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赵和涛 《农业考古》1994,(4):218-221,228
我国当代茶业科技发展述略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赵和涛由于茶业科技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我国茶文化不断发展,茶业科技也取得了辉煌成就。目前,我国已有省级以上茶业专业研究所17个,高等院校茶叶专业10来所,中等专业茶校12所,拥有各类茶业专...  相似文献   

2.
唐代贡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唐代贡茶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广智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其西南丘陵山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业发源地,而且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贡茶产制历史悠久。但贡茶制的形成却始于唐代。这些对推动茶事活动,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和促进茶业发展均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世界茶事传播与发展作出...  相似文献   

3.
李昕升 《古今农业》2014,(2):114-116
正茶文化是中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农业遗产中具有中华民族烙印,并能强烈展现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遗产资源。茶文化诞生在先秦时期,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弗兰克林·哈瑞姆·金(F·H·king)在其著作《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中认为茶业是中国的伟大产业,与蚕桑业的重要性并驾齐驱,他在书中认为中国的茶文化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4.
范增平 《农业考古》2003,(4):291-297,301
一百多年来的台湾茶文化发展史与茶业市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茶文化活动大部分是商业性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产茶大省,在世界茶叶市场中占据独特地位。从荷占与明郑时期、清朝时期、日据时期、战后时期等4个历史阶段,系统梳理台湾茶业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茶文化随之变迁的总体风貌。认为品质的不断提升是台茶行销世界的重要原因,台湾茶文化发展轨迹同茶叶国际贸易命运息息相关,两者又受台湾历史和政治局势的深刻影响,与大陆茶文化同根相连,又别具地域特色。台湾茶业在外销不振的情况下,通过社会各界倡导的茶文化自觉,实现了内需市场的发展,这给大陆茶业以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叶历史悠久,先秦典籍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一些有价值、有影响、有生命力的茶书辉映着前行的茶叶之路。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林林总总的茶书之中,还没有一部包容量大、复盖面广、系统反映古代茶书和古籍中茶文化资料的大型权威性著作。由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长陈彬藩教授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观》编委会主编、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教授和香港著名实业家、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第一副理事长关博文先生任副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正是顺应世纪之交茶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容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哲学、社会学、文艺学、宗教学等多门类的学科。在经历了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后,中国茶文化带着全部的文化密码,横陈在我们面前。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茶文化是那样的深沉和凝重,在它的广安和无限丰富性面前,我们难以估量出那沉甸甸的分量。而破解这些文化密码的按钮,就深藏在中国茶文化典籍文献之中。这些典籍文献如实记载了中国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杨小泽茶文化旅游是将茶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的新型项目,是以得到茶业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化旅行。进入90年代以来,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养...  相似文献   

10.
叶静 《农业考古》2004,(4):62-63
2004年5月1日,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隆重开幕。本届茶文化节由《中华儿女》杂志社、婺源县人民政府、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婺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以“展茶乡风采,会四海宾朋”为主题,在为期半个月的节庆时间,举办了国际茶文化论坛、国际茶艺汇演、茶文化节纪念碑揭碑仪式、无我茶会、名茶展销会和婺源茶业发展战略座谈会、茶乡名人詹天佑精神研讨会等10项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献资料是深入研究的基础,前人的著述是当代发展的借鉴,历史的积淀是未来社会的根脉。──摘自《〈中国茶文化经典>前言》一千二百年前,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部茶著——唐代陆羽的《茶经》诞生了。作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开山之作,《茶经》曾被后世的中外茶文化研究者奉为经典,陆羽也被誉为茶圣。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由高级农艺师、著名茶文化专家陈彬藩教授任主编、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余悦研究员和香港企业家。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关博文先生任副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奉献给海内外…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浅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茶文化浅说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詹罗九茶是原产于中国的常绿饮料植物,它的"根"不仅扎在中华大地的天然沃土中,还深深地扎在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土壤",孕育出"茶文化"的硕果。中华茶文化的奇丽景观,是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一文化通常...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种植和采食饮用的国家。所以我国的茶文化是历史悠久且内容丰富的,是值得向世界推广宣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却停滞住了发展的脚步。实际上政府给予了茶文化相当好的发展机会,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正是我们推广中国茶叶茶文化的好时机。所以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一名外语系学子应当如何弘扬和跟进我国的茶业。  相似文献   

14.
振兴郎溪县茶业经济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在飞  李宏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82-183,236
阐述了郎溪县茶业发展现状以及制约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振兴郎溪茶业经济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从改良茶园、发展茶文化等方面,阐述了郎溪县茶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在经历了唐代初兴、宋代发展、明清鼎盛这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之后,才有了今天茶文化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总体而言,明清时期是中国茶文化蓬勃发展、逐步进入鼎盛的时期,直到清代晚期之后才盛极而衰。在这一时期,国家的茶业经济相当繁荣,茶叶产区进一步扩大,尤其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3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市名山区隆重开幕,吸引了超过700家国内外茶业企业参与。在茶业交易会展区,专门设立了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韩国等富有各自国家特色的国际茶叶展区。开幕当天,除了传统的茶文艺演出外,还特别增加了2015年米兰世博会茶火炬传递活动。本届茶文化旅游节将举办2015茶业交易会、中国茶产业发展圆桌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举办茶文化论坛,并召开婺源茶业发展战略座谈会,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欣喜之余,我作为一名从事茶叶生产、经营20多年的茶人,也想就茶文化与茶叶的话题谈一些看法,以供专家们参考,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种茶法》是清代著名农学家江志伊撰写的全面反映和总结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书,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清代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通过对《种茶法》中种茶技术等内容以及清代茶业种植技术的介绍,以期引起茶文化研究者对清代茶叶种植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并且繁育茶树的国家,当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产生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茶在中国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茶产业发展缺乏知名品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茶业发展收到严重的制约。本研究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以海南茶品牌开发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研究,希望藉此为海南茶业品牌的开发以及发展提供借鉴,推动海南茶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茶文化旅游发展谫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清荣 《农业考古》2005,33(5):173-179
乡村茶文化旅游有着独特的旅游价值,它对于茶业经济的发展,茶农收入的增加,茶文化的弘扬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不同特点,找准合适的发展模式,切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江西婺源“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开发模式借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