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适于我省面条专用小麦育种研究上应用的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的鉴定技术;以改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1-D-SDS-PAGE)为基础,分析凝胶性质、试验试剂、试验条件对电泳结果的影响,获得高效低成本、分辨效果佳、重复性好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建立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新型分子诊断模型。方法 采集34例肠癌患者、4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的唾液标本,用弱阳离子交换型(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进行检测,获得各标本的蛋白指纹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所获得的蛋白指纹图谱找出差异蛋白,再用Biomarker Patterns 5.0.2建立鉴别诊断模型。结果 共检测到312个肠癌差异蛋白质峰,两组比值大于3(肠癌/正常对照 > 3,或者正常对照/肠癌 > 3),其中有37个差异蛋白质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7个差异蛋白质峰肠癌组表达上调,28个差异蛋白质峰肠癌组表达下调,有35个差异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P<0.01)。筛选建立了由m/z为2 501.26、4 779.95、3 140.39的3个差异蛋白峰组成的肠癌与正常组的诊断模型,该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0/34)和98%(44/45);通过交叉验证法进一步验证诊断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该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9/34)和88%(37/45)。结论 用WCX结合MALDI-TOF-MS技术建立的唾液蛋白诊断模型为肠癌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MALDI-TOF-MS质谱技术对蜂蜜中芽孢杆菌的鉴定与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离自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蜂蜜中的芽孢杆菌属进行鉴定分型,探索利用蜂蜜中芽孢杆菌特征指纹图谱对蜂蜜产地和品种进行溯源的可行性。[方法]从44种不同产地和品种蜂蜜中分离出44株芽孢杆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条件对分离的芽孢杆菌进行鉴定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44株芽孢杆菌中鉴定出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31株,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5株,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3株,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2株,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1株,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2株。通过多次重复试验,表明从同一份样品或同一品牌蜂蜜样品中能稳定分离到芽孢杆菌,获得的蛋白指纹图谱具有极好的稳定性。[结论]MALDI-TOF-MS可根据获得的芽孢杆菌蛋白指纹图谱将芽孢杆菌划分为不同类型,可作为一种新的根据蜂蜜中芽孢杆菌的特征指纹图谱进行溯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牛精子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牛精子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研究平台,为从蛋白质水平研究精子生理机能奠定技术基础;采用改进的热TRIzol法裂解精子细胞制备蛋白,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牛精子蛋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蛋白质点.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牛精子2-DE图谱,质谱鉴定16个蛋白质点.建立牛精子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研究平台,为后续牛精子X、Y差异蛋白点的检测和分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样品处理过程中的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快速鉴定炭疽菌的方法。炭疽病菌菌丝采用70%甲酸:100%乙腈(1∶1)进行提取、50μL70%甲酸∶100%乙腈(1∶1)重悬后再超声提取,然后以HCCA为基质,乙腈∶三氟乙酸∶无菌去离子水(50%∶2.5%∶47.5%)为基质溶剂,运用改进的干滴法点样,进行MALDI-TOF-MS分析。应用此方法获得了咖啡浆果炭疽病菌特有的9个蛋白图谱峰,建立12种炭疽菌的蛋白指纹图谱库,从而建立MALDITOFMS分析炭疽菌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其传统血清型鉴定方法具有耗时长、操作繁琐等缺点,现行的多重PCR方法无法精确判定其血清型。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的快速、准确、高通量等特点,应用该技术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鉴别方法,以实现食品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高通量快速甄别。采用优化的MALDI-TOF/TOF条件对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和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发现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质谱特征峰。选取最优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基于1/2a、1/2b、1/2c和4b血清型差异的判别模型,运用该模型鉴别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初步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4种血清型的MALDI-TOF/TOF快速鉴别方法。以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为阳性对照、144株食品分离株为检测对象,运用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1/2a、1/2b、1/2c、4b四种血清型鉴定符合率分别达到92.7%、90.3%、100%、100%,多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71.4%、87.0%、96.2%、95.0%。可见,建立的MALDI-TOF/TOF方法可对4种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鉴别。与多重PCR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高通量、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型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7.
蚕豆蛋白亚基是蚕豆种子贮藏蛋白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鉴定蚕豆蛋白亚基,对了解蚕豆种子蛋白不同亚基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对蚕豆种子贮藏蛋白6个特异亚基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特异亚基中的64、47、42及38ku分别鉴定出4个蛋白:豌豆球蛋白、豆球蛋白前体、假定糖结合蛋白、LEGB7_VICFA;97ku亚基蛋白为分子伴侣GroEL;96ku亚基蛋白由6个具有不同代谢功能的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8.
以奥地利黑麦(S eca le cerea le L.)为试验材料,通过G iem sa C-分带对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染色体核型与C-带分析。结果表明,奥地利黑麦体细胞染色体为14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形成7个二价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m+2m(SAT)。通过C-分带将奥地利黑麦1R~7R的7条染色体区分开来,其C-带带型公式为2n=14=2C+I+T+2C+T+4I+T+2C+I+T++2T+2ST。奥地利黑麦除2R和4R长臂近端部约1/4处有带且7R无中间带外,其余带型与黑麦标准C-分带带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黑麦亚端部特异序列pAW161是黑麦350~480 bp重复家族的一个成员。通过pAW161设计的特异引物获得的PCR扩增片段,已成功用于小麦外源转移材料的鉴定。在本研究中,用该引物从供试的分属4个种共7份黑麦材料中都扩增出一条清楚明亮的特异带纹,分别对扩增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它们的长度都为348bp,该序列简称为pAW161(348 bp)。不同黑麦比较发现,该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达到99.39%,可作为黑麦的亚端部特异序列pAW161的分子标记。该序列存在着6个SNP位点,都位于此序列的3’端的156 bp序列中,而5’端的192 bp的序列无变异;SNP变化在供试材料中不存在物种特异性。从结构上看,pAW161(348 bp)是重复家族pSc200的380 bp基本重复单元的两个头-尾串联重复序列的中间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黑麦的不同抗条锈病特性在小麦育种中利用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不同黑麦抗性基因的材料在小麦抗条锈病实际育种中的表现。在含不同来源的黑麦抗性基因的杂交F7以上高代株系群体中,11.68%~18.69%表现免疫或者高抗的材料在1年内就丧失了抗性;69.40%~81.07%的材料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抗性。而一些中抗材料却表现出了相对持久的抗性,表现了慢锈性的特征。这些结果证明了来源于黑麦的抗条锈病基因的多样性,同样可以表现为垂直抗性、水平抗性和慢锈性。此外,在调查中发现,F7及其更高世代仍有较多株系的抗病性在发生分离。本研究指出,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垂直抗性基因和慢锈性基因的集合对延长新品种寿命有重要意义,在高世代株系中的进一步选择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黑麦品种K ing为材料,在铝胁迫条件下研究外源C a2 对黑麦幼根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 o l/L A l处理后黑麦根系电解质渗漏率和根尖丙二醛(M DA)含量增加,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在铝处理液中添加0.5~2.0 mm o l/L C aC l2处理24h后,根系电解质渗漏率、根尖M DA含量减少,根尖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幼根伸长率显著增加,说明外源钙能降低铝对黑麦的毒害,提高黑麦对铝胁迫的抵御能力,增强细胞膜脂抗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与白黑麦、卵穗山羊草正反杂交的可交配性分析*叶兴国徐惠君李志武杜丽璞赵乐莲(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CrossabilityAnalysisofReciprocalHybridizationsBetweenCommon...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开发利用大葱资源,通过IR、1H-NMR、EI-MS及化学方法,对大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从中得到7种首次从大葱中获得的化学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苷(daucoste-rol)、槲皮素(quercetin)、芦丁(rutin)、山奈酚(kaempferol)、黄芩苷(baicalin)和葡萄糖(gluco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防除旱稻田芒稷和马唐的安全高效除草剂,为开展田间化学除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盘栽3叶期芒稷、5~6叶期马唐和2叶1心期旱粳稻和旱糯稻为材料,采用定量喷雾法,以不施药处理作对照,室内测定5种除草剂(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10%噁唑酰草胺乳油、25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的不同浓度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及对旱稻植株株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五氟磺草胺、噁唑酰草胺、精噁唑禾草灵和双草醚对芒稷的活性较高,药后21d鲜重抑制90%有效量(TD90)分别为14.57、25.78、26.01和34.44 g/ha;二氯喹啉酸对芒稷的活性一般,ID90为564.03 g/ha.精噁唑禾草灵和噁唑酰草胺对马唐的活性高,药后21 d鲜重ID90分别为25.51和26.09 g/ha;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二氯喹啉酸对马唐的活性低,药后21d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抑制率均低于20.00%.精噁唑禾草灵和双草醚对旱稻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噁唑禾草灵对旱稻植株的株高平均抑制率为11.48%~21.01%、鲜重抑制率为25.49%~40.84%,双草醚的株高平均抑制率为8.00%~12.95%、鲜重抑制率为15.82%~26.93%;其他3种除草剂在常用量下对旱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旱稻株高和鲜重抑制率均低于10.00%.[结论]五氟磺草胺和噁唑酰草胺对芒稷生物活性高,噁唑酰草胺对马唐也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对旱稻安全,这两种除草剂适宜在旱稻田推广使用,生产中可根据田间芒稷和马唐发生为害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经过 8 0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几丁质亲和层析和SephadexG 75的凝胶过滤层析 3个步骤 ,从银杏(GinkgoBilobaL )的叶片中纯化获得 1个抗真菌蛋白 ,把它命名为GAFP 1。以SDS PAGE胶为基础进行电泳分析 ,GAFP 1的分子量约为 30kD。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 ,1mlGAFP 1的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残基较其它氨基酸残基多。抑菌分析表明 :1μg或 2 μg的GAFP 1能够抑制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但对水稻稻瘟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没有抑制效果。GAFP 1的N 端 10个氨基酸残基为Asp Pro Gly Cys Asn Val Leu Glu Asp Ile ,以这 10个氨基酸残基为基础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 ,它与蛋白质数据库中已知的蛋白质没有同源性 ,表明GAFP 1可能是 1个新的抗真菌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桐花树活体枝叶的自然挥发物成分组成状况.[方法]对其幼苗无花枝叶及成年无花、开花、带果枝叶的挥发物进行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经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技术分析.[结果]各检测样的总体挥发物组成相对简单,其优势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约60%或70%以上均为α-蒎烯,而β-水芹烯、β-蒎烯等其他萜烯也具有较高含量,体现出良好的“森林浴”主体物质“芬多精”功效.此外,随着果实的出现,其挥发物中的辛酸、壬酸等果酸类香气成分也显著增加,合计可占挥发物总量的10%以上.[结论]由于该树种挥发物的健康、无毒、无刺激特性,符合沿海植被“芳香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可进一步开发利用为嗅觉安全、良好的游憩类海景林并作为精油、空气清新剂等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cultivar fingerprints of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germplasms.[Method] Sixty peach genotypes,representing China common local cultivars and European samples were screened by microsatellites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 and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Result] 26 reproducible bands were amplified by Nine SSR primers,and 24 of which were polymorphic; 236 bands were amplified by 30 ISSR primers,and 113 of which were polymorphic.31 genotypes were discriminated with 1-3 distinct polymorphic bands generated from the primers ISSR and SSR.Seven cultivar-specific ISSR fragments and two SSR unique allele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were available to be converted into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 markers.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GS) estimated from these molecular data averaged were 0.939 (ranged from 0.856 to 0.983) for ISSR and 0.646 (ranged from 0.240 to 1.000) for SSR,respectively.The combined grouping association indicated that most local Chinese peach cultivars and exotic accessions were clustered together.This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mode of int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each cultivars involving limited foundation germplasm,exchange of cultivars between plantations,and periodic development of new recombinant cultivars following sexual reproduction.[Conclus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work would help to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ach germplasm in br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