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基于车辆负荷度的换挡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针对货车自动变速器载荷变化幅度大的特点,提出了综合反映载货质量、道路坡度及路面状况的车辆负荷度概念,并利用车辆负荷度,根据动力性换挡规律的最佳换挡点对货车制定了相应的换挡规律;同时对影响换挡规律的载货质量、道路坡度及路面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解决了货车自动变速器不同于轿车自动变速器的一些关键问题。在轻型货车上实验表明,利用车辆负荷度方法来建立换挡规律对车辆载荷及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为避免在坡道上不必要的换挡,我们研究了两种计算道路坡度的算法。一种算法是使用一个纵向加速度传感器,而另一种是采用车辆的输出转矩来计算。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发现后一种算法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垃圾桶清洗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综合评价方程。运用AVL-Cruise软件建立动力传动系统模型,仿真计算车辆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在不更改发动机动力参数的情况下,匹配不同参数的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对车辆进行道路试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为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基于变速器挡位控制与发动机输出转矩联合控制的牵引力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控制流程。建立了车辆起步加速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车辆在冰雪路面上的起步加速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联合控制的TCS策略能够有效控制驱动轮的滑转率,提高车辆在冰雪路面上的起步加速性能,为后期的控制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功率分流式自动变速器(PSAT)控制系统的开发中,为确定最优的换挡控制算法,建立了内燃机、磁粉离合器与变速器集成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升挡与降挡过程的仿真计算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磁粉离合器的励磁电流,可以调节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有效地改善换挡品质,从而提高车辆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概述AMT车辆起步的离合器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是车辆自动变速器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自动变速器 ,使用AMT的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是自动变速传动系的重要控制内容 ,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控制是其控制的难点。本文给出该类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说明现代控制方法在离合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及特点 ,并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用某履带车辆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换挡控制问题,首先提出系统动力传动方案,然后对升挡和降挡过程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对某车辆升挡和降挡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体现了车辆的换挡品质.在升挡过程中通过PID控制器控制高挡离合器的充油油压,在降挡过程中采用PI控制器控制发动机油门开度,这种控制策略可以使DCT换挡平稳,减少系统负转矩的产生,提高车辆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6挡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和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基于dSPACE的电控系统快速控制原型仿真实验,通过自动变速器实验台架进行了相关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ACE开发的控制算法满足性能要求,并能提高开发效率,为6挡自动变速器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是目前汽车产业中的一种新型变速器。本文介绍了这种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换挡过程的简化模型,找出了自动变速器换挡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方法。为保证换挡过程中车辆行驶稳定,就必须对变速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匹配换挡后的输入轴转速。研究表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自动变速车辆坡道行驶自适应换挡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改进型最小二乘法对整车质量与广义坡度进行实时辨识,以克服采用单一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辨识法对变化不同步的参数辨识效果不佳的缺点。制定了自适应坡道换挡策略并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新型换挡策略能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换挡策略在坡道行驶时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动变速器坡道行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环境变化的离合器起步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合器半接合点位置的判断是车辆自动变速传动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现车辆离合器自动起步控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离合器摩擦盘片磨损、路面条件和车载负荷变化等因素对离合器半接合点位置的影响,建立相应的道路模拟检验工况,并提出相应的自动补偿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车辆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确定车辆系统的簧上质量加速度、车轮动载荷、悬架动挠度为具体评价参数。根据路面一车辆系统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一种LMS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其模糊控制规则表可以用解析的方法进行计算。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在以路面信号作为激励源的仿真研究中,该算法对非线性较强的车辆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车辆自动变速系统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应用系统辨识与理论建模相结合方法,建立了车辆传动系及其部件的动力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支持下,建立了车辆传计系统。该系统可以模拟不同换挡控制规律下的车辆性能,并针对各种换挡控制算法模拟车辆换挡的动态过程,为换挡规律的开发、换挡动态过程的控制和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确定汽车参考车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提高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控制过程中车轮滑移率计算的准确度,利用四个车轮传感器的轮速信号,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对ABS控制过程中的参考车速进行估计.通过实车试验数据,对算法在雪路面、平直沥青路面和对接路面上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由于面积范围广、地形复杂、壕沟多、杂草丛生、土壤湿度较高且土质较为疏松,对自动导航小车(AGV)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以及能源动力系统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混合动力AGV小车可以满足果园中长距离移动的需求。为探索合适的混合动力AGV控制系统算法以及能量管理策略,同时减少设计过程中由于果园地形复杂导致的控制器设计验证迭代、需求多样化问题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本研究针对果园面积广的特点,选择串联式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进行AGV动力能源系统模型的搭建。另外,针对果园AGV需要适应地形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履带车模型结构,利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以树莓派作为控制系统搭载控制算法实物,利用Matlab和RecurDyn软件建立包含能源动力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履带车行驶部分模型以及路面模型的系统实时仿真模型,最终实现了串联式混合动力AGV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功能。基于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以及模糊控制器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表明,模糊控制器控制算法能够减少参数调节带来的时间成本,在转向角度小时响应速度加快了50%,在转向角度大时串级PID控制器产生了10%的超调,而模糊控制器无超调,转向更加平稳。结果表明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果园AGV控制器的开发,避免了控制实物试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加快果园自动导航小车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状态估计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观测器误差补偿与迭代的车辆状态融合估计方法。基于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车辆状态强跟踪滤波估计算法;同时,根据四轮轮速耦合关系,考虑到数据扰动和病态矩阵的影响,设计了车辆状态的岭估计算法。为进一步提高估计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动力学模型观测器与运动学模型观测器补偿与迭代的估计方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根据实时的质心侧偏角和滑移率的伪量测值,判断强跟踪滤波器和岭估计器估计结果所占权重,利用闭环估计系统的迭代与融合提高估计性能。仿真和道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辆状态融合估计方法能够兼顾强跟踪滤波算法与岭估计算法的优势,根据车辆纵向滑移和质心侧偏角动态调节强跟踪估计与岭估计结果的权重系数,从而在保证估计精度的同时提高了估计系统的多工况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混沌算法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算法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并利用ZL50型装载机传动系统换挡控制试验的数据进行了验证性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车辆自动换挡智能控制是可行的,可以根据操作工况实现正确的变速挡位决策。  相似文献   

18.
液力机械传动车辆模糊换挡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车辆换挡操纵的自动化,在车辆模型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确立了液力机械传动车辆换挡控制的原则。等于模糊理论,建立了由基本模糊换挡策略和模糊修正模块所组成的模糊换挡控制方案,并进而设计了模糊换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模糊换挡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用于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状态参数准确估计,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针对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补偿更新律自适应控制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纵向车速、车辆质量及转动惯量的估计。通过原地起步直线加速工况和双移线工况的仿真和硬件在环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运动状态的快速跟踪及参数的准确估计,满足车辆在线估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