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期相关分析表明,在中龄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共筛选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选种源的平均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树高分别为6.94%和4.59%,胸径为8.38%和5.55%,材积为20.00%和13.24%,木材基本密度为1.63%和1.08%,干材干物质重为24.78%和16.40%。  相似文献   

2.
吴支民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1998,27(3):120-121,128
在桂东南丘陵区进行的种源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两广的邓尾松优良种源有较高的生长量,最优种源广西宁明,容县,忻城和广东信宜种源,比表现最差的四川浦江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益幅度分别在44.0%-56.0%,113.9%-124.3%和425.0%-962.5%。广西藤县和贵港种子园马尾松初级种子园混系种,除贵港种子园混系种,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比最优种源广西宁明种源略低小,其生长所有的参试种源相比  相似文献   

3.
红河州柚木种源试验五年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省红河自治州河口县对35个柚木种源的5a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其中超过标准种源(相当于平均水平)的分别有16个和17个。以胸径超过标准种源10%,材积超过40%为选择标准,则8507、8602、8603、8021、1307、8021、、8513、18508号选为适生优良种源,其树高、胸径、材保扔现实增益平均分别为17.0%、19.9%、70.3%;其中前2个种源的材  相似文献   

4.
柏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柏类4个树种墨西哥柏、绿干柏、垂柏、巨柏共12个种源的引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和种源树高、胸径增长最大年份分别出现在造林后第4年和第5年;造林后10a,各树种和不同种源树高、胸径生长差异显著,以墨西哥柏3、2、6、7号种源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平均值在10.4m和15.2cm以上,其中3号种源树高最大,为11.09m,6号种源胸径最大,为16.9cm,分别比垂柏增加9.9%和27.1%。各树种和种源都有倒伏现象,倒伏程度与造林树种、林龄、立地有关。  相似文献   

5.
云杉引种及优良种-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从美国引进的3种云杉的不同种源,以乡土树种红皮云杉作对照进行优良种-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云杉与黑云杉相比,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白云杉和红皮云杉相比,树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是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选择欧洲云杉为优良树种,树高的遗传力为54.0%,遗传增益为8.0%;胸径的遗传力45.6%,遗传增益为9.3%;材积的遗传力为38.3%,遗传增益为24.9%。同时,选出了白云杉1号(北纬40°20′、西经74°00′)和白云杉3号(北纬39°00′、西经75°00′)种源为优良种源,直接引种欧洲云杉和白云杉优良种源应用在造林、绿化中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海南尖峰岭地区三种热带复合农林业体系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珍贵树种母生、海南石梓人工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益智、咖啡的复合农林业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复合系统能显著促进主林层乔木的生长,胸径生长速度比对照地高出43%~134%,材积生长高出18%~81%,生物量高出5%~86%;生物量净积累量9.53~15.23t·hm-2·a-1,为对照地的1.6~5.1倍;系统的光能利用率为0.78%~1.26%,为对照样地的1.94~5.04倍;同时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林下种植益智后的产值可达1.8~3万元·hm-2·a-1,为对照地的5.26~9.82倍,投入产出比为1∶2.93~1∶4.17。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8.
毛泡桐种源育种值早期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6个毛泡桐种源为材料,对树高,胸径,干高,直径和材积的育种作了直接和间接预测。结果表明,毛泡桐种源1-2年生时的胸径能够可靠地预测9年生各观测性状的育种值;对1年生胸径育种值作早期选择时,选择强度以0.80较好,此时,胸径,树高,干高,直径及材积的直接或间接相对选择效率分别达到了79.71%,81.83%,56.77%,75.07%和76.20%,年均选择效率分别是398.57%,409.13  相似文献   

9.
尖峰岭绿楠树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绿楠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并进行了样木横剖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绿楠是比较速生的树种,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2)胸径年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而树高年生长量高峰期晚于地径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的年份;(3)在生长初期(8a前),材积生长极缓慢,年生长量<00009m3,其后开始较快增长,到第17年出现最大值000868m3;(4)从平均生长量看,地径变化比较平缓;胸径在14a前呈稳态上升趋势,14a后呈平稳发展状态并略有下降;树高在19a前基本呈稳态上升趋势,19a后保持在050m/a左右,并呈缓慢地下降趋势;材积一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不同坡位的水肥等条件不同,因而影响了绿楠树的生长,离水沟最近的下坡地的树高和胸径比上坡分别大375%和291%;(6)绿楠树地径、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变化趋势基本上与降雨蒸发比(R/E)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水分状况是影响绿楠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46株云南松优树种子,以优树林分的一般林木种子、商品种子和扭松种子作对照,开展了子代测定,综合评选出优良家系14个。测算出树高、胸径、材积、直纹株率、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6381、0.7192、0.6657、0.7910、0.9524。用中选的优良家系(入选率30%)估算遗传增益,材积生长量比亲代群体提高10%以上,比商品种子子代提高20%以上;直纹株率比亲代提高81.18%,比商品种子提高64.26%。云南松的早期选择可在3~5年生时进行。子代的材积生长与亲本无关。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2.
大叶相思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叶相思是我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的重要荒山造林树种之一,全分布区种源在生长量与形质指标上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种源选择十分必要,同时选择优良环境对于生产力的提高也十分有效;种源的地理递变中,经度是主要影响因子,142°56′E(即大分水岭)以西,随经度的增加群体的优良性连续递增,跨过此经度向东,群体优良性显著提高,纬度仅对干形、枝下高呈中度相关,海拔对各性状不相关;25个天然种源按其优良性可划分为五大类群,昆士兰的东南沿海部为优良的种源区;考虑性状遗传力及其经济相对重要性的多性状指数选择,可以使遗传改良在多个性状上获得良好的期望遗传进展,以30%入选率选出的8个优良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上,遗传增益分别达19.1%~29.5%、18.8%~29.5%、85.3%~125.0%,分枝指数与干形指数分别降低22.1%~63.1%、10.8%~61.3%。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桓仁县大南沟林场12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历年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优树家系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分别高出对照3.86%,11.0%、28.93%。根据不同年龄的家系方差分量、遗传力的变化规律、年龄间遗传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认为胸径是日本落叶松早期选择的主要指标。树高的早期选择年龄为5年生,胸径的早期选择年龄为7年生,并对早期选择的风险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邓恩桉6个种源的28个家系子代测定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来自澳大利亚两个州的6个种源28个家系子代测定5.5年生结果表明:参试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及枝下高生长无显著差异,而家系间生长存在显著、极显著差异.参试种源家系生长量与原产地纬度、经度、海拔及雨量均相关不紧密;邓恩桉具有中等遗传力,经比较分析,初步选出D9、D39、D38、D2、D26、D25等6个家系为优良家系,其材积平均比参试家系平均增益21.3%,比对照柳桉的材积增益281.68%.邓恩桉可在桂中及相应地区一带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秃杉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变化,在秃杉适生区的屏边县大凹腰建立秃杉11个种源(含CK)试验林,3、6、9 a生时每木调查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并计算出材积。结果显示:(1)不同林龄的秃杉各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 a生时生长最快种源比生长最慢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高24.50%、32.45%、110.57%;(2)树高、胸径(地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780~0.786、0.712~0.815、0.754~0.815;(3)树高、胸径、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秃杉早期选择的年龄以6 a生为宜;(4)以9 a生秃杉树高、胸径、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适宜滇东南山区造林最好的种源是龙陵,其次是盈江、梁河、临翔、腾冲,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54.24%、38.43%、29.98%、28.08%、19.22%。  相似文献   

16.
秃杉早晚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秃杉种源间早晚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2个秃杉种源的树高、基径或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的差异均极显著;各种源树高、基径或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的年度相关主要受遗传影响;在造林后2~3a,可采用树高或基径对秃杉各种源的单株材积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利用桓仁县大南沟林场12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历年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优树家系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树高,径,材积分别高出对照3.86%,11.0%,28.93%,根据不同年龄的家系方差分量,遗传力的变化规律,年龄间遗传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认为胸径是日本落叶松早期选择的主要指标,树高的早期选择年龄为5年生,胸径的早期选择年龄为7年生,并对早期选择的风险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12年的火炬松种源试验研究表明,火炬松种源生长性状差异极其显著,12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树高中央直径分别比对照马尾松大40.2%、78.8%和103%。千粒重与地理位置基本无相关,但却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早期选择应该从造林后开始选择,已初步选出了11,4,20,17,5,15和25号种源作为安康浅山地区发展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抚顺县哈达部省合建林木良种基地,于1985~1986年共营造长白落叶松19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经1994年秋调查分析,共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优良家系的平均遗传力,树高为0.784,胸径为0.678,材积为0.710;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9.8%,胸径为10.0%,材积为26.2%。实现材积增益超过对照159.3%,超过家系总平均值的37.5%。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苏桐3号无性系,生长量显著超过对照兰考桐及苏桐70无性系,4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兰考桐增产10.6%,16.5%,56.7%;比苏桐70无性系增产5.6%,9.2%,38%。胶合板栽培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值分别增加61.4%和41.0%。丛枝病发病率与感病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并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