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布泊干涸时间是近年来颇有争议的一个焦点,目前大多文献记述为1972年。李保国告诉记者,他们关于罗布泊干涸时间的推断是基于我国早期地理学家陈宗器先生实地考察罗布泊的结果及DGPS实测湖盆高程数据得出的。1930年末至1931年初,我国学者陈宗器、德国地质学家霍涅尔对1921年塔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来罗布泊最后干涸时间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泊的干涸是中亚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事件,现有研究对1921年覆水以来最后一次干涸发生的时间存在广泛争议。通过相关概念的明确和研究对象时空范围的限定,基于文献对比分析和遥感图像的重新判读,逐一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的异同;并分析了1930年代以来湖面的盈亏情况以及补给水源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罗布泊最后一次覆水于1962年,干涸可能发生在该年冬季,最迟不晚于次年夏季;在极度干旱的气候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湖水存在剧烈的盈亏变化;而农业耗水规模的扩大和筑坝拦水,直接促成了最后一次干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罗布泊地区几种旱生植物茎、叶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布泊地区是世界最干旱地区之一。随着罗布泊的干涸,土壤高度沙化、盐渍化,形成了恶劣的干旱环境。然而,仍有一些植物在这里顽强地繁衍着,成为植物体与环境统一的明显例证。多年来,各国学者对旱生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我国也见报道,但对罗布泊这样典型干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从解剖学角度研究,至今仍然不多,本文力图从十种生长在罗布泊地区的植物的茎叶内部结构,探讨早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确曾游移过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布泊位于罗布洼地最东端,接受了自海西期以来的天山地槽及塔里木地台汇流来的海水和塔里木盆地的河水。近4000年以来塔里木河水向罗布泊的补给量因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在某些年代河水流不到罗布泊而潴留于别的洼地上,这不能认为是罗布泊游移到那里去的。  相似文献   

5.
罗布泊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环境研究的热点,在罗布泊干湖周边,保留有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为此,在罗布泊西北缘,针对区域地层构造分布特征、构造活动事件序列、湖泊沉积物及堆积土层中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定量/半定量地重建了第四纪环境和气候变化,解析了未来可能再度出现的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本区第四纪以来主要有767~531 ka、255~158 ka和43~34 ka 3次较大规模构造活动,影响了罗布泊干湖近代的地形地貌分布特征,也影响湖面变化;研究区所处基岩剥蚀台地,地貌由剥蚀准平原化向平原化演化,通过基岩剥蚀"夷平"雏形时间和周边石质文物估算,剥蚀率为0.09~1.2 mm·ka~(-1)。总体上,该区域的干旱化趋势仍会持续。  相似文献   

6.
你想了解罗布泊的奥秘吗?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秘的罗布泊》可满足你的愿望。《神秘的罗布泊》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举世瞩目的罗布泊科学考察,它以大量的珍贵照片和丰富的文字说明,带领你进入一个陌生的、神奇的世界:形态怪异、变化万千的雅丹,  相似文献   

7.
以罗布泊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磁学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罗布泊盐湖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意义.根据磁性特征可将罗布泊LOP1剖面沉积物分为两类:磁铁矿主导和铁硫化物(胶黄铁矿和黄铁矿)主导.磁铁矿主要来源于物源区塔里木盆地.胶黄铁矿和黄铁矿是早期还原成岩作用的产物,对磁性特征产生显著影响,胶黄铁矿主导层具有...  相似文献   

8.
黑河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河中游是河西走廊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下游地区是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主要天然草场.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中游地区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引起的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及全球气候干旱化趋势的影响,进入下游的河川径流量逐步减少,在中游地区出现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不断衰减、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同时,使下游地区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全面引发了湖泊干涸、水质恶化、绿洲萎缩、草场载畜量下降、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到了生存与消亡的十字路口,如果不采取果断而又坚决的措施,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将重蹈石羊河下游民勤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覆辙,再现"罗布泊"和"楼兰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新疆罗布泊科学考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主持下,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和新疆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了由地质、地貌、土壤、植物、动物、化学、历史地理等专业的三十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的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考察队于1980年至1981年,先后三次深入罗布泊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取得了一些结果,初步揭开了罗布泊神秘的帷幕。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红柳沙包记录的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赵元杰  夏训诚 《干旱区研究》2012,29(6):1094-1099
罗布泊地区的红柳沙包,具有清晰的沉积纹层,与树木年轮一样,具有准确的计年和储存环境信息的功能。通过对罗布泊典型红柳沙包中沙层沉积厚度、落叶阳离子含量、C/N、δ13C、δD、δ18O等序列中记录的环境代用指标极端值与极端气候事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环境代用指标极端值与极端气候事件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依此分析了近160 a罗布泊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罗布泊南部野双峰驼的分布与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5-1996年两年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利用家驼队深入荒漠腹地,考察了罗布泊南部野双峰驼的分布和栖息环境,结果表明在罗布泊南部的湖岸区,阿尔金山北麓及山前丘陵地带均有野驼分布,库姆塔沙漠中部无野驼进入,但其西侧戈壁及丘间谷地为野驼南北迁徒的通道,冬季野驼主要集中活动在科什兰孜等罗布泊南岸及阿奇克谷地;夏季主要在山区北麓活动,所以应将该区域与上述分布区同归于一个分布区整体,即南北配置的景观复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罗布泊LX02剖面孔沉积物稀土元素丰度、分布模式及稀土总量的分析,结合沉积物中烧矢量和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纵向变化与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罗布泊沉积物中稀土元素丰度值较高,平均值为140.0402μg/g,总体上以较湿润的环境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较强。同时,沉积物中轻重稀土元素比值约为9.5,轻稀土含量明显高于重稀土含量,为明显的右倾斜型,Eu为中度负异常,Ce绝大部分为微弱的负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含量与粒度和烧矢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中∑REE高值段指示暖湿气候环境,∑REE低值段代表冷干气候环境。根据稀土元素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重建了72.4~51.0ka BP期间罗布泊地区经历了4次较大的冷干-暖湿-冷干-暖湿的气候演化过程,从而得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罗布泊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对古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北典型内陆湖泊近40年来的演化特点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40年来的实测数据研究揭示了西北典型内陆湖泊的演化特点及机制。研究表明:赛里木湖气候向暖湿转变,降水逐渐增加,处于湖面稳定扩张阶段;青海湖降水无明显变化,入湖地表径流却逐年减少,湖泊处于持续萎缩阶段;察尔汗盐湖,入湖水量少,湖面蒸发量大,处于干涸、半干涸状态,更容易萎缩。影响湖泊演化的因子主要是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科考与研究工作中,大量的土壤信息数据需要与地理空间位置分布有机结合起来,以方便查询研究区土壤信息,从而直观全面地掌握研究区不同位置的土壤信息数据。本研究以2003年至2008年罗布泊"大耳朵"地区野外综合考察数据为基础,借助GIS Server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的罗布泊"大耳朵"地区土壤信息系统。系统基于Browser/Server架构的开发模式,采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组织各类空间及属性数据,应用空间数据引擎ArcSDE实现空间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统一存储,最后利用.NET及ArcGISServer提供的组件开发了WebGIS应用层,实现了各类空间数据与土壤属性数据的Internet发布。应用效果证明,系统的实现方便了用户通过网络获取研究区各类空间数据及土壤信息数据,有效提高了研究数据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为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及盐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新疆艾比湖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及其对风蚀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比湖已经干涸的湖底常年经历强烈风蚀,形成危害较大的沙(盐)尘暴。为了解风蚀过程干涸湖底沉积物粒径分布的变化特征,在干涸湖底选择无植被覆盖(S1)、芦苇荒漠带(S2)、梭梭荒漠带(S3)3个区域作为研究区,运用粒径分布参数表征粒径分布特征对风蚀的响应。结果表明:① 由于不同区域沉积物形成时间差异,S1、S2、S3之间粒级组成、平均粒径均差异显著。S1的沉积物为黏粒-粉粒-极细砂类型,其中,粉粒含量最高,为80.60%,相比其他两个区含量较大,但是平均粒径最小,在6.10Φ~6.30Φ之间;S2为粉粒-细砂-中砂类型,砂粒含量最高为87.71%,质地较粗变化幅度较大,平均粒径在2.25Φ~3.54Φ;而S3为粉粒-极细砂-细砂-中砂类型,各粒级含量相对比较平均,不同深度含量差别较大,平均粒径在3.38Φ~5.65Φ。② 干涸湖底不同区域沉积物粒级含量、粒径分布参数对风蚀的响应特征不同。由于风蚀程度不同,S1和S2 0~10 cm的沉积物,无覆盖区域和覆盖区域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显著,且随深度的增加,差异显著性呈现降低趋势。S3无覆盖和覆盖区域的平均粒径、粒级含量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新疆罗布泊北部21个风积物样品和56个冲洪积物样品进行了磁性特征和粒度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罗布泊风积物与冲洪积物磁性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风积物与冲洪积样品中对磁化率起主要贡献的是磁铁矿和磁赤铁矿;2)风积物的磁化率与百分比频率磁化率呈负相关,与粗粒(>63μm)组分呈正相关,与细粒(<5μm)组分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风积物磁化率与非成土风积粗粒组分密切相关;3)冲洪积物1.25m~1.90m之间的磁化率和百分比频率磁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和SIRM/χ呈反相关关系,和粒度呈反相关关系,揭示了后期的化学风化可能主导着磁化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滑县试验点,比较几种钾肥品种和罗布泊K2SO4不同用量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促进小麦氮素吸收、提高小麦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在同等用量条件下,罗布泊K2SO4的施用效果好于或接近于其他钾肥.当施钾量为135 kg/hm2时,其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籽粒养分含量、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生产利润最高,施钾量为180 kg/hm2时,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回归方程计算表明,钾肥的最佳用量为121.4 kg/hm2,产值为10 227.4元/hm2,最大利润为8 392.0元/hm2.  相似文献   

18.
对罗布泊人工生态示范区中20种主要引种植物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抗旱及耐高温能力。结果表明:(1)在罗布泊人工生态示范区的正常灌溉制度下,示范区内引种植物的光合色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且两者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2)主成分分析将被测指标用4个主成分来表示,分别为反映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植物叶片酶活性、植物的耐旱性和植物叶片内有机溶剂含量的综合指标。(3)聚类分析将引种植物分为4类:第Ⅰ类为生长状况一般的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等植物;第Ⅱ类是生长状况较好的黑果枸杞(Lycium barabrum L.);第Ⅲ类是作为优势物种的滨藜(Atriplex patens Iljin.)和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 DC.);第Ⅳ类是长势优良的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相似文献   

19.
荒漠区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年代学研究表明,对于纹层清晰、沉积连续的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其沉积纹层是一种有效的计年方法;而对于沉积纹层并非全部清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红柳沙包,需要综合运用210Pb、 137Cs和14C等多种测年方法,建立沉积纹层的年代序列。建立的罗布泊红柳沙包沉积纹层年代为1839-2006年,安迪尔故城为1792-2010年,安迪尔牧场为1600-2010年,达玛沟为1590-2010年。研究还表明,210Pb和 137Cs 测年方法对近百年来形成的红柳沙包沉积纹层计年意义明确,而14C和光释光测年方法不适用于红柳沙包沉积纹层的年代测定。  相似文献   

20.
<正> 非洲的北部是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然而地质学家运用航天飞机的雷达影家,却揭示出在今日干涸的沙层下面,有一个比尼罗河还要广阔的河道网络,为撒哈拉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变提供了科学资料,为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