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红铃虫药剂防治试验沙洋苗子湖监狱生产科(431711)季兴祥棉花红铃虫历年在我地发生量大,为害重,尤其是第三代红铃虫在棉花生长后期发生为害,形成僵瓣、黄花等,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较大。但许多人对红铃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弄清棉花红铃虫...  相似文献   

2.
杀铃威、灭铃灵防治第三代红铃虫的试验示范左宜和(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434129)红铃虫是我国南方棉区主要害虫,是造成棉花蕾、花、铃脱落和烂铃而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防治红铃虫是确保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而生产上棉农常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两...  相似文献   

3.
红铃虫是棉花铃期的主要害虫,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的危害。目前对红铃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喷洒农药,因为没有正式的防治指标可供参照,防治上十分混乱,滥施药剂现象较为严重。荆州棉区常年用于红铃虫防治的药费开支,约占棉虫防治药费的40—50%。为了制定出合理的红铃虫防治指标,给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推动棉虫综合防治的开展,从1978年以来,连续进行了棉花铃期红铃虫的危害损失测定。1982年起,按照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  相似文献   

4.
棉花红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全年发生三代,常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和科研部门都开展了红铃虫为害与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深化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5.
陆逢胜 《植物保护》1989,15(3):42-43
棉花从现蕾到吐絮均遭红铃虫危害,过去我县采取“一代摘虫花,靠近村庄的棉田进行药治、二代普治、三代狠治”,花工用药都多。为此,我们从1982至1986年对红铃虫防治的策略进行了多点试验,采用“一代不治,二代狠治;三代挑治”。1983年至1985年在石河乡示范150亩,平均亩产皮棉75公斤以上,增产50%;1986至1988年全县6万亩棉花,一代红铃虫均未防治,二代防治  相似文献   

6.
1994年老河口市红铃虫发生情况总结老河口市植保站黄朝炎1994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10.14万亩,红铃虫1994年属中等发生年发生程度轻于1993年,发生面积17万亩次,在1994年的防治工作中以棉铃虫防治为重点,多次用药,普遍兼治了二、三代红铃虫。...  相似文献   

7.
红铃虫是我县蕾铃期常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幼虫蛀食蕾铃,一代造成蕾花脱落,二、三代蛀食棉籽,造成僵瓣,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探明一代造成的虫害花和棉花脱落、成铃的关系以及二、三代为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便准确地估计红铃虫对棉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制订经济允许的防治指标,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979年,我们使用东方红—18型喷雾机对棉花红铃虫,作超低量和低量试验,并初步确定防治红铃虫的有效药剂,为今后指导大面积使用东方红—18型喷雾机防治棉花害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代红铃虫为害无损失,可不防治。然而二代虫源来自一代花虫,故策略防治仍有必要。试验表明,现有的化学药剂起不到压缩发生基数、控制二代为害的作用,反而扰乱生态平衡;摘虫花能显著减少二代虫源、减轻二代以至三代的为害,但措施烦琐,难以实施。依据一代发生期棉田现蕾数与当年红铃虫为害的密切相关,分批摘去7月10日前的棉蕾,能把二代为害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以下,并有利于棉株优质高产。这一实例为今后化学去蕾提供了实际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82—1984年分别在江苏南通、安徽安庆、湖北荆州、江西彭泽和四川简阳,按照统一试验方案,进行了红铃虫的第一、二、三代危害损失测定。结合各点的多年资料,经协方差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红铃虫的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问题。(一)首次提出以皮棉产值损失率统一表示红铃虫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等方面造成的经济危害损失。(二)明确了在长江流域棉区第一代红铃虫危害所造成的虫害花对棉株的结铃和三桃比例基本无影响,一船无需防治;建立了测定第二、三代红铃虫危害损失方程式,并确定了使用范围。(三)计算了二、三代红铃虫危害棉花的受害允许密度,提出了全代累计百株卵量或当日百株卵量的长江流域第二、三代红铃虫的分区防治指标。新的防治指标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随生产水平和使用农药的防治效果不同而变化的特点,比现在各地生产上应用的指标尺度要放宽,且准确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报道1977~1980年棉花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田间种群消长及杀虫剂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铃虫成虫数及卵量在上海郊区除1977年外,基本表现为逐代递增的第三代多发型;1977~1980年蛾量与卵量发生不一致,这与成虫产卵期的气侯因子有关。红铃虫第二、三两代的卵量和棉铃被害关系密切。第二、三两代产卵盛期这一批的卵孵化后为害棉铃的程度,在8月上中旬和10月中旬前后吐絮花中的单铃幼虫数中得到反映。由于每年红铃虫发生量不同,杀虫剂对其影响也有差异。在发生轻的年份7~9月用药2~4次其单铃幼虫数与对照比较,其差异不显著。但中等发生年与大发生年,在第二代、第三代成虫产卵高峰前各用药一次可以减少虫50%以上。这表明可以减少田间用药次数。作者另对红铃虫第一代是否要进行防治,第二、三代的防治指标以及早期用药对棉田天敌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棉红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害虫,也是我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此虫寄主植物有8科77种,除为害棉花外。还有羊角绿豆、秋葵、红麻、蜀葵、茼麻、木桂等。红铃虫为害蕾、花可引起脱落,为害棉铃则对皮棉的整齐度、纤维强度、成熟度和棉花品级都有很大影响。 棉红铃虫一年发生三至四代,在我区以第二代及二、三交叉代发生量最大,为害最重。现就红铃虫主害代产卵、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叙述如下, 1 棉红铃虫主害代产卵、为害规律 1.1 产卵规律 1984年8月31日,我们在麻城市  相似文献   

13.
红铃虫是我区棉花铃期最主要的害虫,棉铃受害后,不仅产量减少,而且皮棉品质严重下降,致使产值受到严重损失。“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协作组”经过三年的协作研究,根据单铃虫道数和单铃活虫数与皮棉产值损失率高度相关而作出了估计红铃虫二、三代危害损失程度的模式。二代单铃虫道数(x)与皮棉产值损失率(y)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Bt棉花对红铃虫的抗性效率和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性监测及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Bt棉花对红铃虫的抗性水平有较大差别.红铃虫中肠内Bt毒素结合位点数量减少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抗性由具1个主效应的多位点基因控制,高水平抗性的产生与编码钙蛋白基因变异有关.避难所策略是红铃虫抗性治理的主要措施.抗性监测表明,自1997年以来,美国亚历桑那州红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花的抗性频率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红铃虫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各地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观测资料。但在世代划分,发生期,发生量的统计上由于缺乏明确一致的标准,妨碍了测报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研究的深入。在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年来的红铃虫观测资料从世代划分,发生期,发生量级划分上进行了以下初步探索。一、关于世代的划分1、田间卵的世代划分红铃虫在荆州棉区常年发生,三代,历年棉田自现蕾起的卵量消长  相似文献   

16.
《植物保护》第十卷第二期“棉红铃虫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初报”一文中提出,二、三代红铃虫危害棉花“无论是产量和品级损失均表现为二代重于三代”,我们两年4点次的损失测定结果与此相反;该文对于二、三代红铃虫防治指标以卵量常数指定,笔者  相似文献   

17.
随州市棉花红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随州市植保站张世立红铃虫在我地为棉花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其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但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技术过硬,防治得力,自1990年以来,其发生危害逐年减轻,现就我市1994年棉花红铃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红铃虫第一代卵集中出现在棉花蕾期,幼虫蛀食棉蕾。被害棉蕾除极少数在开花以前脱落外,大多数都在开花期表现为“虫害花”。一般情况下,“虫害花”在开花后三、五天内形成幼铃脱落,能够成铃的很少。因此以往人们认为必须狠抓红铃虫第一代的防治,保蕾保花,才能夺取棉花高产。据统计,荆州棉区常年防治一代红铃虫的面积近百万亩,约占棉田总面积的20—30%,有些地方在“虫害花”出现后,还采取挑虫花、捉幼虫、向花心注射  相似文献   

19.
林学政 《植物保护》1982,8(5):22-22
鼎点金刚钻是我县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重发生年,为害损失超过棉铃虫、红铃虫、玉米螟。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较为突出。卵呈鱼篓形,天蓝色,在田间绿色棉叶上难以查准,错过防治时间,幼虫钻进棉蕾、铃内,防效很差。为探索测报办法,我站14年来调查锦葵科植物上卵和幼虫,预测金钢钻的发生,及时开展防治。锦葵科植  相似文献   

20.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重要棉花害虫,自转Bt棉花商业化种植之后,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红铃虫对Bt的抗性发展严重威胁着Bt棉花的可持续应用。本文概述了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机制,以期为科学制定红铃虫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