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1959—2008年我国东北三省34个气象站点的每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气候生长季各指标(生长季起始日期、生长季结束日期、生长季长度和积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三省1959—2008年春季、秋季和3—11月平均温度显著上升,三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大体相同,呈现在1987年前围绕多年平均值波动,1987年开始快速上升的特点。整个观测期,东北三省生长季起始日期提前了5.6 d,西部提前的幅度明显高于东部;生长季结束日期延后了5.4 d,中部延后的幅度较南部和北部明显;生长季长度增加了11.0 d,生长季长度倾向率的空间分布特点与生长季起始日期相类似;积温增加了268.7℃.d。1959—2008年间,生长季开始日期提前,生长季结束日期延后,生长季长度变长,积温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变缓。积温、生长季长度与3—11月平均温度均显著正相关,且积温与其平均温度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总是高于生长季长度;生长季起始日期的变化对于生长季长度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4.
涿州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所产稻米素有贡米之称。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涿州时称该地区为得天独厚盛产水稻的好地方。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日照降低,近30年(1978~2007年)水稻产量、质量大为下降,栽培面积不断缩减。  相似文献   

5.
据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大通谷地60-80年代和90年代后温度(月、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0℃、≥10℃积温)和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建立了多年平均气温与积温和≥0℃持续日数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赤峰地区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赤峰地区1960-201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51年来作物生长季(4-10月)的气候变化趋势特点和主要气候灾害发生的规律。结果显示:赤峰地区作物生长季的平均气温经历三个变化阶段,1997年开始呈现变暖趋势,比年平均气温变暖时间滞后10年。积温的变化趋势与生长季温度变化趋势同步,1997年后增加显著;无霜期则与年平均气温同步,1987年后增加显著。生长季的主要气候灾害是干旱,其次是低温冷害和初霜冻。随着气候变暖,严重低温冷害和初霜冻发生的机率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2011年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62.62万hm2,比2010年增加4.68万hm2。通过2011年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得知在大豆生长季气温稍低,降水正常或局部偏多,大部分地区光照偏少,光、水、热匹配较好,尤其是水分条件对需水较多的大豆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应用近40年赣州市17个县气象站3-7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研究了赣南早稻生长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0年来早稻生长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温态势,以最高气温升温最为显著;20世纪70-90年代早稻生长期升温相对缓慢,但到21世纪初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变暖趋势尤其显著;近40年来赣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21世纪开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比多年平均明显提前,说明赣南早稻生长期在逐步延长;近40年来早稻生长期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其递减趋势率为96.5 mm/10年,20世纪70-90年代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但到21世纪初则比多年平均明显偏少。近40年来早稻生长期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明显,70年代日照时数最多,90年代为最少,21世纪后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背景下重庆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地区34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雷暴、冰雹、大风、雾和霾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重庆高温干旱、暴雨、连阴雨、雷暴、冰雹、大风、雾和霾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48年重庆地区春旱、伏旱和冬旱日数都呈下降趋势,而夏旱和秋旱日数都呈增加趋势,其中春旱日数的减少趋势明显,减少速率为-1.7d/10a;高温日数具有先减少后增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增加趋势;暴雨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为多发时段;连阴雨日数整体呈增多趋势,增加速率为1.2d/10a.近36年重庆地区雷暴、冰雹、大风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类似,都呈显著的单调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3.0,-0.05,-0.6,-1.5d/10a;雾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d/10a,同时具有先增多后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气候倾向率、基准年等统计方法,本文分析了辽宁地区玉米生长季耕作层地温变化趋势,同时,表现了50年辽宁地区玉米生长耕作层的地温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为每十年上升0.2℃。根据玉米生长季耕层地位在不同年限中的变化,第三段基准年上升趋势最为显著,上升率为10年0.6℃。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东北地区气候生长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70个气象观测站点1960~2010年逐日的地面观测资料,对东北地区近50年的农业气候生长期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平均年气候生长期随着纬度的增加依次减少,分别为221.80、197.75、182.19 d;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气候生长期都出现了增长的趋...  相似文献   

12.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thermal resources in southern rice production area of China have chang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and this change would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thermal resources during local rice growing period.According to the cropping system subdivision in southern rice production area of China during 1980s,this study used climate data from 25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phonological data from 168 agricultural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the south of China,and adopted 6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indice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thermal resources to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thermal resources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of single cropping rice system and double cropping rice system for 16 planting zones in the whole study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southern rice production area of China,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mal resources of single cropping rice area(SCRA) was less than that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area(DCRA),wherea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mal resources of both SARA and DCRA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The index value of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satisfaction of SCR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CRA,nevertheless the index value of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satisfaction of both SCRA and DCRA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thermal resource and water demand,likely water demand increased by 18 mm with every 100°C d increase of effective heat.Effective precipitation satisfaction index(EPSI)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ffective heat,yet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ffective precipitation.EPSI reduced by 1% when effective heat resource increased by 125°C d.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insights for policy makers,land managers or farmers to improve water and heat resource uses and rationally arrange rice production activities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an integrat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observed climatic and phenological records of Northeast China from 1992 to 2012. A set of quality assurance procedures, including repeated record checks, agro-meteorological station selection, internal consistency checks, temporal outlier checks, spatial outlier checks, and interpolation of missing data, were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the phenology datasets of spring maize and paddy rice.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most all phenological dates of spring maize and paddy rice became increasingly delayed from 1992 to 2012, The duration of the growing season was prolonged, particularly for the grain-filling stage (GS3). The prolonged growing season was beneficial to productivity. For spring maize, the average precipitation during GS3 decreased at a rate of 27.46 mm/decade, and the annual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ver 10℃ increased at a rate of 31.07℃/ decade. Farmers initiatively adjusted crop cultivars and selected drought-resistant crops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drought.  相似文献   

14.
杨雪艳  姚国友  田广元  杨光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94-18896,18903
利用东北地区1971-2006年43个气象台站大风、气温以及全球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和Yamamoto法、差值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大风的多时间尺度和空间的气候变化特点、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其与全球气温、东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风气候趋势为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2.3 d/10 a,且在1988年发生了气候突变,由大风偏多期转为大风偏少期。东北地区大风与全球气温、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大风偏多期与冷期相对应,大风偏少期与暖期对应,东北地区大风由多转少与东北地区气温由低转高同步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稻米需求量日益增加,水稻(特别是优质稻米)产出需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但水资源紧缺及水稻生产中过量氮肥投入致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等因素均阻碍水稻生产。因此,水稻生产当前面临的矛盾是如何在减少资源(水分和氮素)投入条件下产出更多优质稻米,节水省氮栽培模式下获得高产优质稻米是未来水稻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笔者回顾水分管理制度(节水栽培模式、灌溉模式及土壤含水量)、氮肥管理制度(施氮量和施氮方法)及水氮协同管理对灌区水稻产量、品质和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阐明水氮互作对优质高产高效水稻的生理生态调控机制,提出灌区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实现过程中潜在的关注点及相应的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5年早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资料,采用M-K非参数检验、R/S方法及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长沙地区早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沙地区,1961~2015年期间,热量资源上升趋势显著,在2001年发生突变,稳定通过10℃初日明显提前,突变年份出现在2005年;降水量的波动变化存在28和5 a时间尺度的主周期,目前处于雨水偏多期,未来9 a内呈逐渐转少趋势;日照时数存在15、22 a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变化。根据上述结果建议:早稻播种期可提前5~7 d;可将早稻早熟品种换种生育期相对较长、产量相对较高的中迟熟品种,以提高早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将自主研制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改造为适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水稻效应模型(RCCMOD);利用中国南方9个有代表性样点的水稻区域试验资料与同期同地的天气资料,对RCCMOD进行可靠性检验;将RCCMOD分别在研究区域基准气候(Baseline)和3种基于大气环流模型(GCMs)的(2×CO2)气候变化情景下运行,并将模拟结果与同样条件下CERES Rice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法对抛秧水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盆栽试验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耕作方法对抛秧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产量比传统耕减少32.6%,氮肥利用率降低15.6%,然而,轻耕和传统耕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相近。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时空变化对气候变暖时空变化响应的已有观测事实及其变化规律性,汇总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的已有预估结果,提出其影响的最新认知,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气候变暖可使大部病虫害发育历期缩短、危害期延长,害虫种群增长力增加、繁殖世代数可比常年增加1个代次,发生界限北移、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地理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但也使一些对高温敏感的病虫害呈减弱趋势,致使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移危害。未来气候变暖将使中国大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扩大、加重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影响预估、风险评估及适应对策将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