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In acid precipitation area of Chongqing suburb the average of Hg in soil rose from 0.158mg/kg in 1984 to 0.20mg/kg in 1989,and Hg content of crops grown on these soils increased too.Both soil and vegetable Hg came mainly from power plant emission.which caused Hg and acid precipitiation pollution in environment and the Hg pollution of water,crops and milk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2.
砷污染土壤的作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许嘉琳  杨居荣  荆红卫 《土壤》1996,28(2):85-89
生长在砷污染土壤中的作物,其叶绿素的合成及酶促作用受到抑制,土壤的酸碱反应,氧化还原状况、机械组成以及污染物来源及其持留时间等对砷的溶解度,吸附强度,存在形态均有影响,从而影响到砷的剂量-作物效应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特征,重金属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实际进展,展望了今后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方向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稻系统中不同铅浓度下(CK,100,300,500,700,900 mg/kg)2种水稻土壤的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水稻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铅处理时,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及水稻生物量有一定的激活效应,而当铅浓度超过500 mg/kg时,多数指标转为抑制作用,其影响程度受土壤性质(如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等)制约。水稻叶绿素含量在黄松田水稻土中开始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到铅浓度达700 mg/kg时出现峰值,然后随铅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黄红壤水稻土中变化差异不明显。铅处理诱导了水稻中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缓慢上升。种植水稻比未种水稻具有较高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揭示了水稻生长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在土壤—铅—水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和水稻生理指标是较好地反映铅污染的敏感指标,并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大小因土壤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5.
有效微生物群(EM)对几种作物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留松  李振高  潘映华  吴胜春  俞慎 《土壤》1995,27(4):219-221
本文研究了EM对玉米,小麦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与有机肥混施对3种作物有一定的节氮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卞永荣  朱波  程虎  谷成刚  宋洋  杨兴伦  王芳  叶茂  蒋新 《土壤》2019,51(1):107-112
稻米对甲基汞的累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本文通过施用厌氧腐熟有机肥的盆栽试验,探讨有机肥施用对水稻中汞-甲基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水稻土中甲基汞含量显著增加,对照(10.43μg/kg)1%豆饼粉肥(16.80μg/kg)1%鱼粉肥(24.10μg/kg)2%豆饼粉肥(33.53μg/kg)2%鱼粉肥(38.46μg/kg),可能是施加有机肥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了酶活性,导致水稻土中甲基汞含量增加。有机肥施用后,水稻不同部位总汞累积差异显著,根部最高(2 812.83μg/kg),其次是糙米(336.78μg/kg)和茎叶(300.44μg/kg)。有机肥施用后,水稻不同部位累积甲基汞的能力不同,表现为糙米(180.06μg/kg)根(59.71μg/kg)茎叶(38.97μg/kg)。不同有机肥的施用均增加籽粒中甲基汞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增加量表现为1%豆饼粉肥(16.1%)1%鱼粉肥(19.3%)2%豆饼粉肥(41.5%)2%鱼粉肥(57.9%)。同时稻米中甲基汞含量与水稻土中甲基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有机肥施用增加汞污染土壤水稻中汞与甲基汞累积,其可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稻菜轮作下不同浓度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稻菜轮作体制下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菜收获后,不同浓度汞处理后土壤各微生物学指标和酶学指标均表现为在较低浓度汞处理(<2 mg/kg)时有促进作用.在较高浓度汞处理(≥2 mg/kg)时表现出抑制作用.综合比较,土壤代谢商是对汞处理比较敏感的微生物学指标.青紫泥不同浓度汞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大于小粉土.脲酶是对土壤汞胁迫比较敏感的生化监测指标.且汞对小粉土脲酶和脱氢酶活性的生态毒性强于青紫泥.  相似文献   

8.
酸沉降地区土壤—蔬菜系统中汞污染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9.
以冬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不同外源汞施用量对土壤和小麦的汞污染、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施入量的增加,土壤全汞和有效汞含量逐渐增加,使小麦吸收汞增加。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有效汞与小麦根、茎叶、籽粒吸收的汞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效态汞含量逐渐减少,继而降低小麦对汞的吸收。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肥施用量与土壤有效汞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肥对土壤有效汞的抑制效果以低汞高有机肥处理效果最为显著,苗期达到58.94%,收获期达到62.29%。有机肥施用量与苗期低汞处理下小麦茎叶和根部汞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期的所有汞处理下小麦茎叶、根部和籽粒汞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在低汞处理,施用有机肥完全抑制了土壤中汞向籽粒中转移。所有处理小麦各器官汞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  相似文献   

10.
Cd-Pb复合污染在土壤-烟草系统中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复合污染对烟草生长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在土壤-烟草系统中迁移、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元素交互作用特别是Cd、Pb两元素复合作用影响了烟草的正常生长发育,株高比对照减少了17.70 cm,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烟草减产38.44%,而五元复合污染对烟草的生长影响很小。Cd元素在H5不同处理重金属处理的烟草叶部累积的浓度大小顺序为:五元素>两元素>单元素,而对Pb元素则表现为:单元素>两元素>五元素,特征刚好与Cd元素相反。元素交互作用时,Pb元素的存在促进了烟草对Cd元素的吸收,而Cd元素却抑制了烟草对Pb元素的吸收;Cd、Pb元素大部分集中于烟草的茎叶,尤其是Cd元素比Pb元素更易向地上部迁移。  相似文献   

11.
紫色土容许侵蚀量的定位试验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容许侵蚀量(T值)是土壤侵蚀程度分级和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的基础。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用Barth模型估算的成土速率,与田间测定值比较,总体上明显偏小;而且,它所确定的成土速率主要与径流量相关(R=0.6396,P=0.0504)。田间测定的成土速率,在不同的条件下差异明显,并都反映出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田间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并分析转换,确定四川丘陵区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紫色土的T值为1200t/(km^2&#183;a),遂宁组的T值为800t/(km^2&#183;a)。  相似文献   

12.
以磷为主要限制因素,研究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sajiaoLewin)—杂交水稻(O.sativaL.)所组成的实验体系在不同供磷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作者设计了含可溶性有效磷、含磷矿石粉和不含磷的三种藻类培养基,培养基中的沙角衣藻分别以见光和黑暗培养进行对比实验,并以不加沙角衣藻的平行实验组作为参照。培养两周后记录培养基中的沙角衣藻的活藻生物量、有效磷浓度和水稻的植株高度增长率以及水稻中的含磷量。其中,全磷培养基和含磷矿石粉的无磷培养基中杂交水稻正常生长,而且沙角衣藻生物量、培养基有效磷浓度均较实验前有所增长;而其他实验组水稻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磷表征。研究结果发现,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沙角衣藻从矿石磷中释放的可溶性的有效磷可以同时供杂交水稻和沙角衣藻使用,使二者在同一环境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坡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下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分布,为减少土壤流失和改进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以曲水河小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DEM、土壤、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分布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1)该流域土壤保持总量为1.10×107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84.74t/(hm2·a),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2)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总体呈现从河谷阶地逐渐向周边丘陵坡地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3)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区、8°~25°的坡度区、耕地、钙质紫泥田区和红棕紫泥土区应为土壤保持工作的热点区域。[结论]不同坡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差异显著,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提高植被覆盖和采取土壤侵蚀防治措施提高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植物多酚(PP)和低分子量有机酸(LMWOA)对土壤铁形态转化有重要影响。以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用2种PP(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芦丁)和2种LMWOA(即柠檬酸和草酸)溶液浸提供试土壤,测定其可溶铁(Fes)、游离铁(Fed)、活性铁(Feo)、络合铁(Fep)含量,探讨了PP与LMWOA对紫色土铁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PP与LMWOA各自单独作用均能使酸性紫色土Fes增加、中性紫色土Fes减少;对于石灰性紫色土,PP会促进其Fes增加,而LMWOA作用相反。EGCG与LMWOA联合作用,在酸性和石灰性紫色土上均表现为LMWOA通过促使本应转化为Fes的转化为Fep而掩蔽EGCG对铁的溶解作用;芦丁与LMWOA联合作用,在酸性紫色土铁的溶解上表现为协同效应,在石灰性紫色土上则表现为LMWOA会抑制芦丁对铁的溶解作用;对于中性紫色土,PP与LMWOA联合作用可促进Fed向Fes转化而削弱PP对铁溶解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铅污染对青紫泥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微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土壤代谢商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有关。脱氢酶活性是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其活性的重要敏感性指标之一。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铅添加水平(200~1 200 mg/kg)对青紫泥田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基础呼吸作用、土壤代谢商、土壤脱氢酶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青紫泥田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基础呼吸作用随铅浓度升高而加强。土壤代谢商随培养时间延长变化趋势不同。外源铅胁迫下土壤脱氢酶活性随铅处理浓度升高明显受抑制。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铅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脱氢酶在不同培养时期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以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传统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园清耕及间作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两个处理,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土层(0—5 cm,5—10 cm,10—20 cm及20—40 cm)的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氮(SMBN)、4种土壤酶活性、有机碳(SOC)和全氮(TN)等指标,从土壤微生物碳、氮及酶活性的角度探讨间作白三叶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白三叶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和全氮的利用效率,其作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表层土壤效果更为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极显著相关或显著性相关。苹果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酶活性能敏感响应生草间作,可以作为评价果园生草对果园土壤影响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紫色土区植物篱对坡面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的形成和植物营养的转化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土壤肥力和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通过土壤微生物量测定,研究新银合欢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地农耕地、经济林地2种土地利用方式及10°,15°坡度下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银合欢植物篱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植物篱对经济林地小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作用总体上大于对农耕地小区的,同时对10°农耕地的影响作用总体上大于对15°农耕地的;下坡的三大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平均含量明显比上坡的多,下坡距离植物篱带最近采样点处三大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比其他采样点的多。表明定植新银合欢植物篱有利于减少土壤肥力衰退,有利于土壤碳、氮素固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全膜覆土穴播方式可明显增加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除自生固氮细菌)以及微生物量C和N。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全膜覆土穴播方式和全膜不覆土穴播方式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平均提高32.07%和10.23%,31.27%和10.57%,44.56%和26.51%;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分别平均提高32.54%和37.80%,79.20%和107.22%;微生物量C和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29.90%,20.68%%和29.41%,18.02%。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整体从小麦返青期开始升高,到拔节期或抽穗期达到峰值,生长后期有所下降。[结论]全膜穴播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土壤随土层的加深呈减少的趋势。全膜覆土穴播方式有利于冬小麦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这一区域问题,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基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节水稻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差异显著;节水稻作模式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增殖,但抑制了真菌的增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显著增加,以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最佳,说明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杜薇  朱一波  张晓  耿玉清  林平 《水土保持通报》2016,36(3):358-362,368
[目的]探讨沙地添加木醋液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为沙地土壤生物学质量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植草培养法,以添加自来水为对照,对沙地添加不同稀释倍数(200,150,100,50,20)木醋液后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和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向沙土添加木醋液可以显著降低土壤pH值,显著提高土壤易氧化碳、土壤水溶性碳氮、土壤可溶性酚以及无机氮的含量。在添加木醋液稀释高于50倍范围内,随木醋液稀释倍数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增加以及β-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提高。添加稀释20倍的木醋液,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β-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有所降低。在高于20的稀释倍数范围内,随着施用木醋液稀释倍数的降低,α-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显著增加的趋势。[结论]添加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会影响沙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