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及人工胃肠液对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浴振荡、超声、微波和超声-微波协同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用人工胃、肠液对有效部位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4种提取方法中,协同提取和微波提取总多酚、总黄酮得率以及抗氧化能力要优于另外2种方法,协同提取时间仅为微波提取的1/2,协同提取效率最高。人工胃液处理后,丁香有效部位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P<0.001),而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活性却显著性降低(P<0.001)。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mL/g、微波功率327W和提取时间200s,此时蕤仁油得率为15.81%;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相似文献   

3.
以桦褐孔菌菌核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了桦褐孔菌样品中的多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了桦褐孔菌多酚的提取条件,测定了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优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0、微波功率400 W、超声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240 s,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为2.943%。该方法提取的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9.03 μ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2.03 mg/mL。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快速的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89s和微波功率298W,此时瓜蒌籽油得率为53.38%;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瓜蒌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831,折光指数为1.467,皂化值为193.44(KOH)/(mg/g),酸值为0.436(KOH)/(mg/g),过氧化值为0.768mmol/kg。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溪黄草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6mL/g、提取时间118s和微波功率400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7.154%,与理论计算值7.176%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溪黄草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肉豆蔻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2mL/g、微波时间149s和微波功率293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29.18%,与理论计算值29.09%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肉豆蔻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9mL/g、微波时间154s和微波功率286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1%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8.
张圣燕 《农业工程》2015,5(5):65-71
采用微波法提取冬枣叶中总黄酮,研究了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冬枣叶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方程。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微波温度70 ℃、微波时间6 min、微波功率500 W、液料比60∶1、乙醇体积分数5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760%,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3.757%符合良好。对提取的总黄酮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冬枣叶总黄酮对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丁香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阳性对照BHT和VC(P<0.01或P<0.001),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P<0.05、P<0.01或P<0.001);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发现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弱极性的乙酸乙酯部分,该部分100 μg/mL质量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达0.634±0.040,FRAP法抗氧化能力达0.433±0.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5.294±0.499)%;相关关系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多酚和总黄酮.  相似文献   

10.
对溶剂法、微波法提取洋葱多糖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5、时间5h和温度70℃;微波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功率250W和时间80s;本试验中2种提取方法对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为: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设计的微波超声波耦合动态逆流浸提机,以水为溶剂,茶鲜叶为原料,进行了茶叶有效成分的浸提试验。研究了浸提功率、料液比和浸提时间3因素对茶叶主要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浸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设备的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6min(微波)+6min(超声波),料液比1∶20,浸提功率1.0kW(微波)+1.0kW(超声波)。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浸出率均高于常规的水浸提,而浸提时间是常规浸提的1/5,浸提次数是常规浸提的1/2,浸提温度是常规浸提的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强化逆流提取机及提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超声波强化逆流提取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以水为溶媒,菊花为原料,进行了菊花有效成分的提取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溶出物和菊花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强化逆流提取机提取菊花有效成分最佳参数为:液料比20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min,所得提取物和总黄酮得率分别为25.09%和12.42%。  相似文献   

13.
茶叶微波超声波耦合动态逆流浸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设计的微波超声波耦合动态逆流浸提机,以水为溶剂,茶鲜叶为原料,进行了茶叶有效成分的浸提试验.研究了浸提功率、料液比和浸提时间3因素对茶叶主要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浸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设备的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6 min(微波)+6 min(超声波),料液比1:20,浸提功率1.0 kW(微波)+1.0 kW(超声波).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浸出率均高于常规的水浸提,而浸提时间是常规浸提的1/5,浸提次数是常规浸提的1/2,浸提温度是常规浸提的1/2.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果园分布和面积等信息对于以水果为主产业的地区来说意义重大,而目前国内此类研究尚不多见.为此,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CART(分类回归树)方法从训练样本中发现地物分类规则,结合目标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地形坡度信息等专家知识,进行果园信息提取实验,取得了86.72%的分类精度,这说明用CART方法进行果园信息提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棉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异性纤维,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异性纤维目标,采集异性纤维特征数据,应用一种改进型粗糙集理论,进行异性纤维图像目标特征向量的提取,得到有效的特征向量.最后采用决策树理论,利用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识别,实验表明,所提取的特征向量对于识别棉花异性纤维是有效的,识别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16.
以水为提取剂进行山药多糖的提取,利用正交法确定山药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程度100目、料液比1︰45、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2.5h。此条件下多糖得率最高,是提取山药多糖较理想的工艺条件。山药水溶性多糖提取液经透析纯化,干燥后为深黄色固体,得率为2.97%。  相似文献   

17.
在查阅、收集国内延胡索乙素提取方法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近几年延胡索乙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延胡索乙素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香茹是药食兼用真菌,香茹多糖是香茹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总结近年来香茹多糖的提取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香茹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洋  王彩虹 《排灌机械》2009,27(4):265-268
分别采用索氏萃取和超声萃取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将水泵橡胶密封件介质机体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和其他干扰物质分离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萃取液中的PAH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萃取方法对水泵橡胶密封件中多环芳烃种类、回收率和分布的影响,发现两种萃取方法所得的PAHs种类是相同的,但采用索氏方法萃取出的PAHs总量、回收率以及极性和溶解度不同的PAHs质量浓度均高于超声萃取法.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GC-MS分析条件下,索氏萃取法在提取水泵橡胶密封件中PAHs的能力上优于超声萃取法;超声萃取在高沸点PAHs的提取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需根据被测目标PAHs的性质及样品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了叶片的轮廓和叶脉信息,给出了一种新的确定叶片中轴的方法,并依此方法重新定义了描述叶片的各个重要特征。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新特征使得大豆叶片的识别准确高效,也证实了新的叶片中轴的确定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一方法的提出为图像识别技术在植物叶片识别诊断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