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红一号又名阿萨姆长叶,是广东省茶科所从印度阿萨姆种中经单株选育而育成的无性系品种,属乔木型大叶种,树姿开展,顶端优势强。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①萌芽期早,在广东英德地区一般3月下旬开采。②发芽密度大且育芽能力强,芽叶黄绿、粗壮少毫,一芽三叶长10.3cm,一芽三叶百芽重134g。③丰产性能好,亩产干茶可达200kg以上,比云南大叶群体增产18~43%。④芽叶内含物丰富,制红碎茶品质优异,成茶外形乌润,香气高长,滋味浓强鲜爽,汤色、叶底红亮。⑤抗病性强,扦插  相似文献   

2.
张永仟 《茶叶》2006,32(4):200-201,242
用复旦I号200倍、300倍、400倍三种浓度对龙井43品种茶树进行喷施,观察茶芽萌动情况,测定一芽一叶比例、百芽重及产量,结果表明复旦Ⅰ号能明显促进茶芽早发、提高一芽一叶比例和百芽重、从而提早开采和提高产量,合理喷施复旦Ⅰ号生物制剂叶面肥,对于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茗丰等4个长沙地区主栽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在单行双株和双行双株两种不同种植规格下树幅、一级和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直径、发芽密度、一芽二叶节间长及百芽重等产量性状,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规格下茗丰一芽二叶节间长最长,一芽二叶百芽重最大,一二级分枝数和一芽二叶百芽重无显著差异,双行双株单位面积产量大于单行双株,说明茗丰适宜双行双株栽植;福云6号在一二级分枝数、一芽二叶节间长及百芽重、发芽密度、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双行双株均显著优于单行双株,说明福云6号适宜双行双株栽植;尖波黄13号树幅最大,发芽密度最大,在树幅和一二级分枝方面无显著差异,一芽二叶节间长和一芽二叶百芽重单行双株都显著大于双行双株,而且单行双株单位面积产量大于双行双株,说明尖波黄13号适宜单行双株栽植;福毫树幅最小,百芽重最小,发芽密度较小,一芽二叶节间长单行双株比双行双株长,单、双行的一、二级分枝数无显著差异,发芽密度无差异,单行双株单位面积产量大于双行双株,说明福毫适宜单行双株栽植。  相似文献   

4.
川茶6号是以崇庆枇杷茶群体种中的优良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比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川茶6号萌芽早,芽叶较肥壮,产量高;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鲜叶含水浸出物45.62%、茶多酚19.37%、氨基酸4.02%、咖啡碱3.93%,适制红茶和绿茶;抗寒能力强,适合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5 )渝茶一号 :小乔木中叶类早生种。芽叶黄绿 ,叶质柔软 ,抗旱、抗虫能力强。制绿茶墨绿显毫 ,栗香高长 ,汤色黄绿明亮 ,滋味甘爽 ,叶底黄绿明亮 ,是一个适制名茶 (芽茶 )、绿茶、红茶的良种。( 6 )渝茶二号 :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种发芽整齐 ,芽头密度大 ,芽叶嫩绿 ,叶质柔软茸毛多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制绿茶汤色黄亮 ,香气纯正 ,滋味醇厚 ,叶底显毫 ,适制高档名优绿茶。( 7)平阳特早茶 :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芽叶生育力强 ,持嫩性强 ,产量高 ,抗逆性强 ,适制龙井、炒青、碧螺春等。( 8)福选 9号 ;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  相似文献   

6.
英红10号属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省内多点试验表明,其适种区域为北纬20°-40°,东经110°~113°,极端低温-3.2℃的地区种植。该品种芽叶内含物丰富,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及茶黄素等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云南大叶群体种:制红茶品质优.香气高锐带花香,滋味浓鲜,汤色红亮,综合品质比云南大叶种高4...  相似文献   

7.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8.
茶树新品种信阳10号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培  吕立哲 《茶叶》1994,20(3):8-11
信阳10号是从信阳群体中选育出的茶树无性系新品种.经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色绿,它光泽,叶形长椭圆,一芽三叶百芽重41.0克,鲜叶氨基酸含量3.29%,茶多酚22.46%;单产比福鼎高23.3%,适制绿茶,品质优异,抗寒性强。198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相似文献   

9.
红绿茶兼用良种——安徽1号安徽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祁门群体品种中单株筛选育成的无性系品种,属灌木、中小叶类。其特点是:(1)发芽期中等,发芽整齐;(2)芽叶壮、重,茸毛较多;(3)产量较高,13龄茶树平均亩产280公斤干  相似文献   

10.
唐明熙  徐华安 《茶叶》1995,21(4):18-22
岛早2号是以岛绿“四大名家”杨树林群体种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成。1983-1989年进行品比试验,1990-1994年进行省内江北和江南茶区区域性试验,其产量和品质明显超过标准各(安徽3号)和对照种(祁门种、黄山种、潜山群体)。研究结果表明:凫早2号是一个早芽、高产优质(红绿茶兼制、适制高档名优茶)、抗寒性强、适应性广、无性繁殖能力高的无性系良种。可在安徽省江北、江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白云1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1972年从云南大叶种福安有性一代群体中,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早芽、高产、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该品种1979年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果奖,1986年10月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987年列为第一批全国茶树区域试验品种。  相似文献   

12.
“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年芽叶都呈红紫色的10个新选育的茶树品系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性状调查和生化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属乔木或小乔木型,生长势强;芽叶红紫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除丹凤和红叶4号芽叶色泽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最深外,其他红紫芽品系芽叶的红紫色都在夏季最深,说明"红紫芽"茶树芽叶的色泽及其花青素含量同时受外界环境和遗传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福云6号原称福云58—6,是福云杂交种的一个单选型号。福云杂交种是我所于1957年,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云南大叶种为父本,通过自然杂交,于1958年秋从母本树上采籽播种而得的第一代有性群体,简称福云58型。福云6号是1962年从福云58型杂交种第一代的有性群体中,通过单株观察分离,并用无性繁殖法选育出的无性系新品种。它具有父母亲本(云南大叶种和福鼎大白茶)中间型的遗传性状,表现出早芽、富白毫、分枝多、芽头密、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与适制红、绿、白茶,品质较优,而且短枝扦插出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等优良特性。1969年以来已向福建茶区进行广泛推广与栽培应用,并在浙江、湖南、贵州、四川省亦有少量试种。普遍表现良好,经济效益较高,深受各地群众欢迎。福安、霞浦、福州、福清、建瓯、南平、邵武、仙游等县(市)的一些国营茶场与社队茶场均建立有大面积的繁育苗圃,大量繁育推广福云6号茶苗。据估计,目前已繁育推广的茶苗近一亿株左右,按每亩种植2000株计算,栽培面积达五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中茶1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用龙井43号为母体,对龙井43号的芽梢进行辐射,诱导芽变,改变了芽梢中的DNA,从而选育而成的特早生新品种。相比龙井43号,中茶108有四大优势:一是可提早开采2~4d;二是炭疽病的抗性增强;三是芽的持嫩性有明显改善;四是氨基酸含量更高。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叶身平,叶基楔形,叶脉7.3对,叶尖渐尖。树势半开张,分枝较密,一芽三叶百芽重5.5g,芽叶黄  相似文献   

15.
一前雷选种在增产上是有百巨作用的。据苏联研究结果,格鲁吉亚一号二号品种比一般品种可增产达36一77%;未经选种的三年生茶树,平均亩产鲜叶(一芽二叶)164斤,而在同一环境条件和管理下经选种的三年生茶树亩产鲜叶270斤。据我国祁门茶叶试验站研究,祁门槠叶种(祁门代表种)一个芽叶(一芽二叶)平均重量为0.44克,而祁门栗漆种(小吁种)只有0.25克,槠叶种4—6月的单宁平均含量为19.8%而栗漆种平均只15.48%。云南西双板纳茶叶试验站研究结果一般的云南大叶种,每个芽叶(一芽二叶)平均重量在0.3—0.72克之  相似文献   

16.
一、成果摘要自云1号系1972年春,从云南大叶种(1952年从云南昌宁引入茶籽)在本所(福安牡口)的有性一代(1960年10月采播)群体中,单株选育出的无性系新品种。1973~1980年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经过经济性状产量、制系品质、生化指标与抗性等的系统鉴定。表现良好,确是一个高产,优质的红、绿茶新品种。其主要表现如下: 1.丰产性强:幼青年阶段嫩梢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杭茶21号是由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从鸠坑群体种实生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出的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适应性强、长势旺、产量高,适宜在浙北及相似生态条件和生产茶类的地区种植。春茶一芽二叶烘青样约含水浸出物46.01%、氨基酸4.47%、茶多酚18.91%、咖啡碱3.45%。制绿茶香气清高,滋味甘鲜,适制针形和扁形茶。制红茶汤色红亮,带有花香,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8.
以百棉1号为材料,在河南省进行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的研究与示范,通过建立工厂化集中轻简育苗基地和机械化移栽,以达到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效果。结果表明:示范区经测产平均皮棉产量为3300~3750 kg/hm~2,霜前花率在70%左右,基本实现了百棉1号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大面积优质高产的目标。集成了百棉1号轻简化育苗、机械化移栽的关键技术,为百棉1号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黄金茶群体进行单株选拔,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茶树新品种黄金茶168号。多年试验结果表明,黄金茶168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平均早14.7 d;产量高,比对照增产17.96%;内含物丰富,春季一芽一叶水浸出物38.42%、氨基酸4.86%、茶多酚18.73%、咖啡碱4.08%;适制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茶树单株产量与形态学性状的相关性,本文对38个杂交一代单株(金萱×英红九号)的11个形态学性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修剪物重量、百芽重、发芽数和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都超过30%,有较大的变异选择空间;发芽数、叶面积、树高与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百芽重则与单株产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由于茶树各形态学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发芽数、叶面积、树高和百芽重对单株产量的决定系数仅为64.1%,在进行单株性状选择时,还需同时统筹考虑二级分枝数对各性状的正向间接效应,以及一级分枝数所带来的负向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