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农业景观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生物控害与授粉的服务与功能,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害虫的种群密度。为了探明江西赣北地区不同农业景观背景下油菜潜叶蝇种群动态,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农业景观构成因子与油菜潜叶蝇种群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前期,不同样地之间油菜潜叶蝇种群发生趋势相似,在油菜盛花期潜叶蝇为害最重,但不同样地之间的潜叶蝇种群数量差异显著。区域范围农业景观构成因素对油菜花期潜叶蝇发生数量有显著影响。草地面积、森林面积与油菜潜叶蝇的种群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耕地面积在中等范围尺度(1 000m半径)与油菜潜叶蝇发生数量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比例的作物生境反而有相对更低的油菜潜叶蝇种群。本研究内容可以为分析农业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研究案例,为不同生态农业区域油菜潜叶蝇种群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一种应该警惕的害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是一种严重为害番茄、豆类、莴苣、芹菜、黄瓜、观赏植物以及其他许多温室作物的潜叶蝇。美国农民由于此虫为害而遭受了很大损失。此虫随着菊类剪插花从美国传播到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可能已传到泰国。据专门研  相似文献   

3.
大庆市棚室蔬菜上潜叶蝇寄生蜂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庆市已经发现并得到专家鉴定的潜叶蝇寄生蜂12种。2001~2005年,我们对本市棚室蔬菜上潜叶蝇寄生蜂种类、优势种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取得结果,为开展潜叶蝇的综合防治打下基础。1调查方法每年从潜叶蝇大量发生时开始采集被潜叶蝇严重为害的各种寄主叶片,带回室内放在封口塑料袋内待出蛹或出蜂,或在温室内直接采集潜叶蝇的蛹,带回室内待羽化,从羽化的成虫中分出寄生蜂,进行分类,然后统计各种寄生蜂的数量、汇总。2004年在大庆节能日光温室蔬菜园区进行系内,直至羽化出潜叶蝇和寄生蜂,以每月每片叶上的平均虫量(蝇或蜂数)为统计数,记…  相似文献   

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有效成分108~180g. a. i/ha推荐用量下,于水稻潜叶蝇发生期喷施1次,施药后5d、10d对潜叶蝇的防效均在91%以上,对水稻生长安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中潜叶蝇的防治用药。  相似文献   

5.
蔬菜潜叶蝇的为害严重影响蔬菜品质,降低蔬菜产量。根据棚室及露地蔬菜潜叶蝇发生的特点,分析影响蔬菜潜叶蝇发生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调查发现在琥汉市花卉上危害的潜叶蝇主要有4种,分别为番茄斑潜蝇、美洲斑潜蝇、拉美斑蝇和豌豆潜叶蝇,其中美洲斑潜蝇和豌豆潜叶蝇为优势种,其寄主花卉有12科32种;并在防治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豌豆潜叶蝇及其防治豌豆潜叶蝇PhytomyzahorticolaGoureau,别名称豌豆植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虫为害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马铃薯、茹菜、黄瓜等蔬菜。以幼虫潜叶为害,蛀食叶肉留下上下表...  相似文献   

8.
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是一种重要的潜叶类害虫,近年来,其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本研究于2016年-2018年,在豌豆彩潜蝇发生高峰期,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北京地区露地植物的潜叶蝇为害情况进行调查采样;并对豌豆彩潜蝇在7种嗜好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发生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共记录豌豆彩潜蝇的寄主植物9科35种,主要为菊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寄主蔬菜、杂草或花卉,其中以豌豆、生菜、莴苣、长叶莴笋、苦苣菜、诸葛菜和欧洲油菜受害最为严重。在北京地区,该虫一年有春季和秋季两个发生高峰期,春季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秋季高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春季为害情况重于秋季。本文明确了豌豆彩潜蝇在北京地区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发生动态,对该虫的预测预报以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盐城地区麦黑斑潜叶蝇发生情况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黑斑潜叶蝇(Cerodonta denticornis Panle)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分布于甘肃、台湾等省。射阳县植保植检站2002年发现麦黑斑潜叶蝇为害大、小麦,并对其为害情况作了初步调查。 发生情况:本县麦田有麦黑斑潜叶蝇的占90%,株害率平均为5.18%,其中小麦株害率为2.44%-  相似文献   

10.
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一个属,以幼虫潜叶为害。全世界约有300多种,其中23种具有经济意义,但以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美洲斑潜蝇L.sativae、南美斑潜蝇L.huidbrensis、番茄斑潜蝇L.bryonliae和线斑潜蝇L.strigata五个杂食性种为害最严重。前三种原产于美洲,已被欧洲等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后两种原产于欧洲,也被美国等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因此统称为危险性斑潜蝇。斑潜蝇原为一般性害虫,但在70年代后期一些种类突然上升为主要害虫。美国佛罗里达州70年代及80年代早期芹菜、莴苣、番茄及菊花因斑潜蝇为害损失严重,1976~1977年仅番茄生产损失就达几十万美元。1984年夏威夷蔬菜因遭斑潜蝇为害而损失1170万美元。 现简单介绍其中的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11.
豌豆潜叶蝇姬小蜂生物学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十堰城郊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优势种豌豆潜叶蝇姬小蜂的生物学习性包括幼虫行为、羽化与交配、取食与产卵、性比、趋光性及日活动规律和寄生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豌豆潜叶蝇姬小蜂可以取食寄生美洲斑潜蝇1~3龄幼虫,寄生最佳龄期为3龄,平均寄生率为34.27%,对美洲潜蝇种群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南昌地区13种植物的潜叶蝇中,共采到17种寄生蜂。它们均寄生豌豆潜叶蝇的幼虫和蛹,田间自然寄生率第一代平均为13.24%、第二代4.36%,第三代25.65%。在各种寄生蜂中,以潜蝇茧蜂、潜蝇姬小蜂、绿凹面姬小蜂和凹面姬小蜂4种为优势种,占寄生蜂总数的91.9%。除潜蝇姬小蜂外,其它3种6月份以后转株寄生于马蒿、扁豆、萝卜等上的潜叶蝇,秋末冬初又返回豌豆、油菜田间产卵寄生,无明显越冬滞育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东亚麦潜蝇Agromyza yanonis(Matsumura.1916)在我县迅速发展(经上海昆虫所范滋德同志鉴定)。全县40万亩三麦(元麦、大麦、小麦)块块受害,严重田块麦叶被潜食一空,减产一成左右。 东亚麦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潜蝇属。是一种小型蝇类。  相似文献   

14.
小麦潜叶蝇呈加重发生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潜叶蝇一直是小麦上的次要害虫,常在局部区域偏轻发生,损失较小,对其发生规律、趋势预报和大田防治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近年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华北麦区和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西北麦区小麦潜叶蝇呈加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已对这些地区的小麦生产构成较大威胁.据初步统计,2003年华北麦区和西北麦区小麦潜叶蝇发生面积达266.7万/hm2.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水稻潜叶蝇发生规律及为害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黑龙江省3个地区5个市县对水稻潜叶蝇进行研究,初步明确了黑龙江省水稻潜叶蝇的发生规律,生产上以二、三代为害为主,并测定了水稻潜叶蝇的产量损失,水稻潜叶蝇的百株虫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为:y=-1.151+0.208x±1.793(r**=0.989),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20头。该研究经多年实践检验,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又称豌豆植潜蝇、豌豆潜叶蝇,属潜蝇科。主要寄主有大蒜、洋葱、豌豆、菜豆、豇豆、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番茄、茄子等超过  相似文献   

17.
水稻潜叶蝇是一种比较耐寒的害虫,在东北大部稻区都有发生,以吉林东部稻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因水稻栽培条件的改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导致潜叶蝇连年猖獗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搞好潜叶蝇的测报和防治,我们对诱  相似文献   

18.
蔬菜上11种潜叶蝇的鉴别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蔬菜上11种潜叶蝇的鉴别雷仲仁王音问锦曾(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近年蔬菜上潜叶蝇为害日趋严重,几乎各种蔬菜包括叶菜、番茄、土豆、瓜类都被害,并造成毁产事例。为害蔬菜的潜叶蝇种类很多,不同虫种为害习性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有些为...  相似文献   

19.
稻秆潜蝇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又称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 属双翅目,黄潜叶蝇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浙南山区发生危害以来, 一直是山区单季水稻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幼苗期常发生的一种危险性虫害,以幼虫潜伏于稻苗叶片中危害,使幼苗枯死腐烂,造成缺苗断行,降低保苗株数,从而影响水稻产量,严重时可使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绝产。从1987年开始连续三年,我们进行了大田间试验和调查,以探讨水稻潜叶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潜叶蝇幼虫数与水稻产量损失量的关系呈极显著的相关(r=0.9931),其回归关系式为:y=39.79 0.723x±8.156利用上式可预测潜叶蝇的为害程度。例如,当潜叶蝇幼虫密度每平方米50头和100头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