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稻田养虾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浙江省科委下达的“瓯江淡水虾苗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要求,1998年开始我们先后在浙江省青田县、遂昌县等地进行稻田养虾试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摸清稻田单养虾及稻田鱼虾混养技术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虾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保证水稻产量或有增  相似文献   

2.
苏秀文 《齐鲁渔业》2005,22(12):34-34
2004年我们在垦利县胜坨镇开展了水稻与日本沼虾、河蟹、鱼类高效生态混养,通过利用稻田内的水、肥、杂草等,为鱼、虾、蟹提供特定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单纯的种植、养殖模式,从而达到“稻养鱼虾,鱼虾蟹养稻,种植增产,养殖增收”的目的。通过在当地推广,平均每667m^2增产稻谷91kg,生产水产品51kg,形成了适宜在当地推广的高效生态稻田养殖模式。该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增产、增收等多种效果。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苏秀文 《内陆水产》2005,30(10):20-20
2004年笔者在垦利县胜坨镇进行了水稻与日本沼虾、河蟹、鱼类高效生态种养试验,通过利用稻田内的水、肥、杂草等,为鱼、虾、蟹提供特定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单纯的种植、养殖模式,从而达到“稻养鱼虾,鱼虾蟹养稻,种植增产,养殖增收”的目的。经当地推广,每667m^2增产稻谷91kg,生产水产品51kg。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稻田立体种养殖,使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光、热、昆虫等因素,提高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使稻与虾达到共生互利,获导农田的高产高效。1995年,我们承担了建湖县科委下达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研究”的试验课题。通过一年来的生产试验,初步探索并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所需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等技术,在57亩试验田中亩产稻谷530kg,虾16.2kg,鱼32.2kg,亩平纯利1254元,是单一生长水稻效益2倍以上。实践表明,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单养或与滤食性鱼类混养模式为主是切实可行的,稻田养虾是稳粮增效、建设优质大米基地的新举措。现将本试验初步探索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在生产技术上需掌握的几个主要方面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勃 《科学养鱼》2000,(7):23-24
我们在1999年进行了稻田养虾、稻田虾蟹混养技术的试验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1.稻田选择 :选择点1、2、3采取稻田养虾模式 ,点4~9采取稻田虾蟹混养模式。2.田间工程 :在田块四周开挖深0.8~1米、宽3米的环沟 ,坡比为1∶2.5 ;在田块中央开挖深0.8米、宽2米田间沟 ,呈“ ”或“ #” ,坡度为1∶2。在田块进水口开挖深1~1.2米、宽3~4米、长10~15米的暂养池 ,坡比为1∶2.5 ,挖土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左右 ,所挖土方用于加宽、加高、加固埂圩。3.防逃设施 :稻田虾蟹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姜增华  丛宁 《内陆水产》1996,22(4):23-24
池塘虾蟹混养高产高效技术罗氏沼虾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池塘养殖一般采用单养和鱼虾混养的方式,与河蟹混养的报导甚少。1995年,我们进行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试验,获得每667m2产罗氏沼虾101kg,河蟹17.6kg的产量,每667m2纯利4514...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不断深入,病害成为制约我省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因素,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在2004~2005年我们在文昌市翁田韩氏养殖场进行为期6个多月的冬季鱼虾混养试验。试验表明,冬季鱼虾混养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高位池养虾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适当延长养殖时间利用春节后市场商品虾空缺时机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郑冠雄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7):39-40,42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不断深入,病害成为制约我省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因素,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在2004~2005年我们在文昌市翁田韩氏养殖场进行为期6个多月的冬季鱼虾混养试验。试验表明,冬季鱼虾混养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高位池养虾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适当延长养殖时间利用春节后市场商品虾空缺时机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稻田养虾的途径和效益,我们于1993年在安徽宿州市南八里村进行稻田养虾试验,每公顷产虾472.50公斤,获利7500多元。通过试验,我们认为稻田养虾是可行的,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能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7,22(3):15-16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下简称虾),以虾为主,搭配适当鱼,既可充分利用水体,又可净化水质,促进虾的生长,再利用水稻行间的温度、湿度、散光照等特定生态小气候环境栽种平菇。生产实践证明:稻田养虾营放平菇立体开发,一般每667m2产虾20-25kg、产鱼种40-50kg、产稻谷450kg左右,每667m2产值3988元、获利3100-3200元,其中平菇获利800-1000元。现将稻田养虾兼套放平菇立体开发主实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养虾稻田(兼容放平菇)的选择与建设养虾稻田必须为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土或场上。水的PH值为7-9,以75-8.5最佳,…  相似文献   

11.
王志谦 《河南水产》2001,(2):3-23,20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稻田养虾,不仅拓宽了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获得150-300kg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75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日本沼虾池塘育苗和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池塘养虾的经济效益,探索合理的放养方式,作者于1987~1989年间进行了日本沼虾池塘网箱自然育苗和鱼虾混养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虾难养、价高企的大环境下,鱼虾混养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笔者通过市场调研,简要总结了广东中山地区鱼虾混养模式概况,分析了该模式的三大利润点,并指出,中山地区鱼虾混养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在鱼。  相似文献   

14.
黄河岸边盐碱地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广栓 《水利渔业》2007,27(4):35-35,49
黄河岸边低洼易涝盐碱地面积大,水体pH值较高。介绍了盐碱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单养罗氏沼虾产量可达4500 kg/hm2,收入75000元/hm2;鱼虾混养,虾产量可达3300 kg/hm2,收入52500元/hm2。黄河两岸低洼盐碱地养殖罗氏沼虾,对增加低洼易涝盐碱地养殖新品种、扩大养殖面积、增加农渔民的收入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安盈 《渔业现代化》1998,(4):12-12,35
稻田综合养殖──稻田鱼、蟹、虾混养、养殖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淮阴市稻田养殖发展较快、效益明显、1997年淮阴市稻田养殖面积11万亩、示范区稻田亩产鱼30kg、蟹25kg、虾15kg、水稻超450kg,亩均利润260o元,现将稻田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l稻田Xi程稻田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的中低产田地,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宽3~4nl、深l~l.Zm,稻田内开成十字或并率形沟,宽l~1.Zm、深0.6~0.sun、稻田开沟的养殖水面占稻田面积的18~20%、在每块田对角上建直径30cm的进排水涵洞。过排水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光、热、昆虫等生物资源,获得农田的高产高效,1995年我们承担了建湖县科委下达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研究”的试验课题。通过一年来的试验,初步掌握了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配套设施、放苗要求及养虾与稻田用水、肥、药等技术,经验收在...  相似文献   

17.
把稻田养虾与低产田改造相结合。0.21hm^2稻田共产商品虾 51.4kg,稻谷1297.8kg,产值2715.1元,每667m^2稻田利润494.9元,投入产出比1:2.35,青虾饵料系数2.8。  相似文献   

18.
一、江西省冬闲田一季稻一季虾养殖模式 为加快我省对低洼田、冬闲田进行虾类养殖开发进程,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近年来,在对上述稻田试验种一季稻,养一季虾的稻虾轮作技术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周勤  李佳佳 《水产养殖》2009,30(12):31-31
随着克氏原螯虾市场销售的火爆,渔民养殖热情空前高涨,养殖势头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的养殖面积2009年已突破3.3×10^8m^2。目前江苏省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圩滩地养殖、稻田养殖、大水面增养殖、鱼虾混养、虾蟹混养、水生经济植物田养殖等。池塘养殖为主导养殖模式,其养殖技术、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我省对低洼田、冬闲田进行虾类养殖开发进程,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近年来,在对上述稻田试验种一季稻,养一季虾的稻虾轮作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季稻一季虾养殖技术模式。即每年的6—10月种植水稻,11月到来年的5月底养殖虾,一般亩可收获稻500公斤,虾100—200公斤,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