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的"木马状"姿势为特征,牛的易感性较大,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莱阳地区某养殖户饲养的2头雄性犊牛,阉割后发生急性破伤风感染,经过现场诊疗,1头治愈,1头死亡。笔者对此破伤风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破伤风也叫"强直症",俗称"脐带风"、"产后风"、"四六风"、"锁口风"等。是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破伤风杆菌,存在于土壤和粪便中,侵入伤口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病畜全身痉挛。家畜常因外伤、去势、去角、分娩、断脐或套鼻环等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三周。破伤风虽不算"大病",但对家畜饲养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做好家畜破伤风的诊断和防治,对区域畜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笔者就多年基层的兽医经验,对该方面做一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病又叫"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脐带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外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临床上以牙关紧闭、局部或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性增高为特征。2006年6月份讷河市讷河镇由于实施免疫加戴耳标发生了羊破伤风病并引发  相似文献   

4.
正马破伤风是由破伤风细菌通过创伤感染马匹引起的一种细菌病。青海玉树州地区对近年马属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马破伤风是导致马属动物急性猝死的高危害病种之一。为尽可能减少本病的致死率,笔者结合多年兽医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马破伤风"的实用防治方案,供参考。1病原学破伤风属于细菌性疾病,致病原"破伤风梭菌(强直梭菌)"具有细菌的一般性特点。对生化环境抵抗能力不算强,常规消毒能将其快速灭活,该病原菌对抗菌素敏感不高,病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又称"锁口风"、"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人畜共患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畜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1病原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分类上属芽孢杆菌属,为细长的杆菌,多单个存在,能形成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似鼓槌状,周鞭毛,能运动,无荚膜.幼龄培养物革兰氏染色阳性,培养48h后常呈阴性反应. 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及非痉挛性毒素,其中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性症状和刺激保护性抗体的产生.溶血毒素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为该菌生长繁殖创造条件;静脉注射溶血毒素可引起实验动物溶血死亡.非痉挛毒素对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机体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时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又称"强直症"和"锁口风".多发生于单蹄兽,猪也常发生,人对该病的易感性也很高.重点对破伤风的病原、流行病学以及猪只患病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1 病因 人和动物破伤风是由产生强大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破伤风梭菌引起的,该菌为非严格厌氧菌,革兰氏阳性,能形成芽孢.在污染的土壤和某些动物的肠道中广泛存在.细菌增殖生长后最终形成芽孢.芽孢位于杆状菌体的末端,在显微境下形似"羽毛球拍状"或"鼓槌状".在土壤中芽孢存活数年不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在2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1884年Nicolaier发现了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现遍布全球,平均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本病.重型破伤风病人经综合措施积极抢救后,病死率平均约20%~30%.马的致死率波动于45%~90%之间,牛的致死率通常较低,绵羊较高,幼畜特别是羔羊的致死率可达95%~100%.  相似文献   

9.
现代兽医学认为:由破伤风杆菌引发的以四肢僵直牙关僵硬耳直尾硬为典型症状的家畜疾病为破伤风。中兽医则称之为"中风"(中兽医典籍中所  相似文献   

10.
<正>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外界刺激反应增高为特征。破伤风梭菌属于芽孢杆菌科梭菌属,是一种大型专性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菌,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破伤风破伤风俗称"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产生一种毒素侵害神经系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其特征是病畜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兴奋性增高。中兽医学认为该病是因风毒之邪从伤口侵入而发生。1病原病原为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能形成芽孢,广泛存在于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恶性、中毒性传染病。临床诊断主要表现骨骼肌持续痉挛和对刺激反射兴奋增高。该病极易造成家畜共患的高致死性疾病,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两例犊牛破伤风的治疗体会,对犊牛破伤风病的病原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牛者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但破伤风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刺伤、脐带伤、阉割伤、手术伤等创伤深、创面组织损伤复杂的创伤更容易感染发病。羔羊多因脐带感染破伤风,发病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上表现是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和骨骼肌持续性痉挛为特征。马的破伤风典型症状是"木马状"。2005年我县兽医院临床诊治3例,其中一例因无经济价值而放弃。另2例均治愈。下面仅就其中一例的治愈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又称"锁口风"、"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畜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通过对破伤风病例的诊断、症状、治疗等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该病例的治疗过程作系统的总结,能在一定程度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并就笔者对永靖县杨塔乡4个治疗成功的病例进行重点介绍。该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强直病"、"锁喉风"。其临床特征为全身肌肉呈持续性强直性痉挛和反射兴奋性增高。本病广泛分布不于世界各地,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破伤风梭菌大量繁殖,产生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但破伤风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刺伤、脐带伤、阉割伤、手术伤等创伤深、创面组织损伤复杂的创伤更容易感染发病。本菌对青霉素敏感,磺胺次之,链霉素无效。破伤风多呈散发,没有季节性,该病与动物品种、性别、年龄关系不大,但幼畜较老龄畜更为易感。羔羊多因脐带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羊破伤风病死率最高,所以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病,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毒害了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全身骨骼肌持续性痉挛或阵发性痉挛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为特征.下面就本人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的几例病例情况报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7年7月,上海市金山区某奶牛场出现未知原因的奶牛死亡病例。为查明疫病发生原因,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防控建议,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奶牛场陆续有10头奶牛出现牙关紧闭、流涎、全身肌肉紧张等症状,袭击率为4.7%(10/211);6头奶牛死亡,死亡率为2.8%(6/211)。根据发病情况和"木马样"特异性症状,结合有断尾伤口以及破伤风抗毒素干预有效,确定患病奶牛为断尾引起的破伤风感染。追溯调查发现:牛场牛粪清理不及时,牛舍消毒频次低,再加上发病前及发病期间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牛舍环境中的破伤风梭菌大量繁殖;而奶牛断尾前未严格消毒,以及高温、断尾对奶牛产生了应激,使其抵抗力下降,导致断尾奶牛感染了破伤风梭菌。通过对发病奶牛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同时加强生物安全,改善环境卫生,减少奶牛应激反应,最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