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波塘乡、荔村黄道才等六户农民于1984年冬联合标包“七寨山庄”,奋发图强,开发荒山,治山造林致富。两年造林四百九十六亩,种上玉桂、杉、松、竹、果等林木;育苗九亩三分;抚育玉桂、八角、杉、竹林四十亩,用材林、经济林同时并举。还开展  相似文献   

2.
盱眙县大念山区开发“板栗经”李荣锦盱眙县将山区开发纳入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经济林果,高唱“板栗歌”,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灭荒致富的积极性,大大加快了全县荒山绿化步伐。盱眙县是我省荒山造林重点县,1992年底全县有荒山5.79万亩。为...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们在伏牛山腹地西峡县陈阳乡采访过程中,看到农民致富的目光由人均不足半亩耕地,转移到人均38亩荒山荒坡上,纷纷营建林果基地,成了山乡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荒山承包热“公证” 长年沉睡的荒山如何充分利用,陈阳乡采取公开拍卖承包和司法公证的办法,使荒山开发增值和合理流动。农民符景勋、符道伍、王付华合伙以20000元竟标价格购得1000亩荒山使用权,然后又分别花几百元办  相似文献   

4.
北流县华东乡把全乡的山地作为一个大林场,实行乡、村、组、户四级联办,调动了干部群众绿化荒山的积极性。华东乡领导班子吸取多年造林的正反经验教训,顺应乡情民意,从去年春季起实行乡、村、组、户四级联办林场,把全乡的36551亩山地作为一个大林场经营。他们的作法是,在林业“三定”基础上,实行“四级”联营。乡设总场,村设分场,组设林区,全乡农户都是场员。由乡、村根据本地实际,统一规化树种配置,制定绿化程序、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摘荟萃     
多层次多形式联合办林场湖北省来凤县多层次多形式联合办林场,较好地解决了对偏远荒山的开发造林问题。目前,他们联合办林场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一是县木材公司和乡、村政府与农户联办林场,二是国营林场向四周辐射,国营林场与集体林场联合办基地,三是乡、村牵头与农户联办林场,四是分户造林,联合起来组织专班管理。 (摘自《湖北林讯》)  相似文献   

6.
鲁山县深山区的鸡冢乡盛产名贵中药材辛荑、杜仲,其品质居全国前列,俏销国内外。去年,乡党委、政府对全乡11个行政村宜林荒山的土壤结构和气侯条件进行了科学分类和研究,提出了“抓住经济林、一业可脱贫”,“春秋冬三大干,常年不断线”的战略方针,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工程来抓,强力开发“3311”经济林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达到人均经济林木300棵,实现林果业人均收入超千元,全乡林业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一年来,全乡共造经济林1.2万亩,种植辛荑、杜种、板栗等经济林木65万棵,人均新增60棵。速生丰产基地8个,培育、扶持科技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怀柔县碾子乡荒山租赁实行“三奖”农民租山踊跃@王瑞芝  相似文献   

8.
临桂县中庸乡三联村公所桐木村青年农民李社胜,在经济大潮中,把致富的立足点放在开发荒山上,几年来,给1800多亩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并荣获1994年全区造林绿化“劳动模范”称号。今年40岁的李社胜,自1988年开始,利用林业部门的开发性贷款承包集体荒山,当年造林20O多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初战告捷,李社胜开发荒山的劲头大增。他与集体再次签下了30年的承包合同,将远离村寨十多公里的集体荒山1600多亩承包下来,办起了全县最早的一个个体林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李社胜不愧为钱心…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省上确定石泉县古堰乡为荒山综合开发治理试验联系点,县委、县政府按照试验课题的要求,选择荒山面积较大、经济基础较好的两村八组进行试点,开发治理荒山2600亩,形成了“头戴松杉,腰缠果桑,脚踩良田”的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治理样板,然后向面上推广。截止1993年底,古堰乡4.8万亩荒山已开发治理3.6万亩,占应治理  相似文献   

10.
1995年,28岁的陈云碧辞去了重庆市开县中药材公司技术员工作,偕同丈夫回到家乡——四川省宣汉县自由乡罗盘营山区,从事荒山开发。八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她创办了绿色产业,积极推广观光林、药业、生态旅游,被当地群众誉为“绿色之星”,并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四川省劳动模范”等殊荣。 “人,是在最需要他的地方才有价值。”这是陈云碧的人生观。她常说:“家乡的成片荒山需要我,自己有信心让荒山披上绿装”。1996年春,自由乡召开“四荒”  相似文献   

11.
双塔区他拉皋乡,是辽宁省朝阳市北郊的一个山秃、水贫、地瘦、人穷的穷乡。1993年以来,一场“绿色革命”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花果飘香的大扁杏园,成了村民的绿色金库。 1993年,双塔区林果局决定在他拉皋乡建设万亩大扁杏经济林。乡党委、政府借此机会组织人员开展“发展大扁杏,治山致富”的大宣传大讨论,讲典型,算经济账,使全乡人民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92年杞县林业局成立了杞县经济林有偿技术承包集团,从各乡(镇)村站挑选了153名农民技术员,组建了23个承包小分队,签订合同100份,面积2000余公顷。白天承包小队指导群众修剪果树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晚上举办培训班,受训群众达2500人次。柿元乡黄庄村6.67公顷苹果园,通过技术承包,92年亩产达200公斤,预计今年可达500公斤。为改良品种老化,林业局在平域乡孙府寨村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办形式,投资5万元,建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会昌县小密乡杉背村乌石下村小组农民邓寿清,自1990年以来,带领全家开发荒山办起家庭林场,植树造林500亩,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在他的带动下,全乡涌现出一大批造林大户,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1%,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称号。  相似文献   

14.
今天,平顶山市湛河区部分经济意识强的农民已不再满足于的把钱存进银行获得利息,而是竟相转向“绿色储蓄”,出现了以个人、集体、入股台作等形式投资林果业生产的热潮。 该区林业部门在稳定林果产权、面积的同时,因势利导,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引导农民发展“科技型”高效林果生产。农民则纷纷“借梯上楼”。据统计,近几年该区所辖两个农业乡,每年约有百万元资金投入到荒山、闲地的开发之中,用于发展林  相似文献   

15.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以来,临夏县委、县政府就把退耕还林工程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持生态平衡有机结合起来,以花椒经济林建设和荒山荒坡绿化为重点,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讲求实效,有利群众”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潜山县实施“135”绿色工程(一年完成丘陵地区1.8万亩荒山造林和5万亩疏林补植任务,三年消灭山区荒山14.5万亩,五年完成所有荒山和四旁隙地、林中空地、城镇街道四旁的造林绿化任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1.99%,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595349立方米。此后,潜山县又借“林业二次创业”之机,进行大面积低产林改造、经济林营造,使经济林增加了2024.2公顷,竹林增加了1238.5公顷。经济林中主要有板栗、银杏、杜仲、茶叶、桑、厚朴、核桃、柿、三桠、猕猴桃、漆树等。丰富的森林资源使各地充分利用优势,积极发展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林业规模经济。例如,天柱山旅游业已经成为潜山的支柱产业;龙潭乡引导农民发展毛竹产业,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竹乡”;杜埠乡大力发展栗茶桑,已经形成规模,初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县还积极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兴办林产品加工企业和集贸市场,目前,全县已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较大规模的木竹交易市场3个,一定规模的林业加工企业86个,其中有6个企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200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1亿元。但是,当前林区...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广大农村,开发荒山建立经济林基地培育长效财源的做法值得提倡。但个别地方不经科学论证,盲目地对荒山实行砍光、烧光、挖光的“三光”开发方式实在令人担忧。 今年夏秋之交,豫西某村山洪咆哮,500亩刚建成的茶叶“基地”由于植被被扫光,茶叶树苗生物配套设施又没跟上,山体滑坡。造成当地居民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田地被毁。这是大自然给盲目开发者的一次重罚。  相似文献   

18.
我市位于安徽东部,地处江淮丘陵,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境内岗丘起伏,平原较少。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开发经济林热,由于种种原因很少保存下来,造成很大的浪费,挫伤了农民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1993年我市基本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了开展林业第二次创业,发展一优两高林业,近年来在全省上下又掀起了经济林热,方兴未艾,对此,笔者就我市经济林开发谈点认识。1我市经济林的现状与评价据统计全市现有经济林约2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8%。其中板栗6.2万亩,杜仲1万亩,山楂0.1万亩,这些经济林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主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省经济林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充分开发山区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早日实现“把云南省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本文着重分析云南省经济林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探讨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20.
6年前,津市市灵泉乡七家村村民杜慎泽,带领全家3口人,在本村边远的八哥岭荒山上安营扎寨,5年营建100亩果园,走上了兴林致富路,人称八哥岭上“新愚公”。八哥岭地处三乡四村交界处,社会治安复杂,乡、村两级曾多次造林,累遭失败。曾担任过该村支部书记的杜慎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9年,他辞去支部书记职务,主动承包开发八哥岭。当时有人笑他“快“岁的人了,出什么风头?”可是,社慎泽暗暗下定“不贷款、不愿工、个声张、不泄气”的决心,立下了“艰苦创业五年整,百亩荒山绿成荫,不出成果不下山,荒山不绿不见人”的豪言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