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通过概述正交胶合木力学性能和影响因素,阐明正交胶合木力学性能模型预测分析以及正交胶合木在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并对在抗震、抗火条件下正交胶合木力学行为特征的研究进行总结。其中正交胶合木力学性能影响因素主要从物理构造特性、制备工艺、锯材种类3个方面进行综述;由于正交胶合木属于新兴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评估过程漫长且资源消耗量大,国内外学者利用有限元模拟建立力学模型,对正交胶合木力学性能进行预测,并利用层板力学性能通过模型计算正交胶合木的力学性能,有效减少了工作内容。正交胶合木在外力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主要是横向层锯材的滚动剪切破坏、胶层破坏直至最终的底层受拉破坏,而影响正交胶合木力学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横向层锯材的滚动剪切破坏。在火灾条件下正交胶合木的力学行性能主要取决于木材自身的特性,高温对层间剪切性能影响不大。针对CLT抗震行为的研究,主要利用计算机模拟地震条件对正交胶合木力学行为的影响。针对目前正交胶合木力学性能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项目提出建议,利用断裂力学及微观力学对正交胶合木的破坏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日本落叶松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为CLT在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产自辽宁清原的日本落叶松锯材为供试材料,依据层板弹性模量(8~12GPa(低)、≥12~≤16GPa(中)、16GPa(高))、层数(3层和5层)、层板厚度(15和25mm)、组坯方向(正交和斜45°)的不同共设置6种组坯方式,基于美国标准ANSI/APA PRG320-2012测试6组CLT的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以考察CLT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机械连接理论、复合层板理论、剪力类比理论和简单设计法推算CLT的等效抗弯刚度和抗弯弯矩,通过实测值验证理论预测值的精确性,筛选适宜的预测方法。【结果】层板模量和层数对日本落叶松CLT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影响显著,但锯材厚度和组坯方向对CLT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影响不显著;采用剪力类比理论、简单设计法分别计算的等效抗弯刚度值和抗弯弯矩值更加接近实测值,相对误差分别在5.0%和6.5%内。【结论】采用日本落叶松锯材制备的CLT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利用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CLT的等效抗弯刚度和抗弯弯矩。 相似文献
3.
通过资料整理,介绍了目前关于CLT防火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在木材炭化、胶黏剂性能、组胚类型、荷载条件等因素变化下,CLT防火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提出在火灾条件下CLT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研究需重点关注,今后可以将新材料运用于CLT结构中,并建立准确的CLT计算机力学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出在不同条件下不同CLT的防火性能及物理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正交胶合木是一种新型现代木结构材料。销类连接是现代木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连接形式,销槽承压强度是销连接设计的重要参数。研究国产日本落叶松正交胶合木(CLT)的销槽承压性能,旨在为CLT结构销类连接的本土化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36组432个国产日本落叶松3层CLT试件进行半孔静力加载试验,分析CLT密度、销径、螺纹、胶缝和加载角度对CLT销槽承压强度的影响,并基于试验结果评价美国NDS、加拿大CSA、Kennedy、Uibel和Blaβ(U&B)提出的4种计算方法对国产日本落叶松CLT宽面和窄面销槽承压强度预测的适用性。【结果】CLT的销槽承压强度与CLT密度呈正相关,与销径呈负相关,与螺纹没有明显关系。销垂直于CLT窄面时,加载角度0°的销槽承压强度是90°的3.06倍,胶缝处的销槽承压强度为两者的平均值。销垂直于CLT宽面时,加载角度0°的销槽承压强度明显大于加载角度90°的销槽承压强度。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销垂直于CLT窄面,加载角度为0°(位置A)时,加拿大CSA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8.37%,加载角度为90°(位置D)时,U&B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8.56... 相似文献
6.
采用NI高速采集设备构建木材声发射信号采集平台,通过铅芯折断的方式在马尾松胶合木表面模拟产生AE源。然后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5层小波分解并重构AE信号波形,进而获得AE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最后,根据信号相关性分析和时差定位方法,研究AE信号沿胶接横纹和指接横纹方向上的传播速率。研究表明,AE信号在胶合木表面传播时,AE信号中频率较低的成分在通过胶层时能量衰减更加显著,并且在胶接横纹和指接横纹方向上的传播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指出指接胶层对信号传播速率的影响比胶接胶层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在胶合木表面各向异性传播时的AE源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相似度小波重构与时差的表面AE源定位算法。首先,依据ASTM-E976标准通过铅芯折断在试件表面产生AE源,并采用NI高速采集设备构建基于LabVIEW的3通道AE信号采集平台,采样频率设定为500 kHz。其次,设计一种基于信号相似度的自适应小波重构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并重构AE信号波形。最后,依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AE信号在胶合木表面360°范围内的传播速度公式,结合AE信号的传播规律设计AE源定位算法,并产生AE源以测试定位效果。结果表明,2组胶合木表面的AE源定位误差分别为5.2%、5.3%,基于信号相似度小波重构与时差的胶合木表面AE源定位算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声发射源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唐君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2):185-186
对一种由竹材制作的三层细木工板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测试了物理力学性能并与其它竹质人造板做了比较 ,结果表明竹细木工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定位误差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因此分析过程中概念必须清楚,给出的公式必须准确.采用公差带图解法对基准不重合误差进行分析,得出计算通式,并对基准位移误差分析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12.
13.
竹集成材与常见建筑结构材力学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竹集成材和竹指接集成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几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木材(如落叶松Larix gmeinl,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及多孔砖砌体、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相比。结果表明:竹集成材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较高,抗剪强度表现良好的塑性性能,是一种综合力学性能很好的建筑结构材料,其产品不仅可在梁、板、柱等常见建筑结构中使用,也适于工字梁、桁架等复杂结构用材;竹指接集成材受指接的影响,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低于竹集成材,但已能满足一般承重类的结构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测试锯材和正交胶合木(CLT)顺纹抗压强度,采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函数进行数据拟合,利用K-S检验判断拟合优度,基于复合层板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预测CLT顺纹抗压强度。结果表明,CLT和锯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平均测试值分别为39.96 MPa和30.41 MPa;采用威布尔分布的拟合优度最高;CLT抗压强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8%以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数据预测CLT顺纹抗压强度平均值和5%分位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8%和-0.8%,具有更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竹木复合的方法来提高杨木单板层积材的力学性能,从而使其满足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的等级要求。分别利用竹束单板和竹席单板与杨木单板浸胶复合制成竹木复合层积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以及单板间的胶合性能。研究表明,竹束杨木复合和竹席杨木复合的层积材强度等级均大大超过杨木单板层积材,分别可达140E优等品、110E优等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棉秆木材复合轻质板的生产工艺条件与物理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棉秆木材复合轻质板的优化工艺条件:棉木比1.4,施胶量11%,板材密度0.7 cm3,石蜡用量3%.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竹木复合梁的研究现状,研究了竹木复合夹芯梁弯曲变形的破坏过程,运用理想弹塑性材料应力演化规律将横截面塑性区域的扩展过程分成了4个阶段,以平面假设为基础建立了竹木复合夹芯梁强度预测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分析了夹芯梁弯曲变形过程中不同时刻横截面的弯矩与最大应力之间的关系。以此模型为基础计算的3点弯曲夹芯梁各阶段的跨中挠度理论值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大误差不超过6%。图3表2参1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