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蜂胶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并对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蜂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20min,超声波提取2次,温度为60cc,此时黄酮提取含量最高,达到5.046mg/g。蜂胶中黄酮提取液稀释100倍后对DPPH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Vc的清除能力相当,蜂胶黄酮是比较有开发潜力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分析确定正交实验参数.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1)蜂胶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 h、超声时间20 min;(2)蜂胶提取得率:黄酮21.4%,干物质50.7%.  相似文献   

3.
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蜂胶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蜂胶黄酮的得率和绝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乙醇提取蜂胶黄酮的工艺条件,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蜂胶黄酮得率和绝对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对蜂胶黄酮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液固比为18ml/g,水浴温度为55℃,水浴时间为5h,上述工艺条件下,黄酮纯度为72.2%.最优树脂为D101,吸附速度为1.0ml/min,洗脱剂先采用40%乙醇2BV体积洗脱洗去杂质,再用80%乙醇5BV体积洗脱获得黄酮成分,此条件下层析得到的蜂胶黄酮纯度90.2%.  相似文献   

4.
加工工艺对蜂胶黄酮提取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好  赵静 《中国蜂业》2001,52(6):29-29
蜂胶成为药用品之前 ,必须经过加工提取过程。加工过程就是将其有用因子提取出来 ,蜂胶中的有用因子很多 ,黄酮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黄酮是具有重要药理价值的天然活性化合物 ,具有抗衰老、滋补、调节免疫作用。鉴于黄酮在蜂胶总活性因子中所占比例较高 ,其含量易测定 ,因此目前常用黄酮量来代表蜂胶的含量。为了更好地利用蜂胶 ,制备出高质量的蜂胶产品 ,我们设计采用了多种加工过程进行蜂胶的提取实验 ,并对不同加工过程中的黄酮产量进行比较 ,以获取最佳的蜂胶加工参数 ,为合理有效利用蜂胶提供技术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生胶 (…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6,(9):46-49
优化蜂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蜂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蜂胶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蜂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2.48%,超声功率82.44%,超声时间25.11min,总黄酮的得率达到13.07%。结论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蜂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实际生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章定生  章琦 《中国蜂业》2009,60(10):38-39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及其制品中的黄酮含量,检测波长λ=415nm,结果黄酮含量在0.4000-24.000μg范围内,与其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202x+0.056,r=0.9998(n=6)。此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与RP—HPLC法测定结果比较,RSD≤3.0%,两者测定结果相近。但该法使用标准品少.检测仪器较为便宜,检测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蜂胶中的酚酸和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定量方法。不同来源的蜂胶样品置于乙醇中,在70℃的条件下提取2h,提取物通过5μmC18对称性的250mm×4.6mm柱子分离。通过线性梯度洗脱方法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设置在200~450nm,MS测定范围设在100~1000Da。其中的大部分化合物主要是通过与标准品的HPLC色谱图的保留时间(RT)和紫外光谱对照进行定性的。没有标准品的,通过色谱的在线的紫外数据和质谱进行确认。欧洲、中国和阿根廷蜂胶的主要特点是含有黄酮和酚酸,主要成分为柯因(2~4%),松属素(2~4%),短叶松素乙酸酯(1.6~3%)及高良姜素(1~2%)。巴西蜂胶主要含有阿替匹林C、咖啡酰奎尼酸和黄酮类物质。如果考虑将黄酮的总含量纳入质量标准,我们认为低于11%的黄酮含量的蜂胶是次品,黄酮含量在11~14%为可以接受的,黄酮含量在14~17%的属于质量好的,高于17%属于高质量的。LC-DAD-MS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蜂胶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和商业上的蜂胶制品的质量鉴定。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党参中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党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 min,提取温度85℃,乙醇浓度90%,料液比1∶40(g.mL-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实测值为0.839%,理论值为0.834%,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60%,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纳米蜂胶黄酮对猪细小病毒(PPV)灭活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试验以家兔为模型动物,并以油乳剂为对照,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3组,第1~2组分别背部皮下注射0.5 m L纳米蜂胶黄酮和油乳剂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第3组为对照组注射0.5 m L生理盐水,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观察对体液免疫的影响,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并评价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蜂胶黄酮、油乳剂均能提高家兔对PPV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油乳剂提高抗体的效果好于纳米蜂胶黄酮,纳米蜂胶黄酮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细胞因子含量的效果优于油乳剂。说明纳米蜂胶黄酮能增强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建立测定黄酮含量的同步荧光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提取液的荧光强度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蒲公英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确定同步荧光法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1)判定系数R2=0.964 8,说明模型与实际结果拟合程度好,所得模型能解释96.48%的响应值改变,校正判定系数(RAdj2=0.929 5)与预测判定系数(RPred2=0.886 0)接近。2)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技术提取蒲公英中的黄酮,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250 W,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 (g∶mL)。3)同步荧光法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波长差值(Δλ)=55 nm, Al(NO3)3浓度0.2%,加入pH=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 mL,室温条件下反应50 min。在最佳测定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蜂胶乳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蜂胶乳剂的透光率和乳化黄酮含量为指标,在乳化温度50%、乳化剂用量2%(V/V)、搅拌时间2h等乳化约束条件下,探讨吐温-40与吐温-60的不同组合比例对蜂胶乳剂影响规律,确定二者的最佳比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案,分别建立蜂胶乳化工艺中乳剂透光率Y1、乳化黄酮含量Y2与乳化温度X1、超声时间X2、搅拌时间X3的数学回归模型(Y1=80.08+0.76X1+0.58X2+0.94X3;Y2=36.48+0.66X2+1.21X3),置信度均达9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航天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乙醇浓度、液料比、回流时间、超声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了航天紫花苜蓿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模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最佳工艺下提取的航天紫花苜蓿中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5%、液料比15.2mL/g、回流时间2.3h、超声时间21.0min,此工艺下黄酮的含量为10.338%。HPLC检测重现性良好,表明该试验方法设计合理,为航天紫花苜蓿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乙醇为浸提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金佛手果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171min,提取温度81℃,此时1g金佛手果、叶粉黄酮得率分别是0.404和1.292g/100g。可靠性验证实验表明,上述提取方法的优化条件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啤酒值花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该方法下啤酒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不同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对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啤酒花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明显提高啤酒花黄酮的提取率,最佳提取条件为:酶量为2 mg/g,酶解p H值为4,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啤酒花总黄酮提取量55.7 mg/g,明显高于传统提取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38.5%,并对·OH和DPPH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高于常用的抗氧化剂天然维生素C对两者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5.
欧为友 《青海草业》2012,21(1):15-19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15nm。经计算得到芦丁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8.3684×C+0.0049,相关系数R2=0.9996,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040%(n=6)和0.13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28%(n=5),样品的稳定性试验RSD为1.201%(60min)。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沙棘叶中黄酮含量测定的切实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大通县沙棘叶鲜重总黄酮含量为95.87mg/g,高于其他研究人员对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所有报道;与见报的其他植物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相比,大通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体内外试验研究纳米蜂胶黄酮抗猪细小病毒(PPV)作用。体外试验是以普通蜂胶黄酮为对照,分3种加药方式(先加蜂胶、后加蜂胶、蜂胶和病毒同时加入)加至PK-15细胞中,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实时荧光PCR检测PK-15中PPV含量,观察蜂胶黄酮对PK-15抗PPV及清除PPV能力的影响。体内试验是给豚鼠注射PPV后灌胃纳米蜂胶黄酮和普通蜂胶黄酮,检测肺脏、肾脏、肝脏、性腺及血液中PPV含量、血清中HI含量。结果显示:(1)与普通蜂胶黄酮相比,纳米蜂胶黄酮可显著抑制PPV在PK-15上生长,高浓度效果优于低浓度,3种加药方式中先加药物的效果最好;(2)高中剂量的纳米蜂胶黄酮可以显著抑制PPV在血液中复制、减轻PPV对豚鼠体重的影响、提高血清HI效价。结果表明:蜂胶黄酮经纳米化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其抗PPV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分别采用乙醇浸提技术和微波提取技术对绞股蓝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和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乙醇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h,乙醇体积分数40%,得率为4.185mg/g。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10min,微波温度70℃,料液比1:25g/mL,乙醇体积分数30%,此条件下黄酮的平均得率为4.898mg/g。微波提取绞股蓝中黄酮快速高效,可将其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促进天然黄酮的快速生产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三七花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其回流提取工艺,试验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以皂苷含量为指标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在0.008 3~0.049 6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3%(n=4),变异系数为3.4%;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将三七花粉末浸泡在10倍量的60%乙醇中12 h,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说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链霉素在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建立了链霉素在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样品用10%(W/V)三氯乙酸提取,通过冷冻离心使牛奶中残留的链霉素得到分离,再用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检定菌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链霉素在0.10~3. 2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8 1),牛奶中3种添加浓度0.20、0.80、1.60 μg/g的平均回收率为97.6%(n=9),RSD分别为1.6 %、3.7 %、1.2 %(n=3).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田七须根中皂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并优化其提取工艺,试验以皂苷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方法测定三七须根中皂苷的含量,并用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在0.008 3~0.049 8 m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1.2%(n=4),变异系数RSD为2.6%;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方法提取3次,第1次提取2 h,第2,3次各1.5 h。该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提取工艺经济、合理,可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