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占相思等4个相思树种的造林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在惠州市古榕山进行了马占相思、厚荚相思、纹荚相思、肯氏相思的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最速生,树高、胸径生长均显著地大于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次之,胸径生长也显著大于肯氏相思。肯氏相思生长量较差,但其树形、花美观,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发展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卷荚相思和厚荚相思组培生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08-110,119
采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茎芽长度、ABT1#、IBA、NAA不同配比对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茎芽长度、IBA、ABT1#、NAA不同配比对生根有较大影响,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生根诱导的最优组合是茎芽长度1.0~1.5 cm+1/2 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 0.2 mg.L-1,其卷荚相思生根率为97.8%,生根条数为6.0条;厚荚相思生根率为96.5%,生根条数为5.8条。  相似文献   

3.
厚荚相思等树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厚荚相思、马占相思、肯氏相思进行引种试验,经过4年观测,厚荚相思生长最快,平均树高6.9m,年均生长1.73m,平均胸径6.1cm,年均生长1.53cm,马占相思次之。从耐干瘠、耐寒看,厚英相思和肯氏相思较好,马占相思较差。从干形和材质看,马占相思较好,厚荚相思和肯氏相思较差。从抗风性看,肯氏相思较强,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较差,厚荚相思是南亚热带地区台地、丘陵低山很有发展前途的工业原料林树种。  相似文献   

4.
三种引进观赏相思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特征、生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三种观赏相思-流苏相思、多花相思和大腺相思,这三种相思观赏性状突出,值得推广引植。  相似文献   

5.
对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马占相思(A.mangium)、肯氏相思(A.cuninghamia)进行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粤西造林后1~4 a,厚荚相思树高生长最快,肯氏相思次之,马占相思最慢,分别为5.57、4.92、4.08 m;但马占相思造林后第4年至第5年生长明显加快,造林后5 a,马占相思树高、胸径生长最快、生物量最大,分别为7.01 m、7.69 cm、32.1 kg,厚荚相思次之,分别为6.80 m、5.77 cm、16.72 kg,肯氏相思最差,分别为5.32 m、4.21 cm、13.48 kg.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适宜在肇庆市及粤西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推荐两种热带相思(厚荚、槽纹果相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志刚 《热带林业》1999,27(3):100-104
介绍热带相思在我国的引种历史及发展情况重点报道厚荚相思在我国南方的生长,适应性、育苗、造林技术及利用概况。厚荚相思在贫瘠立地如坚实的砖红壤、沿海沙地、水土流失严重地,生长超过马占相思。其次介绍槽纹果相思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马占相思苗木叶面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占相思苗木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及大肥王多微高效叶面积,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促进苗木生长有显著作用,苗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比对照都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3种观赏相思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3种相思(流苏相思、多花相思和大腺相思)在原产地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试验基地的生长适应性表现、生理特性及其耐修剪程度等。初步认为3种相思适宜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作为观赏树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了马占相思引种栽培和种源选择试验。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3个树种10余年的对比试验表明:马占相思生长迅速,适应性强,主干明显,干形好等生长及生态因子均优于其它两种相思树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相思类速生优良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科学种植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赤云相思’是从培育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的自然杂交种实生苗中选育出的特异单株。小枝红褐色,嫩叶黄绿色,叶面呈顺时针方向微扭,枝、叶紧凑,冠形优美,根瘤丰富,适合于道路园林绿化或人工林种植。  相似文献   

11.
闽南山地卷荚相思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长泰岩溪国有林场,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P肥(钙镁磷)、N肥(尿素)、K肥(氯化钾)对卷荚相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卷荚相思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有显著影响,其中P肥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最小。综合林木生长量及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分析,选择尿素50 g·株-1、钙镁磷750 g·株-1、氯化钾50 g·株-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广东阳江马占相思引种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占相思10a引种、种源试验表明,马占相思较同属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生长快,且干形通直;17年种源试验以产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A5(13242)号为最优良种源;马占相思在海拔300m以下低丘、低山,土层深厚,表层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上生长良好,坡向以西南或东南坡下部为宜;由树干解析可清楚看出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3.
厚荚相思为重点的相思树种的对比试验表明厚荚相思的速生性、抗逆性、耐干瘠性好,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速生用材树种和优良水土保持树种。  相似文献   

14.
马占相思、厚荚相思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省6个市县的马占相思、厚荚相思优良林分进行优树选择,并子代测定,共选育出马占相思优良品种10个,厚荚相思优良品种4个,材积实际增益30%以上,材积遗传力、遗传增益接近或超过了原定的3%。建立了100亩马占相思、厚荚相思种子园,150亩采种母树林。  相似文献   

15.
三种相思树种的耐寒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导法对南亚热带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的幼苗在树种和种源2个层次上的耐寒性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在树种和种源层次上,3种相思耐寒性变异均达极显著差异;马占相思的低温敏感区为6℃,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的低温敏感区为0~3℃;最耐寒的马占相思种源是17703,大叶相思种源是19244,厚荚相思种源是17562和16598。  相似文献   

16.
3种相思幼苗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乙二醇(PEG-6000)的渗透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比较了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3种相思幼苗的抗旱性,并确定了鉴定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相对水分亏缺、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等指标可作为鉴定相思幼苗早期抗旱性的生理指标;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厚荚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  相似文献   

17.
对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大叶相思(A.auriculeaformis)和台湾相思(A.confusa)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台湾相思与其两种相思树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几种热带相思树种的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几种热带相思树种经大田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以秋季进行萌条扦插育苗效果较好。以马占相思、直干大叶相思、厚荚相思萌条作插穗,用1/3火烧土加2/3黄心土作基质,蘸上自配的IBD2#多效生根粉,直接插入育苗容器育苗,苗床用塑料薄膜拱棚加盖遮光度为60%的黑网以调节控制温湿度及光照,在基质和插穗不消毒、定期淋浇1‰的复合肥水的情况下,扦插成活率分别达61.8%、88.8%和68.9%。其中直干大叶相思扦插易成活且受季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造林6 个月后追施不同用量N 肥和NPK 配比复合肥, 测量1 年生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生长和形质指标、分析施肥效果,旨在为幼林的科学抚育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追肥显 著促进了幼林冠幅和大分枝数增长,对树高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纯N 肥效果最好,其次PK 肥,再 次为NPK 肥。纯N 肥中,100 g/ 株用量可显著提高树高、胸径等生长;随着N 肥用量的增大,树高1.0- 1.5 m 区域的大分枝分布概率增大;叶片中N 含量与树高和胸径, P 含量与胸径和枝下高具有显著正相关。 因此追肥有利于促进黑木相思幼林生长,加速郁闭,同时需要及时干预粗大分枝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叶面施肥促进马占相思苗木根瘤结瘤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占相思营养杯苗叶面喷施3次不同浓度的尿素、氯化钾、大肥王多微高效叶面肥、过磷酸钙水溶液。结果表明,尿素对促进苗木根瘤结瘤量效果不明显,而其余3种肥料的不同浓度对促进苗木根瘤的结瘤量虽略有差异,但效果均非常显著按提高根瘤结瘤效果排列为:氯化钾〉大肥王〉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