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玉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82-13783
[目的]研究衡水湖湿地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分布。[方法]分别从东湖芦苇湿地、西湖芦苇香蒲沼泽、湖北岸5a的杨树林地及湖区北田村玉米与小麦轮作的麦田采取剖面土样并单独混匀,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指标并分析了其微生物分布。[结果]异养细菌是湿地土壤微生物的主体,其次是放线菌,真菌的数量最少。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集中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呈明显递减的趋势。各土样中三大类微生物总数、异养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顺序均为:农田〉杨树林地〉东湖湿地〉西湖沼泽,而放线菌数量的顺序为:农田〉东湖湿地〉杨树林地〉西湖沼泽。[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3.
以扎龙自然湿地典型的芦苇沼泽生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特性在不同土层(0~15 cm,15~30 cm)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全N、全P、水解性氮、速效钾、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量碳和氮质量分数、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黄芩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商州四种种植地(小麦-黄芩轮作、黄芩3 a连作、黄芩4 a连作、闲置荒地)黄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组成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细菌居于多数,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小麦-黄芩轮作黄芩连作3 a黄芩连作4 a荒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黄芩连作小麦-黄芩轮作荒地。在不同种植地中小麦-黄芩轮作地蔗糖酶活性最高,说明小麦-黄芩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小麦-黄芩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安邦河湿地选择10个典型站位,于2005年7月、9月和2006年5月采样,对其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调查期间共采到浮游植物8门104种,其中绿藻49种,蓝藻25种,硅藻18种,其它12种。浮游植物数量年平均为183.32×104个/L,时间变化呈现7月>9月>5月,空间变化表现为上游高于下游,边缘区高于核心区。方差分析显示,浮游植物数量时空差异显著(P<0.001)。3个月份共发现优势种13种,5月、9月优势种(7种和8种)较7月(6种)多,但优势度不如7月的明显。通过与相似纬度不同水域相比,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具有种类多、数量少的特征,与湿地的水位浅、水生维管植物多的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6.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24-28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方面揭示海南石梅湾海岸青皮天然林更新的机理, 对青皮林土壤微生物进行了调查 分析。土壤调查采用5 点取样法,分别于旱季和雨季对两个土层的根际土和根外土进行取样,并用MPN 法分析了土 壤中5 个生理类群细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院青皮林土壤中除尚未检测出亚硝化细菌外,其他4 个生理类群 细菌的数量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其中氨化细菌的数量>>好气性自生固氮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 菌;根际土壤中的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比非根际土壤少,但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 则相反;下层土中氨化细菌的数量略高于上层土,但好气性自生固氮细菌、反硝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细菌多集中分 布在上层土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植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促进橡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采集海南具有代表性的橡胶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微生物数量特征。[结果]橡胶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均呈细菌>放线菌>真菌的顺序分布,细菌所占比例大多在90.00%以上,甚至还有高达99.80%。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均以砂页岩母质土壤中最多,但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中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所占总菌数的比例相近。种植RRIM600橡胶树土壤中的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都比种植PR107的多,尤其细菌数是PR107的2倍多,但各自3大类群微生物数量所占总菌数的比例相近。由于土壤养分差异较大,即使植胶时间一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方法]以合肥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试材,加入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水厂原污泥重金属浓度扩大1、2、4、6、8倍),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表层和10 cm土层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微生物数量因处理浓度的不同而异,适合细菌生长的最佳浓度为1~6倍(Cu≤572.76 mg/kg,Zn≤1759.08 mg/kg,Pb≤468.54 mg/kg,Cd≤11.76 mg/kg),适合放线菌生长的最佳浓度为2倍(Cu≤190.92 mg/kg,Zn≤586.36 mg/kg,Pb≤156.18 mg/kg,Cd≤3.92 mg/kg),适合真菌生长的最佳浓度为4倍(Cu≤381.84 mg/kg,Zn≤1172.72 mg/kg,Pb≤312.36 mg/kg,Cd≤7.84 mg/kg);除土壤表层放线菌数量比10cm土层少外,土壤表层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10 cm土层。[结论]不同类群微生物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真菌、放线菌、细菌;合肥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象草根际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涂抹平板法和稀释法对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数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象草根际各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均为根际〉非根际,但根面与根区相比,根面好气性微生物较多,而根区嫌气性微生物较多;同一根际部位,不同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也有差异;象草根面纤维素分解和氮的固定主要是好气性菌起作用,根区纤维素分解主要是嫌气性纤解菌起作用,固氮为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共同起作用。[结论]象草的根际区域不同,微生物生理群种类不同,其数量时空分布动态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湿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湿地的泥沙滩地、湖草滩地、芦苇滩地和集成垸人工杨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统计学特性、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其与pH值、土壤水分和容重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类湿地类型土壤有机质差异显著;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分异为:湖草滩地(33.04±10.86)g/kg〉芦苇滩地(23.23±4.78)g/kg〉杨树林地(16.92±3.44)g/kg〉泥沙滩地(4.60±0.59)g/kg,除泥沙滩地外,其他3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为干扰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的垂直分异为:除泥沙滩地外,湖草滩地、芦苇滩地和杨树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是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湿地土壤有机质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0.05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94;有机质和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01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30;土壤有机质与容重呈极显著的指数负相关关系(P〈0.01),回归方程为:Y=367.308e-2.462X(R=-0.885,N=43)。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陆向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研究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九段沙土壤有机碳的陆向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高程上升,其含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互花米草区/芦苇混合区最高(9.18 g·kg~(-1));土壤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相似,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以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脱氢酶最为明显;互花米草的引种及蔓延,增加了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地表植被状况的调查,对湿地公园的景观破碎度和土壤改良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浐灞湿地公园土壤物化性质不良,且存在土壤污染问题。对此提出了工程改良、植物种植改良及其它土壤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河口型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剑湖湿地湖滨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应用PCR-DGGE 技术对剑湖湿地湖滨带4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 DGGE 指纹图谱,对它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H′)、丰度(S) 和均匀度(J)均有所不同,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均高于非根际,其中茭草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均最高,说明植物群落类型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在82%的相似水平上聚为4大类群,根际土壤细菌和茭草非根际土壤细菌聚为一类,其余非根际土壤细菌各聚为一类,说明植物群落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对 DGGE 的优势条带序列分析,同源性最高的微生物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杜擀氏菌属(Duganell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它们均为未培养微生物。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土壤氮磷含量均有所差异,其中茭草根际土壤氮磷含量最高,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总N、总P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滩涂盐碱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江苏省滨海县滩涂盐碱地土壤,以菜园土壤作为对照,系统研究了微生物区系及生态、生理特征。结果表明,盐碱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对照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除细菌数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及钾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土壤低1.57倍、22.34倍、5.59倍及259.39倍,达极显著差异;盐碱土基础呼吸作用、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比对照低1.01倍(达极显著差异)、0.94倍(达显著差异),但基础代谢商(qCO2)却和对照无显著差异;盐碱土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低1.19倍,而脲酶活性却比对照高0.41倍,均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原湿地纳帕海退化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对滇西北纳帕海退化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系统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干扰下不同湿地类型间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从原生沼泽向沼泽草地、草地、耕地逐渐减少;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顺序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多酚氧化酶则与此相反.经分析比较,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退化密切相关,且不同酶活性间也存在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土壤退化程度,可作为评价该地区高原湿地土壤肥力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简兴  王松  王玉良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1):219-224
为阐明人为干扰对城市湿地土壤碳的影响,对由城市湿地转变来的林地、公园绿地、水产养殖地、耕地和防护林带5种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SOC)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土壤0~10cm表层SOC质量分数为林地耕地防护林带公园绿地水产养殖地;除公园绿地、水产养殖地之外,表层土壤都表现出SOC富集的特征,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质量分数降低;其中生产措施的干扰导致水产养殖地50~100cm土壤SOC质量分数出现异常偏高的现象,公园绿地由于一致的高强度绿化管理措施,各土层SOC质量分数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分析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土层SOC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发现表层土壤SOC质量分数空间异质性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其空间异质性呈逐步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在铬污染土壤中的分布及铬累积菌株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集土样及室内培养测定,对铬矿渣堆放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的数量分布随污染程度的降低而上升,距离中心污染区越远,微生物CFU的数量就越多;地下样品的CFU数量明显低于表土CFU数量,显示铬污染向地下迁移的趋势。从污染土壤中分离到的抗铬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霉菌。细菌多为革兰氏阳性菌,且以芽孢菌为主。其中有4株细菌抗总铬能力可达1000mg·L^-1并显示出一定的降铬趋势,在100mg·L^-1实验条件下,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低于无菌空白对照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运用微波消解-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扎龙湿地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铬(Cr),着重对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保护区范围内,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补给,而地下径流补给对于表层土壤影响并不大;扎龙湿地内铬顺着地表径流流向逐渐减少,东升水库测定的铬明显高于下游地区,而在保护区东北有地表径流补给的方向铬急剧升高向保护区内又逐渐减小;正常的人类从事第一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对于湿地的重金属污染很小;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在湿地内沼泽土中的铬高于草甸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