℃低温处理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对12℃低温处理下两叶一心期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B6诱导辣椒抗性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下经100 mg·L-1的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经10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提高;经8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高于对照;经4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均提高。因此,适宜浓度的维生素B<...  相似文献   

9.
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锡佳  李佩艳  宋夏钦  沈玫  郑小林 《园艺学报》2012,39(11):2251-2257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Zill’果实采后经5 mmol · L-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在低温(10± 0.5)℃下贮藏27 d,再移至常温25℃贮藏4 d,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L*),可溶性固形物(SSC)、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说明草酸处理可提高质膜稳定性,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以及维持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采后果实的抗冷性,缓解果实冷害症状。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和乙烯对香菜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菜叶片为试材 ,研究了赤霉素 (GA3)和乙烯对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GA3处理的香菜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GA3抑制了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 ;而乙烯处理的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 ,乙烯促进了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11.
西洋梨叶片直接再生体细胞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西洋梨‘红安久’和‘绿安久’两个品种的无菌苗幼叶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叶片分化不定梢及体细胞胚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本培养基的组成是影响叶片分化为不定梢还是体细胞胚的关键因素, 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和水平是影响体细胞胚再生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诱导培养基NN69 附加TDZ 2 mg/L 及NAA 0. 1 mg/L , 体细胞胚再生率最高, 绿安久达55. 5 % , 红安久为47. 3 %。NN69 附加BA5 mg/L 及NAA 0. 1 mg/L , 不定梢再生率最高, 绿安久达100 % , 红安久为85. 7 %。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通过对早熟西洋梨进行胚培养,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配比对早熟西洋梨胚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合早熟西洋梨胚培养的初代培养基是1/2MS+6-BA0.1mg/L+GA30.1mg/L,增殖培养基是MS+6-BA0.2mg/L+GA30.1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0.05mg/L。将生根的无菌苗进行炼苗后移栽,可获得成活植株。  相似文献   

13.
应用正交设计对组培杜梨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梨试管苗为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对试管苗生长与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杜梨试管苗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6-BA 2.0mg/L+IBA 0.1 mg/L+GA3 0.1 mg/L;适合杜梨增殖生长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6-BA 1.0mg/L+IBA 0.6mg/L+GA3 0.6mg/L.  相似文献   

14.
以陇东马牙枣盛花后50~60d的幼胚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设计,筛选适宜的幼胚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蔗糖的含量对幼胚萌发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MS-H培养基的萌发率最高为47.62%;ZT最适宜含量为0.5mg/L,IAA最适宜含量为0.6mg/L;较高的蔗糖含量(50g/L)有利于胚的萌发。幼胚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H+ZT0.5mg/L+IAA0.6mg/L+LH0.5g/L+蔗糖50g/L+琼脂4.0g/L,剥去种皮,幼胚萌发效果较好。当胚萌发后,将胚从胚乳中或愈伤组织中剥离继续诱导愈伤组织,再经诱导不定芽,生根获得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5.
牡丹'凤丹'胚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凤丹'白种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诱导丛生芽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分化不定芽最佳培养基MS+6-BA 2.5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5 mg/L+NAA 0.5 mg/L,生根率达60.17%.  相似文献   

16.
极早熟油桃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极早熟油桃‘超红短枝’的幼胚为试材,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胚龄、低温处理时间、蔗糖浓度、6-BA、GA3浓度配比及种皮等因素对幼胚发育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果实发育56 d时, 平均PF值仅为0.086。在各处理中, 以低温处理80 d、糖浓度6%对幼胚的发育和成苗效果最佳。6-BA、GA3配比对经80 d低温处理的幼胚影响较小, 9 mg/L的6-BA对30 d低温处理的幼胚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低温条件下, 带种皮培养对幼胚PF值增大和提高成苗率的效果明显好于不带种皮培养的。  相似文献   

17.
几种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种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敏  庄智敏  章镇  邵宏干  蔡斌华 《果树学报》2006,23(4):534-537,i0003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假单性结实的无核葡萄产生具有生活力的种子,采用或不采用胚培养获得实生苗,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条便捷途径。采用不同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对火星无核葡萄花前2周进行不同浓度的处理,对果实的有核率、种子形成大小、单果种子数目及种子成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BA、CPPU、KT、IAA、IBA、NAA不同浓度的处理都能使火星无核葡萄产生残核。BA5、10mg/L,IAA10、20mg/L,IBA20mg/L的处理有核率达100%;KT5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96.6%,为最大,而CPPU10mg/L处理种子大小指数74.5%,为最小;BA5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3.1粒,CPPU10mg/L处理单果的平均种子数0.5粒。KT5mg/L和10mg/L处理诱导产生的种子离体培养露地播种得到萌发苗。结果表明,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无核葡萄形成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可为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GA3对葡萄果实淀粉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a生全球红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在花前、花后2次处理葡萄果穗后,测定其对葡萄果实淀粉积累规律以及淀粉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增加了葡萄果实可溶性糖积累速率,蔗糖合成酶(SS)活性增加,以20mg/L GA3处理最为显著;经GA3处理的果实前期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淀粉酶、α-淀粉酶活性增大,而对β-淀粉酶无明显影响。因此,GA3与淀粉积累调控机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紫皮石斛兰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皮石斛兰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其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是关键,试验证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紫皮石斛兰原球茎的增殖倍数以及分化率是不同的,MS培养基对紫皮石斛的增殖效果最好,6-BA 0.2mg/L NAA1.5mg/L的激素浓度使原球茎的分化率达到87.5%.  相似文献   

20.
高志明  闻杰 《北方园艺》2011,(9):144-145
以葡萄的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灭菌剂对葡萄外植体萌发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消毒剂,同时筛选出不同培养基和激素浓度配比。结果表明:不同的灭菌剂对无菌苗的萌发与生长有显著的影响,使用70%乙醇灭菌30 s,0.1%升汞灭菌10 min,可以达到最佳灭菌效果。筛选出1/2MS+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 5.8的培养基为外植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