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6月份,本集团属下分公司某种鸡场所饲养的黄羽肉种鸡,其中2群青年后备种鸡和2群产蛋鸡相继发生鸡新城疫,在小区域内引起流行,给肉种鸡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经及时确诊,并采用新城疫油苗+新城疫Ⅰ系同时补免及其它综合性防疫措施,使疫情较快得到控制,取得了较好成效,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这一处理措施,也为以后肉种鸡防治新城疫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寄生于鸡体内的吸虫种类很多,其中常见且危害比较严重的有前殖吸虫、棘口吸虫和后睾吸虫。1前殖吸虫病前殖吸虫病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养鸡场都有发生。常因采食浮萍、水草等,或者投喂螺蛳导致感染,主要侵害雏鸡和肉种鸡。感染率接近50%,肉种鸡群感染后比正常群产蛋量下降10%~15%。  相似文献   

3.
随着肉鸡遗传育种工作的进展,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不断加快和饲料转化效率不断提升,近年来肉种鸡在育成期越来越多见肠套叠疾病的发生。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肉种鸡饲养实践,总结了肉种鸡育成期肠套叠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生原因,期待广大肉种鸡同行能够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是我国家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肉种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对于肉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养殖环境条件,其中包括养殖环境的光照条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肉种鸡养殖完善的设备设施等.本文将对肉种鸡规模化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旨在为肉种鸡的健康养殖以...  相似文献   

5.
肉鸡大肝脾病(BLS)是肉鸡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性成熟后的肉种鸡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肉种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脾脏和肝脏肿大,产蛋减少,死亡率增加。组织学变化表现为先出现淋巴细胞增殖期,再发生淋巴细胞样坏死。该病的病原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倾向于认为是一种病毒,但是目前还未分离到确切的BLS传染因子。一、大肝脾病的发生情况本病的报道最早见于1980年,当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肉鸡群中发生该病,根据病变特征将其命名为大肝脾病。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的养鸡地区都有该病发生,导致肉种鸡产蛋量下降及肉种鸡品质…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生产是提升肉鸡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对保障肉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白羽祖代肉种鸡主要源于国外进口,当引种受限,引种费用剧增,供给父母代的数量较少时,种鸡生产者往往会采用强制换羽措施,延长肉种鸡的创益时间。强制换羽是恢复种鸡产蛋活力,以及提高种鸡繁殖性能的一种程序方法,但在实际生产中肉种鸡强制换羽的效果有时并不理想,故系统地了解肉种鸡强制换羽技术对于广大肉种鸡生产者来讲意义重大。文章在定义强制换羽概念的基础上,回顾强制换羽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优势,概述肉种鸡强制换羽的关键点,并探讨强制换羽的负效应及调控措施,旨在为提升肉种鸡强制换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好坏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生产实际中应按照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为种鸡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按照逐渐增加料量的程序饲喂种鸡,正确管理好鸡舍环境,使鸡群获得均匀的生长发育,为种鸡群达到性成熟做好准备。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肉种鸡体重和体况的正确控制和监测,确保肉种鸡的生长发育对于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2012年春节后,北方的白羽肉种鸡和两广的三黄种鸡为主的限饲种鸡普遍出现了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调查认为长期低温、潮湿和通风不良是引起种鸡群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经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后多数鸡群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1流行特点1.1一般发生在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并且在同一个区域,大多数鸡群都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芦花鸡J亚群白血病的综合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89年,Payne[1]及其同事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禽J亚群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typeJ,ALV-J)。最初ALV-J主要引起成年肉鸡以骨髓细胞瘤为主的白血病,感染鸡群发生肿  相似文献   

10.
啄癖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多因营养代谢紊乱、日粮营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不平衡引起,而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养密度太大、环境潮湿、闷热、舍内氨浓度高、光线过强、垫料管理不当等也可引发啄癖。禽啄癖多发生于肉种鸡和蛋种鸡的饲养中,平养鸡多于笼养鸡。一、种鸡啄癖发生的规律对于种鸡来讲,在同样的饲养模式下,同样的管理方法和营养供给情况下,肉种鸡较蛋种鸡多发。1.种鸡啄癖发生的日龄若管理不当、日粮质量不可靠,不论什么阶段的鸡均可发生。2.种鸡啄癖发生的季节通过了解和实践证实,啄癖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尤以冬季…  相似文献   

11.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 ,为预防猝死综合症( Sudden death syndrom,SDS)所需要的磷与钾量远高于其他生产过程所需量。建议 2 0~ 2 8周龄肉种鸡日粮至少应含钾 0 .65 % ,可消化磷0 .40 %。在过去 1年中 ,许多营养学家就肉种鸡的磷需要量作过综述。 Reddy( 2 0 0 1 )指出 ,0 .1 %的非植酸磷能保持肉种鸡最大生产性能和种蛋最大孵化率 ,而要维持最大骨骼强度 ,这个数字应为0 .2 %或 0 .3%。Wilson建议用非植酸磷代替植酸磷。 SDS多发于成年肉种鸡群中 ,尤其是那些大型肉种鸡品系 ,目前 ,大型肉种鸡约占世界肉鸡市场的 5 0 %。 SDS在 2 0世纪 8…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较高 H I抗体水平并经过了多次的鸡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一群开产艾维父母代肉种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制经过。通过该群鸡新城疫的防制实践,论述了具有较高 H I抗体水平鸡群在发生新城疫时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AA肉鸡关节型葡萄球菌病诊治何彦春,赵卫军(甘肃省张掖地区种鸡场)1993年3月某鸡场饲养的一群AA父母代肉种鸡,开产前发生一种以关节肿大、发热、跛行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诊断为鸡葡萄球菌病,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群种鸡育雏育成时密闭式鸡舍笼养,至1...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生长性能的选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和种蛋的孵化率并没有取得同样的成效,相反,繁殖性状却呈下降趋势。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肉种鸡的生产率呢?长期以来,以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胴体性状为主的肉用仔鸡品系的选育,导致了繁殖性能的下降。目前,肉种鸡的产蛋率、种蛋的要精率和孵化率都比较低。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根据繁殖性状自身的特点,对肉种鸡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孵化率和受精率的方法。但很少考虑种鸡口粮和其他管理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最近,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学的E.…  相似文献   

15.
在家禽的饲养中,肉种鸡是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对其饲养管理的各个因素加强重视,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有效控制,对于保证其养殖效益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提高肉种鸡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其他家禽养殖,肉种鸡养殖有着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要求养殖系统性、精细化。部分养殖户在发展肉种鸡养殖过程中不注重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普遍存在技术空缺,很容易造成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生,影响肉种鸡正常生长,最终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该文在总结以往养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新城疫对于任何—个鸡场来讲都不陌生,虽然每个肉种鸡场都把新城疫的防疫工作放在了首位,但还是免不了发生该病。现就黑龙江省某肉种鸡场饲养的一批肉种鸡发生新城疫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提高AA肉种鸡均匀度的综合措施温元臣阎庚华孙凤发(黑龙江省青年农场·150050)均匀度是肉种鸡育成期重要技术指标,它是育成期限饲效果检验。均匀度高的鸡群,开产一致,上高峰快而突出又持久,使鸡群多产合格种蛋,为提高AA肉种鸡均匀度,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洁  李新莲 《中国家禽》2002,24(10):38-39
夏季高温会给临产的或高峰前的肉种鸡群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后果.目前,除了通过育种技术来提高肉种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以外,仍要靠一系列的管理和保健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列举以下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增光 《水禽世界》2000,14(4):25-27
20世纪末叶 ,肉种鸡群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 (AvianLeukosisVirus—Jsubgroup ,ALV—J)感染。这种最早在 1991年由Payne博士发现于英国的传染性肿瘤疾病 ,近年来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肉种鸡群中发生 ,给世界肉鸡业造成重大损失。本文谨就文献阅读及笔者见闻 ,作一简要综述。  1 病原和病性研究表明 ,引起这种新型禽白血病的病毒与过去已经发现的ALV亚群A、B、C、D、E中的任何一种都不相同 ,故被单独命名为ALV—J亚群。和其他亚群的禽白血病病毒一样 ,J亚群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