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5月2日,黑龙江省铁力市一养猪场,张某饲养的85头断奶仔猪,部分仔猪40日龄开始发病,病程为5~7天,死亡7头仔猪。发病后自行诊断为仔猪白痢,用土霉素拌料,对腹泻的断奶仔猪肌肉注射复方痢菌净(乙酰甲喹),未见明显效果,而发病仔猪数达到28头。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21日,山东省鱼台县老宅镇某村一养猪户饲养的1窝28日龄仔猪开始发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先后共有8头仔猪发病,其中1头还出现死亡。从第一头仔猪发病到第八头仔猪发病经历5天时间,其间曾用硫酸卡那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但均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8月,我地某奶牛场饲养的69头2~4月龄犊牛有42头陆续发病,以排灰白色粪为主要特征,部分牛只粪便带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通过采用抗生素治疗、加强消毒等综合措施,病情得到控制。从发病到治愈历经24天,治愈38头,淘汰2头,死亡2头。现将发病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1.发病情况2013年8月5日上午,该奶牛场负责人称有2头3月龄犊牛于4天前开始发病,截至8月4日,发病犊牛数  相似文献   

4.
费强 《科学种养》2014,(6):52-52
<正>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的眼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其实鸡眼病变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某种疫病的局部症状表现与反应,轻者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重者糜烂、溃疡,角膜穿孔,失明。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以减少损失。1.病毒性疾病①眼型鸡痘。多发于7月底至10月,闷热潮湿季节为该病的高发期。发病日龄多集中在30~60日龄,个别鸡群在80日龄以上和20日龄以内发病。鸡群在发病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上杭县临城镇某养猪户2006年1月办场,存栏母猪16头。据畜主诉述,8月15日,其中1头长大二元母猪产下12头仔猪。8月25日,发现该窝仔猪突然发病,嗜睡、拉稀、体温升高。畜主以为是链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与症状 伊春市孙某的养猪场有母猪112头,去年7月12日早晨发现2窝3日龄的仔猪有4头突然发病,当日死亡2头。第二天发病仔猪增至5窝46头,又死亡12头。仔猪突然患病,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四肢无力,腹泻,排便带有腥臭味。  相似文献   

7.
肉仔鸡腹水症是以腹水为主要症状的循环系统机能障碍综合症,发病日龄以2~4周最多见。秋冬季节发病较严重,对肉仔鸡危害大,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25日,我县本庄镇某养殖场蛋鸡发生食盐中毒,现将发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蛋鸡4000只,发病前9713龄,平均体重1.7千克。因发现部分蛋鸡出现羽毛脱落、啄肛症状,为了补充微量元素,2009年4月22日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了食盐。  相似文献   

9.
猪瘟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般发病至死亡过程仅数小时,慢性猪瘟在两日左右也即死亡,一经患病损失惨重。以往在生产中仅以预防为主,单一用药不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宿松县近4a来杂交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与气温及降水量的关系表明(见表1),黑粉病的发生轻重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一年中不同抽穗扬花时段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即不育系抽穗扬花时期日平均气温在26℃以上,雨日天数少,降水量小,发病就轻;日平均气温23℃以下,雨日天数多,降水量大,发病愈重。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农五师八十二团养殖户张某所养的500只山羊,2006年2月16日发病,1周内陆续有9只山羊发生死亡,以高热、咳嗽、腹式呼吸为主要特征,病程未超过36h。在随后的半个月内,发病165只,死亡68只,流产13只。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现代蛋鸡场中鸡群密度大,应激因素多,易发病且难以控制。为保证鸡群健康,就必须通过降低应激、搞好防疫、有效免疫等生物安全措施,来改善鸡群健康水平,使鸡群少发病或不发病。一、注重环境,减少应激1.供给营养全价的日粮和充足饮用水,是保证鸡群健康的首要条件。为了满足生长和产蛋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必须供给蛋鸡充足的全价日粮和饮用水。日粮中某种成分缺乏或过多,都会直接影响鸡群生长发育,降低鸡的抗病力,容易染病。高温季节,要通过提高日龄营养浓度、增加喂料次数、调整喂料时间、增加饮水量、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 河北省邢台市某养殖户饲养商品蛋鸡1400只,30日龄左右鸡群开始发病,出现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用泰乐菌素类、多西环素类、利巴韦林等药物治疗10天左右,鸡群未见好转,并出现呼噜、剧烈咳嗽、甩头等症状,日死亡10多只。  相似文献   

14.
<正>热射病是指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动物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每到农忙季节,农户养殖的牛时有发病。一、发病情况农区刘某家饲养有荷斯坦奶牛34头,2016年7月12日下午,4头发病,其中2头死亡,发病牛年龄在4岁至6岁之间,畜主前来就诊。二、病因调查奶牛圈舍是当年新建的,畜主没有养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发病情况新疆博乐市红英北村一养殖户饲养有86只杂交羊,采用塑料棚暖圈饲养,且夜间密闭保暖,从2015年9月2日圈养到9月10日,全群绵羊出现感染疥螨的症状。二、临床症状从羊皮肤柔软且毛短部位开始发病,如嘴唇、口角、鼻面、眼圈和耳根等部位,后炎症逐渐向周围蔓延,病变主要在头部,眼睑如涂了一层生石灰,部分羊有  相似文献   

16.
甜菜褐斑病发生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摸清甜菜褐斑病发生时间动态规律的前提下,确定甜菜褐斑病化学防治时期,为科学治理甜菜褐斑病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7年,采用田间定期调查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的方法,探讨甜菜褐斑病发病程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病害发展时间曲线有4个高峰日,分别为7月25日、8月24日、9月3日、9月18日,病情指数分别为:9.33、42.5、55.92、61.46;2017年,病害发展时间曲线经过8月14日、8月19日、8月24日、8月29日4次升高点一直到9月3日,病害发展达到第1个高峰期日9月3日,病情指数分别为7.86、10.75、30.56、36.53、42.88。发病前期(7月上中旬),降雨是甜菜褐斑病发生蔓延的决定性因子。9月中旬以后,温度是甜菜褐斑病发生蔓延的决定性因子。第一个高峰期或上升点日期之前为最佳打药时期,2016年应在7月25日前喷洒杀菌剂,2017年应在8月14日前喷洒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发病情况2013年12月5日,驻马店市正阳县一小型规模化肉鸡场发生了以鸡行动迟缓,翅膀和腿关节肿大、跛行,排白色粪便和腹泻等为特征的疾病。该场技术员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抗病毒药物治疗3天,但效果不明显,鸡群发病数量逐渐增加,个别重症鸡出现急性死亡,遂于12月9日来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二、临床症状患鸡衰弱,发生全身性营养障碍,精神委靡,  相似文献   

18.
一、症状流胶病可为害桃树的各个部位,不同年龄的枝干和果实上均可发病。首先是在枝干的伤口处渗出胶液,新梢则多从皮孔渗出(病情轻微的植株新梢不发病),初为半透明较稀状,无色,后逐渐氧化成深褐色晶体状,被害部位的皮层及木质层慢慢变成褐色而腐烂,从而导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严重时整株枯死。二、发生规律在日平均气温15℃左右开始发病,5月下旬~6月下旬为第一次发病高峰期,8~9月为第二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8月20日,驻马店市泌阳县某羊场的20只羔羊有5只发病,出现以消化机能障碍、呼吸困难和渐进性消瘦等为特征的疾病,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3天,效果不佳,羔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加,于25日来驻马店市动物疫控中心就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羔羊棘球蚴病,及时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受冬季气温偏高、田间湿度大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条锈病在我国豫南、鄂北及江汉平原、西南、西北麦区呈发病早、范围广、扩展快、发生重等特点。截至1月18日,湖北、河南、四川、云南、重庆、贵州、陕西、甘肃等8省(市)35市113县见病,发病县数比上周增加29个,发生面积1.25万hm~2。目前,大部麦区处于零星发病阶段,局部出现较大发病中心,其中湖北和河南病情与早春3-4月份相当,扩展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