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0年3月15日起,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所有车站已经全面启动安检程序,在4月15号之前,全上海282座地铁车站将全部覆盖安检,共设置了530多个安检点。对乘客携带箱包行李按照"大包必查、小包抽查、逢疑必查"的原则进行,并得到了广大市民乘客的理解和支持,并推出了以"畅畅"为主角的地铁安检动画片宣传地铁安检。自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后,上海地铁不断刷新客流最高纪录,在2013年3月8日,上海地铁单日客流一举跃至848.6万人次,日客流量保持在700万人次以上。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轨道交通网络承担了全市近四成的公共交通客流,一半以上的市民首选地铁出行。面对大客流,轨道交通民警全力以赴,确保轨道交通区域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结构墙体通常采用单侧支模,但由于无法有效进行对拉螺栓安放,混凝土侧压力过大会导致结构施工中模板接缝处错缝漏浆,甚至跑模、爆模,对于模板施工带来了较大不便。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1标苏虞张路站使用三角形单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中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使车站的侧墙模板施工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地铁工程的越来越多,城市地铁基坑常处在各类建筑密集地区,周围环境比较复杂,施工难度也较大,这就要加强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技术的控制。本文以青岛五四广场站为例,分析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控制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对实际的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了杭州地铁4号线东冠路站~坚塔路站区间盾构隧道结构设计,包括区间的设计技术标准、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管片结构的详细分块及其材料的选择和技术要求,管片制造、拼装精度要求以及联络通道结构设计,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及国外某地铁线路为例,通过比对两者运营指标及运营成本费用,综合分析轨道交通运营设备传统自主维保模式与市场化委外维保模式的差异,思考传统维保模式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是地铁用来运输旅客的运输工具,它属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范畴。为了让地铁工作人员及对地铁感兴趣的人们了解地铁车辆走行部,现对大连地铁车辆走行部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发展,地铁运营公里数、列车数的不断增加,轨道交通运营方逐步把关注焦点从确保市民基本的出行延伸到如何安全、快速、高效地运送乘客。本文在对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列车新安装的第一代辅助防撞系统原理、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列车发生追尾、出轨等事故的原因,提出了对列车辅助防撞系统的应用及改进建议,以提高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疏勒河上游冻土区高寒草地NDVI分布特征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对多年冻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地温升高和活动层厚度增大,导致表层土壤含水量减少,从而对多年冻土区植被产生影响。以祁连山西段干旱-半干旱区的疏勒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冻土类型区高寒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建立不同冻土类型区NDVI和地表温度(LST)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极稳定型冻土区到季节性冻土区,NDVI呈倒“U”形分布特征;1995年以来,极稳定型和稳定型冻土区NDVI略有增加,亚稳定型和过渡型冻土区NDVI增加相对明显,植被覆盖有所增加;不稳定型和季节性冻土区NDVI减少。从极稳定型冻土区到季节性冻土区,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从热量过渡到水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地铁交通网,轨道交通的运营方式从单线独立运营逐步向多线综合运营模式转变,轨道交通网络的结构日益复杂,地上和地下轨道交通连为一体,不同交通线路运行方式与多元化,以及客流分布的时空差异等各种因素都加大了地铁运营管理的难度,实行网络化行车组织与运营成为眼下做好地铁运营工作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0.
泛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有机碳、氮库。在气候变暖驱动下,高纬度或高海拔冻土融化加速,冻土活动层冻融格局改变,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成为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效应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泛北极和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CO2,CH4和N2O三种主要温室气体通量对冻土退化及冻融作用的响应特征和影响机制,探讨了高寒地区生态系统净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的相互关系,并简要提出了目前冻土区土壤碳排放和氮转化关键过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的方面,旨在为继续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碳氮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地区地下工程建设需考虑的工程问题十分复杂,在地铁建设施工中不仅要综合考虑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及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处理主体本身的湿陷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以防治.我国地铁建设方兴未艾,但常常出现各种问题.综合研究黄土地去的各种工程地质性质对地铁施工建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2017年春节期间,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进行改造施工,直接影响客流在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分布情况,尤其是周边站点的换乘客流量大幅增加。本文利用手机大数据技术,采集人民广场站及其周边换乘站点客流数据,对比分析站点进站客流量、出站客流量、换乘客流量和不同线路换乘比例等客流特征,总结改造期和非改造期的客流变化规律。研究地铁网络重要节点故障情况下的客流换乘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今后大型换乘站点改造的客运组织提供参考,提出合理的换乘方案以及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地铁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改善地铁隧道施工环境,实现快速施工的目的,笔者以某地铁隧道施工通风为例,从方案比选、通风设计、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地铁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并对混合式机械通风在地铁隧道的成功应用进行详细说明。所采用的通风技术工艺简单、可靠、经济、高效,通风效果较好,有效地控制了空气中的尘毒污染,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害对铁路安全行车威胁很大。本文主要介绍季节性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冻害部位分类,不同冻害采用整治方法及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晁华  王当 《山东饲料》2013,(36):103
采用辽宁省铁岭地区昌图、开原、铁岭、西丰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年~2010年的冻土日数、最大冻土深度和2004年~2012年0.8m、1.6m、3.2m处的地温,分析了铁岭地区冻土的变化特征,0.8m、1.6m和3.2m深处地温变化特征,地温与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性分析等。结果表明:年平均冻土日数分别为149.0天、156.6天、161.9天、173.7天;0.8m、1.6m和3.2m深处年平均地温比较接近,均在8.1℃~10.3℃之间;昌图、开原、铁岭、西丰站0.8m处1~3月的平均地温与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性较好,且前三个站最大冻土深度与2月地温的相关最好,而西丰站则以与3月地温的相关最好,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冻土较实际气温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6.
地铁的建设多采用盾构法来进行施工建设,其施工时具有对周围建筑物、地面交通影响小、适应地下复杂多变环境等优势,同时盾构法施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地铁盾构法施工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当代轨道交通对运营管理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以地铁调度日志为背景,用ASP技术、SQL SERVER 2005为数据后台,开发了一套轨道交通调度日志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对日常调度生产日志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可用于完善对日常运营数据的管理、提高轨道交通企业运营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我国地铁建设的发展,地铁上下存在的重叠隧道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而地铁施工会引起地层的移动,导致周围道路、房屋以及管线事故的发生。本文先对国内外对地铁重叠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变形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再对地铁重叠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变形控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希望对我国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改进能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进而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有着较大优势,如果地区的路网完善,会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外出带来极大的方便,也直接关系该地方的招商引资。但是我国有超过190万平方公顷的多年冻土,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以及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地。这些地区给铁路工程的修建带来极大的不便。要想改进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就要对冻土、多年冻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围绕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地铁通信系统是满足地铁运行活动中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类信息传输的信息网络。该系统设计与施工中,以保障各子系统稳定工作为重点、通过科技与施工环节的管理避免系统间的干扰,以此实现可靠、先进的地铁通信系统建立。在地铁投入运行后,通信系统的养护维修关系到地铁的运行安全、关系到通信系统职能的发挥。针对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需求,本文就地铁通信系统的预防性养护维修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