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义 《西北园艺》1996,(1):12-13
甘肃省灵台县梨树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管理较粗放,生产上普遍存在着结实晚、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1988年以来,我县开展了早地梨早果优质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第3年每667m~2产180kg,第4年产720kg,第5年产2786kg,第6年产4190kg,第7年产4790kg,一、二级果率占93.5%,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梨矮化砧———PDR5 4是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梨树矮化中间砧 ,以杜梨做基砧 ,具有与嫁接品种亲和性好、矮化性好、早结果、早丰产的特点。通过建立 1m× 3m的高密度试验园和历经6a(年 )的试验观察 ,达到第 3年 667m2 (亩 )产 61 0kg,第 4年收回建园投资 ,第 5年进入丰产期的高效栽培试验目的 ,并总结出一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1977年春按株行距0.67×1m和0.5×1m定植一年生晚三吉梨苗1.2亩,运用综合技术措施,实现定植后第2年结果(平均亩产77.67kg),第3年丰产(平均亩产4798.04kg),连续8年平均亩产超过5000kg,好果率均在99%以上。创出了7年生梨树最高亩产达到12913.59kg的记录。实现了11年生梨园1.2亩累计总产71249.5kg,年平均亩产5397.69kg。3年生梨园收回全部投资并有盈余,11年平均每亩年纯收入987.23元。总结出梨乔砧密植早结果、早丰产、持续高产的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并提出双行水平树墙式丰产树体结构指标,可供梨乔砧密植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土肥水管理1.1施肥秋季施基肥,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 kg同时施磷肥二铵20 kg,尿素12.5 kg.一年追肥3次。第1次追肥在梨树萌芽期,以氮肥为主,667m2施尿素210 kg提高坐果率促进新梢生长。第2次追肥以氮肥与磷肥为主在花期进行,667 m2施尿素210 kg,磷酸二铵20 kg促进花芽分化与树叶生长。第3次追肥在梨果实膨大期,以钾肥与复合肥为主,667m2施硫酸钾240 kg促进果实成熟。1.2浇水梨树一般一年浇3次水。发芽前后浇第1次水,幼果膨大期浇第2次水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小店区梨树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金蜜梨"就出口港澳,享有盛誉。但老果园日渐老化,部分90年代新发展的果园品种混杂,造成果品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下。2008年4月,我们在北营街办岗头果园采用老梨园多头高接、改劣换优技术,建立了3.3hm2的梨树新品种示范园,2011年每667m2产果1500kg,收入9000元,每1kg售价比普通品种高出4元以上。达到了当年改接,次年挂果,3年丰产的预期目的。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改良技术1.1接穗的准备落叶后,在选定的优良品种(如玉露香、晋蜜等)树上采集1年生健壮枝条,分品种捆好,系  相似文献   

6.
宝应县国营子婴果园现有梨树20hm^2,80%品种为雪花梨,树龄大,树势弱,效益低。1997年高接改接为丰水、喜水和新高等品种,至2002年已全部完成。高接树第2年即形成一定经济产量,第3年基本恢复产量。2004年,全园平均666.7m^2产量1870kg,纯收益为高接前的4.8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调整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果树场梨树栽培品种结构,增加优良品种栽培面积,我们于2000~2002年开展了梨树高接换头,将15年生的鸭梨(行株距5 m×4 m,管理水平一般)一次性高接为黄金梨,共高接10 hm2,高接树在高接当年恢复树冠,第2年平均株产7.5 kg,第3年平均株产100 kg,经济效益提高了6~8倍,现将高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雁 《落叶果树》2016,(3):57-58
正日照市梨树栽培历史悠久。为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3月,在日照市黄墩镇后大坡村建立黄金梨梨园1.8hm~2,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定植第2年666.7m~2产量1061.9 kg,产值6371.4元;第3年产量2905.7kg,产值17434.2元;第4年产量3876.2kg,产值23257.2元;第1~4年年  相似文献   

9.
1999年早春梨树发芽前,我们从山东省平度市移来6年生丰水梨树18 500株,并定植于山东省苍山县大仲村镇西寨子村,新建梨园66.7 hm2,移栽成活17 571株、死亡929株,移栽成活率达95%,移栽后第3年(2001年)产量75 000 kg,现将大龄梨树移栽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梨树改良主干形简化修剪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乔砧密植梨树早结果、速丰产、快见效新的栽培模式 ,我们自 1 997年开始建立 5个梨品种试验园 (面积 8.53 hm2 ) ,主要品种为金花梨、大花盖梨、红香酥梨、锦丰梨等 ,从建园开始我们进行了梨树改良主干形简化修剪法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并对建园整地、水肥管理、选苗栽植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乔砧密植梨树定植后“1年缓苗壮体 ,2年放条长树 ,3年成形成花 ,4年 667m2产量 1 50 0 kg,5年 667m2 产量达 2 50 0 kg”的生产指标 ,1 997年首批建立的 5个试验园已获经济效益1 3 4.91万元 ,目前试验推广面积扩大到 1 4 0hm2 ,栽树 2 0万…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将"早金香"梨引进北京市大兴地区栽培,经过10余年的观察调查,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早结、丰产、优质、风味佳。定植第2年即有少量植株形成花芽,第3年有一定产量,第4年平均每667m2产量为967kg,第5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每667m2产量达2 388kg。果实8月上旬成熟,经后熟后柔软多汁,香甜适口,在大兴地区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盖州市双台镇复兴村村民于成伦。于2004年春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引进‘新西兰红梨’接穗.在3年生尖把梨树上高接165株。园址为缓坡地,沙壤土,有水浇条件,株行距3m×4m高接第2年结果,第3年平均666.7m^2产果1350kg,第4年2400kg,第5年3260kg。  相似文献   

13.
实生核桃结果晚、品质差、效益低.改接换优是促其早结果、早丰产、增效益的最有效措施.我们于1999年春对实生核桃树进行了高接换优试验,取得第2年见果,第5年667 m2产果158.4 kg,收入3801.16元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西洋梨新品种"早佳"的品种特点和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使用豆梨砧木两年生嫁接苗按照2m×4m株行距建园,采用起垄栽培、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细长纺锤形整形、花期摘心、疏花疏果、采果后断根施肥等技术措施,栽后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1.17kg,栽后第四年平均株产6.11kg,栽后第五年平均株产18.36kg,栽后第六年平均株产29.51kg。  相似文献   

15.
近3年来,笔者在四川省米易县普威镇进行了梨矮化密植试验示范,经过选壮苗、合理密植、改土定植、氮肥促长、定干分枝、及时控梢促花和保花保果、合理留果和套袋、轻剪长放等措施,取得了当年栽树当年形成花芽,第2年初挂果和第3年667m^2产量上千斤的效果。实现了密植梨树的早结丰产,大大缩短了梨树进入丰产的时间,提高了农户的种梨积极性。现将梨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砀山酥梨高接良种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砀山酥梨售价连续下滑,梨树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为此,于1999年和2003年,分别在江苏省睢宁县岚山、王集镇对7、20、45年生砀山酥梨进行高接换种试验示范。改接品种为丰水、新高、黄冠、园黄。梨树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4年恢复正常产量,每667 m2产量2 100 kg。果实售价由原来的每千克1.0~1.2元增加到3.0元,经济收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云和县重河湾经济林基地海拔250~300m,坡度15~20°,土壤为红壤,含沙量较高,pH值5.6,土壤有机质含量1.96%。1997年基地栽植了西子绿梨,株行距2m×4m,树形为自然开心形。2000年在1.5hm2的4年生西子绿梨树上高接翠冠梨,当年成花,第2年平均株产3kg,第3年12kg,第4年25kg,666.7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引进早红珠油桃,进行设施栽培.果实5月下旬成熟,外观美,品质佳;早实丰产性强,定植第2年666.7m2产300kg,第3年1100kg,第4年达1800~2000kg.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省陇东旱作苹果产区静宁县,以新疆野苹果为砧木,开展了‘成纪1号’短枝富士不架设支架的旱作宽行高干栽培试验,生长过程中培养高纺锤形树体结构,使树体保持动态的金字塔状。结果表明:栽植次年见果,第3年667 m2产量810 kg,第4年1 604 kg,第5年2 248 kg,第6年2 805 kg;表现为树冠矮小、成花早、园貌整齐、早果丰产、抗逆性强、效益高。该栽培模式具有技术简单,管理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便于机械作业,经济利用土地等特点。‘成纪1号’宽行高干集约高效栽培模式适宜在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及其他干旱缺水的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东平县山区乡镇多为低山丘陵地,由于灌溉条件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量低、效益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于2007~2012年在旧县乡吉城四村进行了低山丘陵地核桃早期丰产示范栽培。示范园为低山丘陵,面积4hm2,土层厚度60cm,地下水位较深,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02天,年平均降水量625cm。2007年春季定植苗高1m以上的早实良种元丰、香玲、鲁光等嫁接苗。栽植后2~3年开始开花结果,667m2产量达到41.5kg,第4年83.5kg,第5年148.9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